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點名“新市民”意味著什麼?

  中新社北京3月6日電 (記者 張素)“十四五”開局之年,“新市民”的訴求被傳遞到中國最高權力機關。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盡最大努力幫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緩解住房困難”,可謂給出“定心丸”。

政府工作報告點名“新市民”意味著什麼?

  “新市民”,最初指的是長期居住在城市並有相對固定工作的農民工,後來這一名詞的指代範圍逐漸擴大,成為原籍不在當地、因各種原因來到一個城市的各種群體的集合統稱。

  中國的“新市民”人口規模並無精準數字,常被引用的資料是現有約2億人。更重要的是,怎樣加快推動農業轉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使更多民眾享有更高品質的城市生活,關乎中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程序。

  住房是人的剛需。現實中大城市房價高企,房屋租賃市場亂象時現,讓一些“新市民”居大不易。

  民所呼,如何應?政府工作報告點名“新市民”,並提出“切實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供給,規範發展長租房市場,降低租賃住房稅費負擔”。“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提出,“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著力解決困難群體和新市民住房問題”,堅持“房住不炒”也被列入其中。有學者分析,政策訊號明確,同時政策趨向目標精準、措施有力。

  多位代表委員同時在為“新市民”安居發聲。全國人大代表、58同城執行長姚勁波建議建立以長租房為引領的住房租賃供給體系,“持續加大房源有效供給,並向新市民群體傾斜”。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張少康建議結合城市老舊小區改造,多渠道籌集租賃住房房源。

  安居,更要樂業。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陸銘指出,擺在部分“新市民”面前的另一難題是他們的子女不能在當地平等地接受公共教育。

政府工作報告點名“新市民”意味著什麼?

資料圖:房地產樓盤。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

  對此,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更好解決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就學問題”“讓每個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規劃綱要草案亦明確,“加快城鎮學校擴容增位,保障農業轉移人口隨遷子女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教育服務”。

  全國政協委員、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認為應將“就讀率”的穩步提升作為衡量各地教育部門落實流動兒童入學情況的關鍵指標,他還建議鼓勵社會組織參與解決流動兒童校外學習問題。

  當然,要讓“新市民”對城市產生歸屬感、幸福感,應該下、必須下的工夫還有不少。今年全國兩會給出一些依循。

  為推動“空巢青年”群體向“築巢青年”群體轉變,有代表委員建議,在尊重個體生活方式的基礎上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身心健康能力服務和家庭建構實務能力服務,以期讓他們感受到城市的溫度。引起外界熱議的“建議應屆生身份保留延長”,其出發點也在於讓“新市民”紮根時能有更多緩衝期。

  邁入新發展階段,無論“新市民”“老市民”,都能踏踏實實地為城市發展出一份力,方為正解。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131 字。

轉載請註明: 政府工作報告點名“新市民”意味著什麼?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