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奴制瓦解解放大量勞動力:西歐農業如何奠定工業革命發展基礎?

很開心又一次和您見面,探究歷史,悟出道理。讓我們一起開啟歷史的卷軸,我將帶您一起探究這段歷史。

在中世紀的西歐,人民賴以生存的生活方式就是農耕,但是西歐人民的農耕條件並不優越。由於先天條件的不足,使得農業發展的難度很大,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農業的落後也給歐洲發展帶來了一些積極影響。

農耕最為重要的就是氣候和土地,只有這兩種自然條件優渥了,農產品的產量才會增加,農產品的種類才會增多。但是位於歐洲大陸西部的國家卻沒有優越的氣候條件和肥厚的土地條件。

由於他們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多受地理位置的影響,地中海氣候是西歐國家的主要氣候狀態,地中海氣候的主要特點就是雨季和高溫天氣錯峰而來。在最炎熱的夏季,西歐國家往往進入乾旱狀態,雨水十分稀缺,農作物在這樣的氣候狀況下往往被幹旱渴死。

農奴制瓦解解放大量勞動力:西歐農業如何奠定工業革命發展基礎?

由於沒有充沛的雨水灌溉,農作物自然難以成活。然而到了寒冷的冬季,雨水卻變得十分充沛,這對於農作物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許多農作物都無法在禦寒時再躲避雨水的侵入,這也是西歐農作物產量少的一個重要原因。

同時西歐的土壤條件也很差,很多國家都很難找出一片肥沃的土地以供種植,很多都是以沙礫、森林和沼澤為主。沙礫地區土壤含量極少,大多是以沙子石頭覆蓋在上面,如果想要在沙礫地區進行種植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情。

而森林中的土地由於養分不夠,無法構成農作物的合適土壤,如果需要進行種植,要先將土壤不停翻動,以此來減弱土壤中不利於農作物生活的條件。

而沼澤更是一件難事,之所以成為沼澤,就是因為水分含量過大,所以想要將沼澤變成農田,需要先排除多餘的水源。這些無疑都是在給農業種植增加難度,因此,西歐的農作物產量十分低,想要找到一片適合種植的肥沃土地也實在是一件難事。

農奴制瓦解解放大量勞動力:西歐農業如何奠定工業革命發展基礎?

由於地理環境惡劣,畜牧業也無法得到大規模的發展,這對於農業發展也更是難事。很多地方都會用畜牧業來帶動農業的發展,但是在西歐卻無法實行,同時,西歐的農業生產工具也十分落後。

農業的產量少,使得畜牧業的動物沒有足夠的糧食,因而無法帶動農業的發展,而農業的落後使得生產工具也一度停滯不前,更是無法促進農業的發展。因此,西歐的農業發展進入了愈演愈烈的惡性迴圈,要想改善農業發展,得從根本上找到改善農業的原因。

氣候和地理環境的惡劣是使得農業發展無法順利展開的直接原因,而畜牧業的低迷和生產工具的落後,則是農業發展落後的直接結果,但二者又反過來直接作用於農業,使得西歐的農業發展進入死迴圈,一度成為了西歐世界最為重要的問題。

在中世紀的西歐世界,由於醫術尚未發達,沒有良好的衛生意識也使得西歐經常爆發鼠疫等瘟疫疾病,這對於西歐世界更是絕對性的打擊。鼠疫帶走人的生命,也就意味著可以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力大幅度下降,很多田地變成了無人種植的荒田。

除了鼠疫等疾病的爆發,中世紀的歐洲政治局面也十分混亂,教會和王室貴族之間的權利紛爭使得整個國家動盪不安。甚至在教會當權的一段時間裡,教皇為了穩固自己的地位,獲得更高的權利,不惜發動更多的戰爭,這些局面使得西歐局面紊亂,難以安穩。

農奴制瓦解解放大量勞動力:西歐農業如何奠定工業革命發展基礎?

