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為何無錢為民眾“留水”?與供著對美軍購這隻“吞金獸”有關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4月16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陳小茹)正在遭受56年來最大旱災的臺灣,近來旱情仍在惡化。全臺水情告急,日月潭水位已降至半個世紀以來最低,至少五大水庫蓄水量不足一成,臺中的德基水庫和臺南的白河水庫情況最嚴重,已經幾乎見底。在苗栗等旱情嚴重地區,自4月6日起實施減壓供水或“供五停二”措施。蔡英文當局仍遲遲拿不出對策,民眾只得仰天祈盼颱風、梅雨趕緊“路過”。

地處亞熱帶的臺灣雨水豐沛,本不應有缺水問題,但臺灣雨水有八成流入大海,水資源利用率不到兩成。正常的解決之道,就是要想辦法把每年5至10月降水的近九成留住,以備枯水期之用。要想為民“留水”,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必不可少,這自然需要資金投入。然而,一場旱災,讓民進黨當局的施政無能暴露無遺。

據《中國時報》報道,蔡英文當局2017年曾提出“前瞻基礎建設計劃”,編列2508億新臺幣用於水環境建設,目標是讓臺灣不缺水、有水喝、不淹水。民進黨“執政”迄今5年來,已經花了1000多億新臺幣治水,但如今臺灣民眾卻仍要面臨“供五停二”的分割槽節水政策。島內民眾不禁發問,這1000多億新臺幣的納稅錢到底花到哪裡去了?

據臺媒統計,在2017年總額8800億新臺幣的“前瞻基礎建設計劃”中,30多項建設專案中的九成以上,都落在綠營“執政”的臺中、臺南、高雄等地,人口最多的新北市自嘲是“零元俱樂部”成員,臺北市也只是搶到一些“餅屑”。

民生建設本不應分藍綠,島內卻為何“綠肥藍瘦”?究其根源,明白人都知道,“選票政治”使然。蔡英文認定,只要服務好自己的綠營“鐵票倉”,就可高枕無憂,其他無需顧慮。

再看那些爭到基建資金的綠營“執政”縣市。拿到錢,他們並不就是積極開發新興水資源設施為民“留水”,反倒多是以開發成本高昂為由,轉投“操作空間更大”的水庫清淤,說是要透過清淤工作來延長水庫的使用年限。但據《聯合報》報道,臺灣自2017年起累計投入5.15億新臺幣進行水庫清淤,但淤積率不降反升,從2015年的29.2%提高到了2020年的29.6%,“留水”能力逐年下降。

水庫清淤只是冰水一角。“前瞻計劃”實施5年,全臺水庫計劃、海水淡化廠、伏流水專案等綜合解決“缺水”的專案,始終未見進展,2508億的水環境建設資金卻早已揮霍超千億。

與民生基建資金越來越多被劃入政治酬謝繫結票倉同步的,還有臺灣民生投入近年來持續被擠壓。除了因水利基建落後加劇的旱災影響之外,2016年臺南大地震時,維冠大樓倒塌;2018年花蓮地震時,多棟建築物倒塌;2019年宜蘭縣南方澳跨港大橋斷裂崩塌;2021年“太魯閣號”列車出軌……一樁樁事故,讓《日經亞洲》等媒體感傷地說,臺灣基礎建設之落後,實在與其GDP發展水平不匹配。

公開資料顯示,臺灣地區2020年完成名義GDP19.775萬億新臺幣,約合4.617萬億人民幣,放在中國全國來看排名第7位,經濟總量甚至超過福建、上海、北京。這麼高的經濟發展水平,臺灣民眾為何還得忍受如此落後的基礎設施?民生投入為何年年被擠壓?追根溯源,是因為民進黨當局長年供養著一隻喂不飽“吞金獸”——對美軍購。

據臺灣本地媒體報道,去年11月28日,“美國在臺協會(AIT)”臺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在一場研討會上表示,僅2020年一年,臺美軍售金額就高達118億美元,約合3000多億新臺幣,突破臺灣單年對美軍購金額最高紀錄。臺灣也由此成為當年美國對外出售武器的最大客戶。有臺媒算了一筆賬,2019年和2010年兩年間,臺灣就花費了165.6億美元採購美國武器,摺合5052.7億新臺幣,相當於臺灣人均負擔2.2萬新臺幣。酈英傑還透露,2021年,美國還打算向臺灣地區出售總價值52億美元的軍事武器,預計總價值約1473億新臺幣。

面對美國如此鉅額的軍購費敲詐與收割,民進黨當局毫無牴觸,反而次次迫不及待地感謝美國。至於這個巨大的錢坑怎麼填,有臺灣學者指出,蔡英文當局走“親美抗中”路線,當然不敢拒絕對美軍購,只能挪用原本用於民生經濟的預算。

據臺灣媒體報道,與動轍超過3000億新臺幣的對美年軍購費用相比,2020年民進黨當局投入“前瞻基礎建設特別預算”的資金為1182億,僅是對美軍購費的三分之一。到2022年,預計臺灣基建預算還將縮減至1059億新臺幣。民進黨當局如此損害臺灣民生福祉的舉動,招致不少臺灣網民怒批:和平共榮你不要,胡搞瞎搞天下亂,腐敗政客挖公庫,債留子孫自得利。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824 字。

轉載請註明: 臺灣為何無錢為民眾“留水”?與供著對美軍購這隻“吞金獸”有關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