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後的今天,世界早已滄海桑田。對於中美關係,美國內部有了更加複雜的認知與思考。
50年前的今天,“改變世界的一週”正式拉開帷幕。
當天上午,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搭乘專機,在上海稍作停留後抵達北京。在那之後的一週裡,兩個國家跨越了世界上最寬廣的大洋,重塑了對世界而言至關重要的一對雙邊關係。
50年後的今天,世界早已滄海桑田。對於中美關係,美國內部有了更加複雜的認知與思考。
記憶:大獲成功
在尼克松訪華50週年即將到來之際,英國廣播公司(BBC)廣播第四臺播出了系列節目《長城》,以回顧和紀念中美兩國半個世紀以來的互動。
之所以用“長城”命名,大約與尼克松當時的一段經歷和表述相關。
在1972年北京的冬日裡,尼克松不僅開啟了美國領導人訪華期間參訪長城的先例,還耐人尋味地指出,“這樣偉大的長城,只有偉大的人民才能修築。我們希望未來不論是實體的、或是意識形態與心理上的那堵牆,不再是世界上分化彼此的界線,而能有更多瞭解彼此的機會。”
尼克松(前排右二)攜夫人參觀長城。圖源:人民日報
在那個電視直播方興未艾的年代,尼克松頗具哲人氣息的話語、充滿異域神秘色彩的畫面,一經播報便把美國民眾的好奇心與期待值拉滿。此前,中美兩國已有20餘年沒有媒體往來,而尼克松的飛機上一次性帶了近百名美國記者。
儘管時值意識形態高度對立的冷戰年代,美國國內也不乏相當數量的反對者,但尼克松的政治智慧與中方的默契配合在當年稍後的總統選舉中得到了充分印證——尼克松以60.7%的得票率在49個州勝出,以歷史罕見的優勢碾壓對手獲得連任。
其中,在中國的7天讓尼克松的民調飆升了7個百分點。以至於時任加利福尼亞州州長、後來的共和黨總統羅納德·里根開玩笑說,尼克松訪華之行應該是一部電視劇的試播集。
接觸:不可避免
令人遺憾的是,近半個世紀後,在2020年的總統選舉中,兩黨候選人在電視辯論裡均背離了尼克松式的路徑,轉而競相對華大打“強硬牌”。
顯而易見,隨著地緣政治格局的演變,如今的美國對於尼克松的外交遺產有了明顯不同於當年的解讀。一種典型的聲音是,尼克松當年的破冰與接觸是一個錯誤。
2020年7月,時任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到訪尼克松總統圖書博物館的講話讓世界感到陣陣寒意,他認為對華“接觸”沒有帶來尼克松想要的“變化”。但事實上,諸多歷史人物與材料足以佐證蓬佩奧此言是對尼克松首次訪華之行的歪曲。
中美兩國的雙邊貿易額從破冰時的近乎於零增長至超過7500億美元,其紅利早已惠及全球。圖源:FT
時至今日,雖然無數國家的人民從中美共同推進的全球化程序中獲益,但以蓬佩奧為代表的美國鷹派對此視而不見,認為中國若非借《上海公報》讓美國承認“一箇中國”政策,並藉此重返國際舞臺,絕不會壯大如今日。
但是,親自見證和記錄尼克松同毛澤東會晤的美國前駐華大使溫斯頓·洛德日前表示,中國在過去50年實力的變化的確令人驚豔,世界歷史上從未有過一個國家如此迅速地崛起,但這首先要歸功於中國人民的勤奮工作和企業家精神。
換句話說,無論破冰與否,中國都將成長為不容美國忽視的力量。無論美國願意與否,展開對華接觸遲早是無法迴避的問題。
經驗:不應遺忘
在華盛頓不少精英看來,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中美綜合國力上的差距加速縮小,中國在南海東海、臺灣海峽等地區安全熱點,以及經濟貿易、國際秩序等問題上對美國的利益構成威脅。
尤其是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雙方力量對比的變化,以及各自抗疫表現的不同更引發了美國乃至整個西方的集體焦慮,對華“脫鉤”與遏制中國的相關討論已成為華盛頓的“顯學”。
謝淑麗曾在克林頓政府時期擔任負責中國事務的副助理國務卿,如今已是美國最資深的中國觀察家之一。在她看來,儘管中美關係正變得更具競爭性,但遏制中國並無道理,對華接觸仍是正確的選項。
圖源:人民日報
同時,美國近段時間的對華民調也表現出較為矛盾的兩面:一方面,去年3月的一份民調顯示,89%的美國人認為中國是競爭對手或敵手,近50%的美國人認為制約中國的影響力與實力應是美國的頭號外交政策目標。另一方面,去年6月的一份民調又顯示,18-24歲的美國年輕人中有61%對“中國在全球事務中的影響力”持正面評價,更願意將中國視為合作伙伴,顯著高於其它年齡段群體。
“我認為中國的發展軌跡已經是更加開放的,並將繼續更加開放。”面對BBC近日的採訪,曾在1971年求學時期就在北京獲得周恩來接見的謝淑麗對中國的未來作出了自己的判斷。
1967年,尚未當選總統的尼克松在《外交事務》發文稱,“長遠來看,我們承受不起永遠讓中國留在國際大家庭之外的後果,我們不能讓中國在憤怒的孤立狀態之中……一個被孤立的中國將對我們構成更大的威脅。所以我確信接觸政策是正確的做法。”
“尼克松訪華之所以成功,主要是因為他把信任、尊重和共同利益擺上了檯面。”美國耶魯大學經濟學者史蒂芬·羅奇日前表示,“今天,我們幾乎忘記了這些重要的經驗。”
出品 深海區工作室
撰稿 楊一帆
編輯 深海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