讓最簡單的事物逗你開心,追求感動生命的傻事,不靠消費,不用花錢,返回純粹的心去靠近人,靠近愛,你的心自會變軟,提升溫度和人情味。自愛,是從生活中一點一滴開始,從喝好一杯水,吃好一頓飯,善待自己開始。學會照顧聆聽自己和別人。沒有人能獨自存活,我們不過是彼此的鏡子 ——摘自網路語錄
首卷語:
幸福生活是每個人都想追求的,什麼階段做什麼樣的事情,最開心最幸福,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自己的衡量標準。而不同年齡段也會有不同年齡段的快樂,青年階段的青春之樂,中年階段的家庭之樂,老年階段的天倫之樂。
在我們小時候享受童年快樂,到長大後經歷著情感階段的快樂,直到老年我們經歷了天倫之樂,這些階段的快樂是人類迴圈的過程。
都說你的幸福在哪裡,收穫就在哪裡。但是不是每個人生階段都能體會到幸福和快樂的,整個人生裡面包含著酸甜苦辣,還有隨時發生的意外變故,都會在你的人生當中不停地發出警告。
說到這裡,大概有人會問,那什麼年齡段是最不快樂的時候呢?下面筆者就帶大家一起探討一下。
首先我們先看下文中的故事,相信大家看完之後就能知道人們幸福年齡的大概階段了。
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對夫妻本來生活很幸福,丈夫是外企的區域總裁,月收入5萬多,妻子很有教育理念,給孩子都是最好的教育資源。
就這麼到了45歲,孩子還在讀高中,丈夫失業了,這個時候丈夫的父母又因為疾病,先後開始了漫長的治療經歷,大量的花銷洶湧的撲向這個原本幸福的家庭。
經濟形勢開始變得嚴峻,丈夫只好屈就在一家民企做經理,一個月一萬多,但是完全不夠一家人的開支。
在他的母親因為白內障完全無法自理後,丈夫無奈也辭去了工作,因為經濟的問題,夫妻二人吵了無數次架,最終還是離婚了。
這個例子其實比較極端,從這裡我們不難看出經濟是決定生活幸福和快樂的主導,這個年齡階段的群體承受著家庭與事業的雙重壓力,與此同時在年齡方面45歲以後的階段是人們難以幸福的階段。
也有社會心理學家表示,在中國,45-55歲這十年是人們最不幸福的十年。為什麼會是這樣的年齡段會不幸福呢?
我們透過網路上搜集了一些資料,也向一些這個年齡段的人溝通了想法,發現主要的問題就集中在三個方面。
生活和社會中的角色間衝突
什麼是角色間衝突呢?
簡單來說就是在這個社會上,我們每一個人都扮演著自己的角色,不同的社會階段有不同的角色存在,每個階段的角色從你進入的生活狀態裡會隨時發生變化。
我們先從男性來說他們可以是孩子的父親,是妻子的丈夫,是同事的領導,是父母的孩子等等,而女性則是孩子的母親,丈夫的妻子,工作中的同事等。
也就是說我們能夠在人生前幾十年的時間充分地打磨這些角色,讓自己可以自由地切換,用不同的身份參與生活中各項事情。
但是到了45-55歲的階段,父母年紀逐漸衰老,孩子到了高考,這都是人生中極其重要的階段。工作又面臨退休將至的那種疲乏感,同事、兒子、父親等幾個角色突然就開始模糊與混亂了。
這種感受就會讓人們開始疲憊的應付,而這種疲憊就很可能給丈夫或妻子的角色帶來波動,越分析越難,人們角色系統還是崩潰,從而感覺生活狀態有一種乏力感。
身體機能的下滑導致的衰老現象
年輕人仗著身體的機能優勢,總是可以期待未來。熬夜、抽菸、喝酒,所有傷痛似乎都可以抗,所有損害身體的事都可以之後調理。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突然發現有一天自己沒有辦法像年輕人一樣去奔跑了,心中就會感慨自己的年齡大了,甚至會讓自己提前進入“老齡化”階段。
那時的感受是無以言表的,就像是一個經常奔跑的人,突然失去了奔跑的權力。這種心理失控的感覺讓人們覺得沒有安全感,從而爆發心理崩潰的現象。
曾經的健步如飛在一點一點地成為越來越久遠的曾經,伴隨而來的,還有死亡的恐懼。這個階段的人們介於中年和老年之間,所以他們會懼怕死亡的到來。
團體心理諮詢的大師歐文亞隆有一個著名的諮詢技巧,他建議患者在一張紙上畫一條線,想象這條線的一端代表他們的出生,另一端代表死亡,要求他們指出自己自己現在的位置,然後深深的思考一下。
很多人都會驚訝地發現自己的選擇讓自己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因為這個小小的活動就是為了強化自己內心的模糊概念,讓我們認清自己在這個階段的位置。
