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均預期壽命,縮短1.5歲

據新華社訊息,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21日釋出的報告顯示,美國2020年人均預期壽命為77歲4個月,較上一年縮短1.5歲,降幅創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高紀錄。少數族裔情況更惡劣,非洲裔和拉美裔人均預期壽命縮短約3歲。

該報告的作者稱,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美國最可怕的降幅。

美國人均預期壽命,縮短1.5歲

CBS報道截圖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援引美國CDC的資料報道,拉美裔美國人去年人均預期壽命縮短3歲,創疾控中心15年前開始相關記錄以來單年最大降幅,不過預期壽命仍高於非洲裔和白人。

非洲裔美國人人均預期壽命縮短將近3歲,至71歲10個月,為2000年以來最低值,降幅創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時代以來的最高紀錄;白人的人均預期壽命縮短14個月,降至77歲7個月。

CDC的報告顯示,美國人均預期壽命縮短的各項原因中,74%在於新冠疫情。去年超過330萬美國人死亡,人數遠超美國曆史上任何一年,其中約11%直接死於新冠疫情。

健康專家指出,預期壽命的資料進一步證明了新冠疫情的影響因族群而異,白人人均預期壽命下降的68%的原因在於疫情,而拉美裔這一比例卻高至九成。

根據CDC的資料,美國非洲裔因新冠疫情住院率是白人的2.9倍,死亡率是美國白人的2倍。拉美裔住院率是美國白人的2.8倍,死亡率是白人的2.3倍。美洲原住民住院率是白人的3.3倍,死亡率是白人的2.4倍。

“我們很早就敲響了警鐘,我認為(資料)直接反映了這個國家長期存在的結構性種族主義,不僅影響了少數族裔的生活、工作和娛樂,並最終增加了他們死於新冠肺炎的風險。”北卡羅來納大學吉林斯全球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助理教授尚特爾·馬丁說。

美國人均預期壽命,縮短1.5歲

工作人員正在安葬死於新冠肺炎的患者。圖源:美聯社

長安街知事注意到,疫情之外,其他原因也不容忽視,如各種事故、濫用成癮性藥物、殺人案件增加和慢性疾病等。美國國家公共電臺(NPR)發現,2020年有超過93000人死於藥物過量,這是單年報告的最高數字。而對非洲裔和拉美裔而言,缺乏高質量醫療服務、低收入人群比例較高等也影響到人均預期壽命。

從CDC的資料中可見,去年美國死於新冠疫情的人中,超過八成為65歲及以上老人。這實際上降低了新冠疫情對人口出生時預期壽命的影響。與老年人相比,年輕人和兒童的死亡比例對人均預期壽命的影響更大。例如,1942年至1943年由於二戰奪去不少年輕士兵生命,美國人均預期壽命減少3歲。

NPR援引6月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發現,新冠肺炎擴大了美國與其他16個高收入國家之間的預期壽命差距,從2018年的相差3.05歲增加到2020年的4.69歲,過去兩年預期壽命的下降幅度是同類國家平均下降幅度的8.5倍。

該研究報告的作者弗吉尼亞聯邦大學醫學院的史蒂文·伍爾夫(Steven Woolf )告訴NPR,“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可怕的降幅。”

專家指出,疫情和戰爭等因素過去以後,人均預期壽命會反彈,但可能需要更長時間。鑑於新冠變異毒株現階段在尚未接種疫苗的美國人中肆虐,其中多數為年輕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研究人員諾琳戈德曼認為,“美國作為一個無法承受重大疾病衝擊的國家,已經處於相當高的風險之中,2021年我們無法回到疫情前水平。”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320 字。

轉載請註明: 美國人均預期壽命,縮短1.5歲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