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豪橫,BBA純電動車為啥折戟中國市場?

10年1000萬輛純電動車,這是寶馬剛剛許下的交付豪言。

不只有寶馬,奧迪、賓士都立下了一系列爆炸式的電動車擴張戰略。

太多人都期待BBA出手打破特斯拉的神話。起碼現在看來,這個期待還要落空幾年。

不再豪橫,BBA純電動車為啥折戟中國市場?

從2019年11月起,賓士、奧迪前後腳開啟首款純電動SUV產品的交付,寶馬相對晚了一年。不管轉型口號如何響亮,前兩家廠商各自EV的銷量基本都是百位數,只有寶馬iX3爬到月銷千輛以上。即便如此,還是以官降7萬元為代價艱難換來的。

放眼全球市場,過去一年BBA的新能源車銷量都有大幅增長,似乎在中國市場的折戟影響不大。事實上,除了奧迪憑著e-tron撐起部分純電動的需求,寶馬和賓士都在靠插電式混動續命,純電動銷量還是“毛毛雨”。這一波增長基本源於歐洲市場的爆發,高額補貼+嚴苛碳排放壓力下的暴增,跟2015年中國新能源銷量的翹尾走勢如出一轍。

馬斯克都說,中國會是最大的新能源市場。而中國堅定純電動的路線毋庸置疑。對BBA而言,在中國這個最大單一市場的純電動比拼,是無論如何也繞不開的考題。

01 怎麼回事,BBA搞不定EV?

最直接的短板指向“油改電”,“BBA目前主打的三款電動SUV”,全部基於現有燃油車改進而來,續航里程、空間都不佔優,價格還更貴。這些至少是四五年前規劃的平臺產品,智慧化也沒能跟上主流玩家月月OTA的節奏。

不再豪橫,BBA純電動車為啥折戟中國市場?

每當媒體會上問及傳統豪華品牌的電動車競爭優勢時,BBA給出的答案都出奇一致:“我們是真正的豪華品牌”、“造車更專業”、“不會為了激進續航或自動駕駛犧牲安全”。

但尷尬的是,奧迪e-tron、賓士EQC、寶馬iX3都在上市後不久就出現了召回事件,並沒有築起資深玩家該有的絕對品質優勢。

EV本身就意味著巨大的落差,充電目前還遠沒有加油方便。假設一個人已經準備好接受落差,那麼ta會想要一款怎樣的EV呢?是一款完全不同的、更酷更時髦的EV,還是一款和油車一樣、只是改成了電驅動的EV?

電動車使用者當然想得到一些補償,這是人性的能量守恆。比如更酷更時髦的中控和儀表,還有更刺激的效能。

不再豪橫,BBA純電動車為啥折戟中國市場?

但這三家現推的電動版車型,無論外觀內飾、駕駛感都與燃油版相差無幾。對於BBA這種級別的巨無霸型豪華汽車廠商,其地位如此穩固、組織結構如此複雜、歷史底蘊如此豐富,循序漸進的改良是它們唯一的選擇。它們的EV不可能像特斯拉那麼火辣,而必須是有底蘊的、成本可控的。限制條件多了,自然也就不那麼純粹。

等BBA專屬純電動平臺的落地,還有三四年時間。奧迪基於大眾MEB平臺打造的新車Q4 e-tron將在今年上市,更高效能的PPE平臺要等到2024年;賓士大型純電動EVA平臺車型同樣在今年量產,面向更廣泛市場的緊湊及中型純電動MMA平臺到2025年推出;寶馬在純電動平臺的抉擇上猶豫了很久,最終定於2025年推出。

在這之前,BBA在中國市場的電動車銷量依舊難言樂觀。

02 被特斯拉牽著鼻子走

一兩年內上不了量,還有餘地。但如果長期賣不上價,對BBA來說就很難熬了。連寶馬大中華區總裁高樂也曾承認:給燃油車定價很在行,但對於中國市場的純電動車型定價就沒那麼有把握。

在燃油車時代,BBA牢牢地把握住了定價話語權,保持著遠超主流和中國品牌的溢價。除了更豪華的用料做工,更優秀的動力總成與操控之外,品牌技術積澱帶來的認可和想象空間,才是它們稱為豪華車的根本。

到了電動車時代,續航和智慧化成了核心評價指標。2020年,國內電動車銷量擴大了到一個臨界點,消費群體從早期嚐鮮、極客型,進入到更主流的範圍。無論使用者買或者不買,特斯拉已先入為主,其效能、進化速度和售價都是新的基準線。

驚覺到定價權的轉移,BBA再也無法坐視不理。梳理三家近來發布的戰略,有一個主題非常相似:重新定義豪華,並鞏固地位。

首先是讓電動效能達到一線水準,賓士EQS、寶馬iX分別是二者技術創新整合的代表,續航里程提到700km和600km以上。

更大的變化在於,新車的中控設計和互動體驗將煥然一新。EQS硬體上配備了賓士有史以來的最大中控屏(寬1.42m),MBUX系統升級到2.5版本,並運用大量人工智慧技術。賓士自主研發的MB.OS作業系統將於2024年推出,以此保留對所有車輛架構及使用者介面的控制權,實現更頻繁快速的更新。

不再豪橫,BBA純電動車為啥折戟中國市場?

