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長大後遇到事情總是逃避,到底是什麼原因?是遺傳了爸爸媽媽的性格嗎?其實一切都是從小時候一點一滴的事情培養出來的。
先來看一個故事例子。
一個出生在富裕家庭的7歲孩子,有一天在樓下踢球時,不小心把一個鄰居家的玻璃窗戶撞碎了,當時孩子很害怕,心想著馬上要被爸爸一頓狂揍了,可是爸爸在猶豫了幾秒鐘後蹲下來摸著孩子的頭說:“不用怕,爸爸和你一起去道歉,主動去承認錯誤”,然後帶著孩子一起去了鄰居家登門道歉和賠償,這時候鄰居瞭解了情況之後,不但沒有責怪孩子,反而誇孩子很懂事,也誇爸爸教育得好。
在以後的日子裡,孩子遇到事情總是不驕不躁,勇於面對一切困難。
其實孩子在犯錯之後心理就已經非常的害怕,在寶寶還小的時候,家長不能從心理上打擊孩子,而是正確的引導和幫助他。
很多這種情況,父母都表現得像孩子的敵人,擔心別人會以為是自己沒有把孩子教育好,其實遇到這種情況最好的教育就是與孩子站在一起,共同戰勝困難,告訴孩子,遇到問題不能逃避,否則後果會更加的嚴重。
那麼除了要這樣做以外,也特別需要注意以下兩點,才能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
1. 讓孩子學會解決問題
不能看見孩子一遇到困難,就百分百的幫助孩子解決,可以告訴他方法,引導他如何完成一件事情,最好不要親自上陣。
2. 不隨便打擊
孩子的自信很多時候就是平時的環境培養出來的,如果父母總是在孩子面前抱怨哪裡不夠好,不夠優秀,那麼孩子只會越來越容易放棄自己,漸漸的就會形成了自卑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