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Buzz:電動時代大眾T1的“文藝復興”

和大眾T1的第一次相見已經算是這個車系的末期了。

那是在幾年前日本屋久島的一個小村落,大眾T1就靜靜的呆在一個農家小院裡。圓圓胖胖的車身線條,前臉的V字形凸起區域,碩大的VW標誌,前大燈似乎像是戴了個小帽子,後視鏡看著像是摩托車的......也可能是出於在日本市場的原因,總覺得這輛T1似乎比常規的尺寸要更小一些。

ID.Buzz:電動時代大眾T1的“文藝復興”

但看得出來,它的作用,其實是被用於裝載。這是這個車型的產品定位。

大眾T1,原廠代號其實是“VW Type 1”,“T”應該有著“Transporter”之意。在維基百科的詞條中,乾脆就直接命名為“大眾麵包車”。

它的由來也很傳奇:

最早提出Transporter這個概念的人是荷蘭商人Ben Pon;1947年4月23日Ben Pon來到德國埃姆登準備採購貨品。當他在大眾汽車廠內看到場內一部運輸平板車時,來了靈感。他認為應該由此平板車為基礎,推出一款封閉結構的運輸車型,來滿足二戰後歐洲重建的需要。於是他拿出筆記本,繪製了一個橢圓形的車,看起來像一大塊麵包,下面安上四個車輪;駕駛室位於前輪上方,中部巨大空間供於裝載,引擎及傳動裝置放置於最後端。

時任大眾汽車CEO的Heinz Nordhoff和技術部經理Alfred Haesner後來就將這個草圖設計變成了現實——1950年3月8日,大眾T1正式在位於德國狼堡總廠與甲殼蟲共線生產;同日,第一輛Panelvan貨運版大眾T1交到了客戶手上。

ID.Buzz:電動時代大眾T1的“文藝復興”

時隔70年之久,這輛“大眾麵包車”共計進行了六次換代,後續的產品早已不是當年的模樣。但當然,最傳奇也最受歡迎的還當屬最早採用經典外形的T1車型。

低廉的價格和超強的功能性是它的主要賣點,它也被不同的家庭根據不同的用途改造成為過不同的樣式,比如咖啡館和電臺。

ID.Buzz:電動時代大眾T1的“文藝復興”

來到電動時代,經典再次與摩登相融。

ID.Buzz:電動時代大眾T1的“文藝復興”

不過大眾也強調,ID. Buzz並不是第一輛配備電驅動系統的Bulli車型。在50年前的漢諾威商品交易會上,大眾展示了第一款後置電驅的原型車T2。但是其僅85公里的最高續航里程也表明,1972年的電池技術尚未成熟,當時的電動車還不適宜投入實際使用。

在2022年的今天,一個更智慧、電動化的Bulli車型誕生。這輛Bulli車型似乎也有著比T7更“T1”的味道。

ID.Buzz:電動時代大眾T1的“文藝復興”

ID. Buzz與ID. Buzz Cargo 定位在為MPV與廂型貨車細分市場——它採用純電的出行方式、智慧互聯的駕駛輔助系統與資訊系統、OTA遠端升級功能,以及相容幷蓄的全新出行理念。車身整體外觀以標誌性的設計為藍本。

ID.Buzz:電動時代大眾T1的“文藝復興”

從外觀來看,ID. Buzz系列似乎比當初亮相的概念版要收斂了一些,前臉的標誌變小,流線也偏向了圓潤,但誰都看得出來,它確實承襲了大眾傳奇車型T1的經典設計風格。

ID.Buzz:電動時代大眾T1的“文藝復興”

“ID. Buzz將獨具魅力和親和力的造型再度煥新”,大眾汽車品牌設計負責人Jozef Kabaň 解釋設計理念時說道。同時,獨特的車身比例讓ID. Buzz更具風格,設計師創造出與經典車型的直接關聯:“T1的駕駛席在前軸上方,幾乎沒有前懸。而ID. Buzz的前懸也很短,但卻能夠同時提供出色的安全性和先進的科技配置。”從資料上看,在4712毫米的車長下,ID. Buzz擁有2988毫米的長軸距。第一款T1 Bulli的設計就依託於對功能的需要。

經典的T1車型承載的是人們對於功能/旅居的需要,電動時代的ID. Buzz是否同樣延續最初的設計理念?

從資料來看,大眾ID.Buzz的長/寬/高尺寸為4712mm/1985mm/1937mm(Cargo:1938mm),軸距為2988mm。ID. Buzz的車身尺寸還是稍稍偏向緊湊,但在內部空間上有著一定的DIY空間。

Jozef Kabaň稱:“ID. Buzz採用了合理、直觀的車內佈局理念,同時兼備靈活多樣的空間利用方式。”

比如ID. Buzz如舒適休憩室般的座艙,讓5人同行也可享受寬敞的乘坐及行李空間(容量高達1121升)。第二排座椅放倒後,行李廂容量可擴充套件至2205升。不久後,ID. Buzz也將提供六座和七座佈局的長軸距版本。ID. Buzz Cargo的配置十分豐富,前排最多可安裝3個座椅(也可選擇2個座椅),前排座椅後設有固定隔板,與貨廂進行分隔。貨廂最大容積3.9立方米,可裝載2個歐標托盤的貨物。

ID.Buzz:電動時代大眾T1的“文藝復興”

大眾強調,“形式服務於功能”這條汽車製造的核心原則也同樣適用於ID. Buzz。標誌性的外觀具備出色的空氣動力學設計:ID. Buzz風阻係數僅為0.285,ID. Buzz Cargo的風阻係數也只有0.29,降低能耗,提升續航。

ID.Buzz:電動時代大眾T1的“文藝復興”

ID. Buzz作為大眾ID.家族中的一員,同樣基於模組化電驅動平臺(MEB)打造,並由大眾汽車商用車位於漢諾威的工廠進行生產。看過大眾的ID.系列其他車型之後,座艙就是一如既往熟悉的老味道。

ID.Buzz:電動時代大眾T1的“文藝復興”

動力上也共享了MEB平臺的動力總成。ID.Buzz擁有150kW(約合204馬力)單電機後驅動力系統,配備一塊淨容量為77kWh(實際82kWh)的動力電池。它支援最高170kW的直流充電功率,最高時速為145KM/H,轉彎直徑為11.1米。另外,它也包含了全新駕駛輔助的新版ID.軟體。

如同很多歷史上的傳奇車型,相信在T1上發生的故事有很多。對於很多T1的車主來說,不知道這輛ID.Buzz還能否承載他們的回憶和故事。

稍顯遺憾的是,目前來看大眾似乎並沒有將這款車引入中國市場的計劃。

目前大眾已公佈了歐洲市場上市時間(部分首發國家)為2022年秋季,而未來ID. Buzz系列也將引入到美國和加拿大市場,至於是否引進國內市場,暫沒提及。

(如未提及,圖片源自大眾官方)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299 字。

轉載請註明: ID.Buzz:電動時代大眾T1的“文藝復興”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