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內媒體報道,當地時間12月14日,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釋出最新報告顯示,儘管在美國和英國的支援下,澳大利亞也將至少花費20年的時間和數百億澳元才能獲得核軍事能力。如果考慮到通貨膨脹和延期等因素,總花費將達到1710億澳元(約合人民幣7739億),約佔澳大利亞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十分之一。
報道稱,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釋出的報告表示,當地時間9月15日,美國總統拜登、英國首相約翰遜和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舉行了一場線上會議,會議上,美英澳提出,三國將組建一個新的印太安全聯盟,全面促進三國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區的“安全夥伴關係,美國和英國要幫助澳大利亞建造新型核動力潛艇。
目前,澳大利亞已經成立了核潛艇特別小組,將花費18個月的時間來確定落實建造核潛艇的相關事宜,該工作組已經和美國和英國簽署了初步資訊共享協議。澳大利亞政府還在美國的弗吉尼亞級核潛艇和英國機敏級核潛艇中糾結,但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報告認為,美國的核潛艇技術更能幫助澳大利亞。
需要提及的是,對於澳大利亞來說,想要建造或引進一艘核潛艇,以及相關的配套設施,是澳大利亞迄今為止面臨的最大挑戰,澳戰略政策研究所的報告表示,至少要花費20年以上的時間和數百億澳元,才能擁有核動力軍事能力,如果算上其他通貨膨脹等其他因素,那麼澳大利亞至少要花費1710億澳元,這相當於澳大利亞GDP的十分之一。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澳大利亞寧願花費20年以上的時間還有上千億澳元,也要違約法國的潛艇專案。由於美國和英國的干預,要幫助澳大利亞建造核潛艇,那麼就意味著澳大利亞和法國之間的潛艇協議作廢,澳大利亞單方面的毀約給法國帶來了巨大的損失。
據悉,早在2016年,澳大利亞就和法國簽訂了一系列“戰略伙伴”合同,其中就有澳大利亞將向法國購買12艘新一代常規動力潛艇,總價值約560億歐元,計劃在2030年左右進行首批交付。但如今澳大利亞卻在9月份,沒有通知法國的情況下,背信棄義,終止了法澳兩國之間的軍售協議。
對此,當地時間9月17日,法國外交部長勒德里昂表示,應法國總統馬克龍的要求,將立即召回法國駐美國和澳大利亞的兩位大使。勒德里昂還指出,澳大利亞這種背信棄義的行為,是法國不能接受的,這將會對澳大利亞和法國的關係造成嚴重的損害。勒德里昂最後還強調,澳大利亞在“背後插刀”是一種非常無恥、令人氣憤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