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姚景源:自貿區擴容,中國開放堅定不移

由 費玉榮 釋出於 綜合

9月21日,國務院印發北京、湖南、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及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拓展區域方案的通知。至此,我國自貿試驗區數量已經增至21個。自貿區作為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此次再擴容也凸顯了其在形成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中的關鍵作用。

首先,新增自貿區有力表明,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絕不是關起門來搞迴圈,中國對外開放的門是越開越大的。內迴圈概念提出之初,就有不少片面認識,一些人認為這是美國遏制、打壓中國大背景下中國的一種無奈之舉。實際上,早在十幾年前,我們就認識到增長方式對外依賴程度較高,提出要把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點放在擴大內需上。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主要是因為我們的比較優勢和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40多年前我們的比較優勢主要在於豐富廉價的勞動力,今天的比較優勢主要在於由14億人口和近4億中等收入群體構成的超大規模市場主體。如何利用好這一比較優勢也是高水平對外開放要解決的新問題,新一輪自貿區建設緊緊依靠國內市場為主體,將內迴圈和外迴圈統合起來,是在逆全球化浪潮中推動自內向外開放的有益嘗試。

其次,更加註重差異化定位,帶動區域經濟發展。自貿區的設立從第五批開始,就格外注重“差別化探索”的任務。此次新增和擴充的自貿試驗區都具有鮮明的定位。北京自貿區以數字貿易服務為側重點,利用其科技創新、人才儲備和服務業基礎深厚等優勢,也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提供新路徑;湖南自貿區重點打造全球高階裝備製造業基地,立足湖南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裝備等優勢產業基礎,聯通長江經濟帶和粵港澳大灣區的國際投資貿易走廊;安徽則積極利用自身科技創新優勢和新興產業要素比較活躍的特點,超前佈局居世界前沿的科創研發活動,探索科技創新和實體經濟發展新機制,全面融入長三角區域發展。

各個自貿區在探索自身差異化優勢的基礎上形成不同的產業結構和產能,一方面透過相應的產業集聚與輻射拉動效應推動區域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也有助於與全球不同地區形成進出口結構的差異格局以及不同的價值鏈關聯。

再次,建立以國內市場為主體的開放、穩定、安全的供應鏈成為重中之重。進入新階段的自貿區建設,引領國內產業升級、提高其在全球產業鏈上的位置和勢能成為新的要求和使命。從這次公佈的方案我們可以看到,透過科技創新從源頭上補鏈強鏈,依靠產業鏈整合創新進一步穩鏈固鏈,提升產業鏈供應鏈先進性、穩定性和競爭力,是各個自貿區產業發展的重點方向。以如,安徽自貿區主張推動產業鏈和創新鏈一體部署、一體推進,以新的“銅牆鐵壁”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浙江建立產業鏈“鏈長制”責任體系,探索實行產業鏈供地,體現的就是這個思路。這也是化解我們目前面臨的科技自強、產業自強困境的有效途徑。

此外,制度型開放水平不斷提高。自貿試驗區累計到今天已經形成了260項制度創新成果,此次新增自貿區依然在不斷對接國際先進規則,開展高水平的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比如,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管理制度、符合國際通行規則的跨國技術轉移和智慧財產權分享機制等等。

當然,新增自貿區能在多大程度上發揮自己的特色,建立起在全球市場中有競爭力的產業叢集,還有賴於其更多發揮“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的精神,充分釋放自貿區的發展活力。(作者是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