傑克的一位存在主義取向的小說家米蘭·昆德拉,曾經說過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他認為死亡的可怕之處不僅在於讓你失去未來,而且也在於讓你失去過去。
多麼深刻的表達啊,用在今天我們探討的這個話題再合適不過了。從這個觀點裡我們可以看出,身體健康也是我們快樂的資本之一。
當你的身體機能開始退化和萎縮,你的人生也開始走下坡路。曾經你的目標是人生的頂點,現在終點就變成了死亡,你的遺忘和衰老在促使你丟失過去。
你對死亡的恐懼在促使你再也沒用雄心壯志去面對未來,當你同時清晰的感受過去與未來的消散,你真的不會幸福。
中年人的夢想人生
一直以來的我們都是在做夢的,因為我們對人生充滿了期待,我們一直在盼望著奇蹟,任何事情都是。我們期待自己朝著夢想的方向去追尋去發展,甚至有些事情都沒來得及去完成。
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閱歷的增加,對這個世界的認知越來越清晰,我們最終是會發現沒有那麼多的奇蹟,有的只是那99%的平凡。
這一刻那個鮮衣怒馬,一夜看遍長安花的少年就死在了心裡,活著的是世俗穩重的長者。看遍人世繁華滄桑,心態歸於平和,凡事一笑帶過。
可是這個世界上我們還有意識,還有主觀能動性,只是需要換一個視角就能發現人生的不同。不同階段的狀態,面臨的生活經歷也就不一樣。
人生下來不就是一直在尋找存在感嗎?不是一直在追求人生的意義嗎?
當你45歲時,你所面臨的不就是父母年老後的柺杖,孩子未來的燈塔。一個是人生末尾的依賴,一個是人生啟航的方向,最重要的還有夫妻雙方的守望。
這些都是你存在著並且有意義的證明,也是終其一生都在尋找的答案。換言之在經歷了這個奔跑緩慢的階段,剩下的不一定是一地塵埃。
身體的衰老伴隨的是知識與閱歷的積累,也許無法再奔跑,但是這些寶貴的生活積累都可以讓你在任何領域的涉足都是一路絕塵。
那年少輕狂的夢想是破滅了,可隨之而來的是對這個真實世界更加理性的認知。所以我們可以換一種方式看待這個階段的人生,也許從另個角度來說,我們可以創造出和年輕人不一樣的人生奇蹟。
我們是希望自己能夠創造奇蹟的,而不是期待著,只有對這個世界更多地理解和認識,這才能讓機率有著質的增長。
言之於此,各自為思,人生的45-55是精疲力竭的十年,同樣也是腳踏實實的十年。各種階段的人生沉澱,也是重新證明自己的開始。
這個世界開始依賴你,你開始證明你的意義。
每個人都有不容易的時候,但是我們要學會看到人生中好的一面,前進的動力要比理由更重要。歲月的變遷應該能讓你輕鬆地明白人生道理,再看看未來的道路,還是很美好的。
所以人生各個階段都會有疲憊的時候,只不過我們在經歷了45歲以後的十年裡會沉澱很多,在這個過程裡不一定會有什麼意外的事情。
這個時候45歲以後的中年朋友們都會經歷孩子們的叛逆,愛人的情感問題和家庭關係問題,而這時候我們不難發現,其實這個階段就像孩子們長大以後,要獨立面對問題一樣。只不過這個階段經歷是另一種生活問題而已。
作為中年人的我們也是有生活上的煩惱,在這個煩惱的的對面就是我們以後的生活。我們用什麼樣的態度對待生活中的煩惱,那我們的未來生活就會以合適方式來安排我們。
也許是好事也許是壞事,在經歷這些的時候我們要把自己的心思放在哪裡,有好的事情我們分享給身邊的人,不好的事情如何消化排解。
有些時候我們在認為自己的夢想破滅的時候,其實只是在人生的程序中需要一個階段來平穩自己的心性,誰又能說這個階段的人心性都很平穩呢?
結語
人生快樂與否只不過在經歷了不同的人生階段,快樂的點也就不一樣。然而我們除了奮鬥人生之外,有時候生活的某個小小的事情也許就能讓我們開懷大笑。
其實人這一輩子要的並不多,只要健康、開心快樂就可以。但是有時候要的也很多,因為健康快樂的前提需要很多物質和精神要素來構建,我們需要付出一些代價才能得到想要的回報。
人生開心幸福的點在哪裡,那麼這個階段就是幸福開心的,雖然我們的人生中會經歷不開心和不快樂,可人的整個階段不能總是被這些陰霾充斥著。
人生漫漫長路,快樂與不快樂的衡量標準就在你每一個人的心裡,只有你真心實意的感到幸福的時候,你才能快樂。而你從心底沒有感受到幸福感,又何來快樂與不快樂呢?
作者|布丁庸子
編輯|布丁庸子
圖片|來源網路
參考資料|《成為我自己--歐文亞隆回憶錄》《Psychological bulletin》《Social psyc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