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總理峰會遭遇尷尬時刻:先被拜登無情“甩鍋”,又被馬克龍“冷眼相待”

【環球時報記者 達喬 呂克】在上週末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上,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兩次遭遇尷尬時刻——先是被美國總統拜登當作“潛艇危機”的“替罪羊”,以此向法國總統馬克龍“示好”;之後在主動和馬克龍打招呼時,又遭到這位法國領導人的“橫眉冷對”。

澳總理峰會遭遇尷尬時刻:先被拜登無情“甩鍋”,又被馬克龍“冷眼相待”

據《悉尼先驅晨報》等媒體10月31日報道,為修復美法關係,拜登上週五對馬克龍說,在和澳大利亞簽訂核潛艇協議前,自己一直以為澳方早已通知法國計劃取消澳法潛艇合同,“我對上帝發誓,(當時)不知道你不知情”。拜登並未明確是誰誤導了他。英國《衛報》分析稱,“罪魁禍首”要麼是沒有及時告知總統最新資訊的美國官員,要麼是澳政府,有可能兩者都有責任,“這是嚴厲的公開譴責”。

莫里森並不認同拜登的說法。據《衛報》報道,10月30日,這名澳大利亞總理堅稱,澳方讓美國政府及時瞭解到了“澳大利亞與法國政府的對話和討論狀態”。他還強調,堪培拉取消澳法潛艇合同的做法是“正確的決定”。《澳大利亞人報》報道稱,當被記者問到“是否被拜登當了替罪羊”時,莫里森尷尬地承認澳法之間破裂的外交關係“需要進行修復”。

啟程前往義大利參加G20峰會前,莫里森就知道要和馬克龍舉行會晤不容易,而拜登的表態則讓此行難上加難。不過,這名澳總理還是硬著頭皮創造了和馬克龍交談的機會。據澳媒報道,在峰會為領導人準備的休息室裡,莫里森走向馬克龍並用澳式英語的“你好”與後者打招呼。他還把右手搭在馬克龍的左肩以示友好。很多媒體都沒有捕捉到這一畫面,而事後關於兩人接觸的照片都是由莫里森自己的攝影師拍的,並由澳總理辦公室提供給媒體。

這是澳法兩國領導人在“潛艇危機”後首次“正面”接觸。從公佈的照片看,馬克龍對莫里森的主動問候並沒有報以熱情的回應。儘管戴著口罩,但還是可以從眼神中看出馬克龍的冷淡(如圖)。莫里森坦承問候馬克龍是他的即興行為,“他正在和別人聊天,我走過去,說‘再見,埃馬紐埃爾(馬克龍的名字)’,期待在接下來的幾天裡再見”。莫里森本人很“享受”這種“冒昧”的緩和關係行為,“這就是在此類活動中的工作方式,高興地互致問候”。

不過,《衛報》用“可怕的科巴戈時刻”來比喻莫里森向馬克龍示好的行為。科巴戈是澳大利亞的一個小鎮,在2019年年底澳大利亞森林大火期間飽受摧殘。備受指責的莫里森在當地視察時,曾經試圖“哄騙”一名當地婦女與其握手,結果遭到對方的怒斥。另一名疲憊的消防員也嚴詞拒絕與莫里森握手。《衛報》稱,莫里森與馬克龍的互動可能還沒有“科巴戈時刻”那麼糟,但即使馬克龍有微笑,顯然笑容沒有出現在他眼睛裡。莫里森的尷尬還體現在上週六G20國家領導人照“全家福”照片時,當時馬克龍和拜登在前排親熱地聊天,而莫里森則安靜地站在後排,沒有多少人跟他寒暄。

雖然莫里森和馬克龍的接觸時間不長,但莫里森認為這是兩國關係踏上“迴歸之路”的一部分。不過“法國新聞網”直言,澳大利亞給法國帶來的侮辱並沒有徹底消失。對於拜登的表態,馬克龍稱,當天兩人的會晤是雙方建立信任過程的開始,而“信任就好比愛情,甜言蜜語固然悅耳,但還得有實際行動”。

莫里森和美英組建“奧庫斯”聯盟以及簽署核潛艇協議本是為了展示堪培拉的實力,然而現在可能得不償失。澳官員承認,協議中的核潛艇最早能在2039年下水,而國防專家則在懷疑核潛艇是否造得出來。《紐約時報》稱,在建造核潛艇方面,澳大利亞從人才儲備到工業基地都資源有限,而美英兩國忙於為本國建造潛艇,可能顧不上堪培拉。如果美英澳最終不能為堪培拉造出核潛艇,那澳大利亞不僅會受到影響,美國的信譽也將進一步降低,而美國拉攏盟友對抗中國的政策也會鬆動。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484 字。

轉載請註明: 澳總理峰會遭遇尷尬時刻:先被拜登無情“甩鍋”,又被馬克龍“冷眼相待”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