在這樣混亂的社會環境中,人民受到頻繁戰亂的影響無法去開墾更多的農耕土地,很多土地的主人在戰爭中失去生命,田地變成荒田,國家的統治集團為了爭權奪勢對農業自然也沒有太多的關注,只願意放任自流。

有學者曾這樣解釋:

惡劣的自然環境和動盪的社會環境使得整個西歐的農業發展十分緩慢,幾十年沒有任何的長進,甚至在災害中還會進行倒退。這導致的直接原因和現象就是農產品的產量十分低下。而惡劣的氣候也導致了農產品的種類極少,法國一度只能以馬鈴薯為主要食物。

農奴制瓦解解放大量勞動力:西歐農業如何奠定工業革命發展基礎?

在歐洲的文獻中,糧食的缺失也極容易引發社會的暴動的發生,為了爭奪糧食而發生紛爭的事情數不勝數,歸根結底還是西歐國家農業過於落後而導致的結果,因此在很長時間裡,西歐國家的糧食都依賴進口,農業沒有任何國際優勢。

農業的落後成為了中世紀西歐的重要問題,由此引發了很多的動亂和災難,但是先天的地理條件是無法改變的,因此農業一度成為了西歐的領導集團最為頭疼的問題。

農業的落後雖然給西歐帶來了很多的壞處,社會的安穩治安也經常因為糧荒的問題而被破壞,但是縱觀整個西歐發展史,不難發現,農業的落後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西歐世界的快速發展,為西歐世界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在中世紀早期的西歐世界,農奴制度與莊園經濟結伴而行,但是落後的農奴制度是一種有害於人民生命自由的政策,由於農業的落後,社會的治安也經常受到影響,因此很多農奴趁這個機會逃出生天,進入城市,成為自由人,開始新的生活。

農奴制瓦解解放大量勞動力:西歐農業如何奠定工業革命發展基礎?

歷史學者對中世紀的著名法典《習慣法》這樣評論道:

後來由於農業的落後遲遲沒有改進,越來越多的農奴出逃到城市,開始了城市新的生活,這一行為的擴大直接導致了莊園經濟的瓦解,進一步促進了西歐城市化的發展。農奴制度的瓦解是整個西歐社會向先進文明社會進步的標誌,使得人民的生命自由權得到保護。

城市化的發展也使得西歐國家的國際地位進一步提高,為後來西歐世界的工業革命打下了社會基礎。農業的落後也引起了國家的重視,在經過不斷的政策實施後,最終將農業與畜牧業結合起來發展,最大程度的促進農業的發展。

農奴制瓦解解放大量勞動力:西歐農業如何奠定工業革命發展基礎?

比起農業,畜牧業可以減少大量的勞動力,剩餘的勞動力就可以全部投入到農業的生產發展中,促進農業的進一步發展。這樣的農業模式在潛移默化中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為後來的工業革命創造了社會基礎。

農業的落後雖然給西歐社會帶來了很多不便,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西歐的城市化程序,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在整個西歐發展史上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農業的落後也是一把雙刃劍。農業的發展貫穿了整個西歐發展歷史,由於地理環境和先天氣候的影響,農作物難以在炎熱和雨水錯峰的地中海氣候裡存活。

同時,以沙礫、森林和沼澤為主的土地在種植方面也有很大的難度。農業的落後也使得畜牧業難以發展,農業生產工具同樣也無法得到發展。三者陷入了愈演愈烈的死迴圈。這也導致了農作物產量低,無法滿足人民對糧食的需求量。

但這也不完全是一件壞事,農產品的落後在某種程度上使得農奴制度分崩瓦解,解救了許多被壓榨的人民,使得他們重新恢復了自由人的身份,同時還使得資產階級進一步發展,為後來的工業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參考歷史文獻:

《中世紀歐洲生活和勞動》

《習慣法》

在歷史的長河中發現我們所想知道的真相,關注我,將為您展現歷史真實的一面,一起探究古人的秘密。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571 字。

轉載請註明: 農奴制瓦解解放大量勞動力:西歐農業如何奠定工業革命發展基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