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隨著財政部率先公佈2022年部門預算,今年中央部門預算公開的序幕正式拉開。按慣例,將有百餘箇中央部門相繼公開今年部門預算,這是中央部門連續第13年曬出自家“賬本”。
2022年中央部門公開的部門預算包括部門收支總表、部門收入總表、部門支出總表等9張報表。財政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使公眾找得到、看得懂、能監督,各部門在公開上述預算報表的同時,還對預算收支增減變化、機關執行經費安排、“三公”經費、政府採購、國有資產佔用、預算績效管理、提交全國人大審議的專案等情況予以說明,並對專業性較強的名詞進行解釋。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要堅持政府過緊日子,更好節用裕民。大力最佳化支出結構,保障重點支出,嚴控一般性支出”。從中央部門預算中可以看出,過緊日子已成為常態。
財政部“賬本”開篇的第一句話就是:2022年,落實過緊日子要求,繼續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把錢用在刀刃上。根據“賬本”,今年,財政部收支總預算約為78.5億元,與去年的102.4億元相比下降約30.5%,“三公”經費與去年持平。
在公開預算的中央部門中,僅有6家單位2022年“三公”經費增加。其中,科學技術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國工程院、國家外匯管理局增加了公務用車購置及執行費,國家醫療保障局、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增加了因公出國(境)費。
除了公開落實政府過緊日子要求壓減支出外,上述財政部負責人介紹,與2021年相比,2022年中央部門預算公開還加大了專案支出預算公開力度。推進專案支出預算公開,有利於督促各部門改進預算編制、最佳化支出結構、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政府預算專家、上海財經大學教授鄧淑蓮告訴記者,中央部門集中曬“賬本”是極其重要的,因為它是規範公權力、讓財政權在“陽光”下執行的唯一有效工具。
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副教授王樺宇認為,管住了政府的“錢袋子”,就管住了政府的權力之源,也就能保障公權力相對謙抑地行使,並將“眾人之財”真正按照績效原則做到“物盡其用”。
本報北京3月24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均斌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