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不打小孩日”!你曉得這個日子嗎?

今天是

“國際不打小孩日”

‍讓我們共同倡議

家庭教育 

用理性代替粗暴

對孩子

請懂得引導和尊重

“國際不打小孩日”!你曉得這個日子嗎?

中國傳統文化裡說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實際上

父母打小孩

更多地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而這些打罵

給孩子長久的心理傷害

影響最終人格的形成

近期,熱播劇《小捨得》中兩個家庭在孩子教育問題上,產生“順其自然”與“愛拼才會贏”兩種截然不同的觀念。

劇中一位母親為了讓孩子成為其他家長眼裡“別人家的孩子”,逼迫其超負荷學習,孩子成績不如意時,將自身情緒發洩到孩子身上。長此以往,這種對孩子心理的“鞭打”會引發心理問題。那麼,家長情緒上腦時,怎麼辦?‍‍‍‍‍

一起來了解下成因,做能善待情緒的家長吧!

“國際不打小孩日”!你曉得這個日子嗎?

《小捨得》劇照

Q1

父母缺乏覺察和整理自己情緒的能力

許多家長在懲罰孩子時彷彿自己也變成了一個情緒失控的孩子。他們不知道此刻自己內心發生了什麼,只覺得“嗡”的一聲,自己的大腦就被一種叫“情緒”的東西完全佔據了。

換言之,這種父母有一個“沒有理智的身體”,他們常說的話可能是:“我也不想打孩子,但是情緒來了就是控制不住”,或是找藉口為自己的情緒開脫,這無疑會換來孩子更多的委屈和憤怒,使親子衝突進一步升級。

小建議: 

家長可以仔細回憶和記錄自己情緒失控一般和哪些事情有關,並思考為何這些事情最容易勾起情緒,做一段時間這樣的自我整理後,情緒或許會更通透和可控。

Q2

家人溝通變味

成爭奪輸贏的“無限戰爭”

家庭爭吵中,雙方的爭論時常會偏離原本的話題,泛化到生活裡的每一件小事,甚至是對對方的人身攻擊。爭論的目的也不再是要找到一個折衷方案,而是要爭個輸贏。

一個男孩曾說:“其實許多時候我和父母的爭吵早就偏題了,我也知道根本沒必要繼續爭下去,但每當我看到我爸咄咄逼人的架勢,我會覺得即使我理虧,氣勢上也不能輸。”而男孩的父母也覺得不管客觀事實如何,就是必須讓孩子聽自己的。

小建議:

發現和孩子的衝突開始偏離原本的事件,自己已經情緒上腦時,可以先叫個暫停,等過一段時間,雙方稍微平靜時再回到原來的話題,就事論事地討論。

Q3

災難化和非黑即白的思維方式

容易發生體罰的家庭的另一個特點是思考和做事走極端,覺得某件事只能有一個看法,只可以有一種處理方法,容不下任何其他的可能性。

比如看到孩子上網課開小差,有的家長馬上會自動把孩子的行為和“沒有意志力”“自甘墮落”等極端的、對孩子定性的評價聯絡起來。而在這種災難化和極端想法的支配下,家長內心的焦慮可能會提升好幾個等級。

小建議:

想要發作時,不妨提醒自己“事情不一定是我想的那樣,有沒有其他角度可以解讀孩子的行為呢?”

Q4

喜歡用憤怒和攻擊表達自己的需要

不少父母見到孩子學習不用心,便本能地大發雷霆。但細細幫助他們去分析憤怒背後隱藏的真正情緒時,卻發現真正讓他們抓狂的是焦慮和恐懼。

比如一位媽媽說:“我現在才意識到每次看到我兒子不用心時,我心裡真正湧起的是害怕,我害怕他如果不用心學習,將來就會過很慘的生活,被人欺負。”而有趣的是,大部分人在焦慮時,都會本能地用攻擊他人的方式去表達自己。

小建議:

當你再次因為孩子發怒時,不妨問問自己:“我真的是因為孩子做的事情而生氣嗎?還是我的憤怒背後藏著其他東西?”

Q5

衝突發生後不修復

家人之間有衝突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衝突發生後,家人都不願意找機會重新討論之前發生的事情,不願去修復這個衝突,不願從衝突中成長。

有的家庭裡,家庭成員會認為是對方的錯,認為對方必須先改變,結果最後可能變成一場沒有贏家的持久戰。有的家庭則習慣性裝作什麼事都沒有發生,刻意不去談論那些還沒解決的衝突,結果這些沒有被處理的情緒總會在一些刺激點跳出來作怪。

小建議:

如果可以,請在發生衝突後,找個大家都比較放鬆的時間主動開啟一場開放的對話,讓家人和自己充分地說出需要和感受,而不用擔心被評價。請注意,主動伸出橄欖枝,並不意味著您就是“肇事者”。

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

需要為他們摸索適合的方法

與孩子多溝通

多交流

才能讓孩子在有愛的環境裡

享受快樂童年

“國際不打小孩日”!你曉得這個日子嗎?


來源:女性之聲

【來源:寶山女性】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941 字。

轉載請註明: “國際不打小孩日”!你曉得這個日子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