寶馬iX也採用了一體式曲面顯示屏,大量感測器整合其間,減少了50%按鈕數量,取而代之的是語音、觸碰、手勢等互動方式。搭載新一代iDrive 8系統和5G技術,資料處理能力提升20倍。

奧迪背靠“激進”的大眾集團,牽頭開發統一的電子架構和作業系統。自奧迪Q4 e-tron開始,將持續增加更多數字化功能。2024年底,Artemis專案下首款奧迪車型將應用新的軟體平臺。

用數字化重新定義豪華,成為了BBA新的主旋律。智慧網聯技術本身的差距可能在幾年內拉平,再下一步,就是轉向運營、資料和生態的競爭。

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汽車定價始終被“製造商邏輯”所裹挾——基於產品的研發、製造、營銷、渠道等各類成本以及預期利潤率,制定出一個官方指導價。經銷商再結合產品的市場表現和自身經營情況,確定終端折扣幅度,消費者漫長的用車生活則被排除在外。

傳統車企玩的是毛利率,充分競爭後各個環節毛利率極低,帶來的成長性非常有限。特斯拉開啟了軟體及服務賺錢的先河,讓行業看到盈利的新可能。據安信證券的估算,預計到2025年,特斯拉FSD帶來的收入接近70億美元,佔特斯拉汽車業務營收的9%,貢獻25%的高額毛利。這也是特斯拉“肆意”調價的底氣之一。

BBA不是沒有嗅到商機,寶馬早在2018年就曾向使用蘋果CarPlay的車主收取80美元年費,對車主來說傷害性不大但感受極差,最後差評到寶馬不得不免費開放。

新勢力“三劍客”之一的李想曾說過一個觀點,一家智慧汽車公司裡,應該有很大比例的研發人員是服務於已購車使用者的,例如諾基亞的研發人員有95%是為了把手機賣出去而存在,但蘋果可能有接近50%的研發人員是為了把手機賣出去以後而存在的。這是認知差別導致的結果。

如今,傳統車企都開始重新思考軟體盈利模式,著手與使用者建立覆蓋整個車輛使用週期的服務關係。賓士就定下了明確指標:到2025年,每年能夠從數字化業務中產生10億歐元利潤。但怎麼能夠打造好的體驗,教育和培養使用者形成按需付費習慣,對於車企來說是另一個更復雜龐大的命題。

03 更大的阻力在後頭

終端銷售,這是BBA難搞定EV的又一個重要因素,渠道滿天下,但品牌與使用者之間的還隔著很多層。這不只是BBA的困境,所有傳統汽車廠商都要面對這個難題。

廣告與軟文投放之外,廠商面臨更現實的問題:賣車的不是它們自己,而是經銷商。經銷商可不管你有什麼野心和百年大計,而是遵循最現實的銷售策略:什麼車好賣、什麼車賺得多,我就賣什麼。廠商可以透過各種手段要求經銷商必須提車,但可管不了經銷商推不推。

不再豪橫,BBA純電動車為啥折戟中國市場?

當下汽車銷售的新環境,加劇了傳統廠商銷售方式的危機。從特斯拉開始,新廠商們開始了自營+代理的模式,高曝光的商超展廳和高效透明的價格體系,越來越被證明更適應現代的消費觀念。

傳統廠商嘗試自營的難度太大,問題太複雜,於是有了大眾ID系列的代理模式,代理商不需要買斷車,只是代賣。這種模式一方面具備了價格透明的操作性,同時也減輕了經銷商的壓力,不會形成不穩定因素。只是,代理商仍然要在現有的經銷商體系中選擇,車輛也仍然擺放在4S店的展廳裡。某知名汽車媒體人曾po出兩條朋友圈,吐槽銷售顧問對ID.4系列的熱情極為寡淡,甚至出現過一問三不知的狀態。

這種差距當然也會延伸到服務階段。每個蔚來車主群裡,都有十幾位不同職能的服務人員準備響應,即便是「天天315」級別的特斯拉,也有向車主介紹車輛相關事項的產品專員,以及使用者專屬的自建超充樁。

歸根結底還是那個已淪為陳詞濫調的結論:傳統廠商有極為成熟的體系,無數張嘴、無數個屁股、無數個腦子、無數種理念,互相制衡與監督,這種結構可以波瀾不驚地保持自己的地位。而特斯拉這樣不成熟的企業,它們則可以義無反顧、不計成本地朝著一個目標衝刺。

BBA心裡也清楚得很,嘗試透過一系列數字化營銷手段來曲線救國,打通觸點、開發專屬ID賬號、上線App…試圖拉近與使用者之間的距離。可想而知其中阻力會有多大,不然上汽奧迪專案也不會因為經銷商的抵制而拖延四年之久。

04 被甩開還是跑入風暴眼?
不再豪橫,BBA純電動車為啥折戟中國市場?

兩年前時任寶馬研發負責人Klaus Frohlich的這句話,可以解釋BBA在EV領域面對的難題——「沒有消費者對純電動車有真需求,一個也沒有」——他們對EV充滿疑慮。

兩年過去了,狀況仍然極為複雜。即便是轉型決心最堅定的大眾,也因為改革問題撤掉了迪斯大眾品牌CEO的職務。而Klaus Frohlich在兩年前那番表態之後,一度還成為寶馬集團CEO的熱門人選,直到去年才因為寶馬高管60歲必須卸任的規定而離開。

現在,這些巨無霸的高管們又有了新的論調,轉型一定會發生,但不會是一蹴而就。大眾集團CEO迪斯給出了更具體的時間節點,要兩個汽車生命週期才能完成全新移動出行的轉變。

當BBA內部還在為不同利益和政治議程紛爭時,新時代已經呼嘯而來。這一場智慧電動車的變革風暴,捲入的不僅有先行者特斯拉、備受矚目的新勢力,甚至包括蘋果這樣的“頂級玩家”,將帶著全新的理念和生態。

上一個百年成長起來的汽車巨人們,可喘息的時間不多了。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896 字。

轉載請註明: 不再豪橫,BBA純電動車為啥折戟中國市場?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