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口罩已成為衛生防疫領域、公眾日常生活中的必備用品,質量攸關公眾健康、防疫大局。不久前,湖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公佈了2家企業召回7000包一次性防護口罩的公告。
新華社記者調查發現,去年5月至今,已有全國16個省份的82家企業先後公告召回問題口罩超過360萬個,主要問題在於過濾效率不達標,阻隔飛沫的防護效果降低,過濾細菌、病毒等氣溶膠的能力受到影響,可能存在一定安全隱患。且這些流入市場的問題口罩有不少已投入使用,無法召回更換。
問題口罩隱患大 有的已被使用完
據專家介紹,不同型別的口罩對過濾效率的要求有所不同,顆粒過濾效率、細菌過濾效率是我國口罩合格與否的兩個主要指標。
根據《日常防護型口罩技術規範要求(GB/T32610-2016)》,防護型口罩過濾效率(鹽性介質)不得低於90%。針對使用最為廣泛的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我國《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YY/T0969-2013)》要求,細菌過濾效率應不小於95%。
記者發現,在公告召回的口罩中,這兩類過濾效率指標不達標是最常見的問題。
2021年1月,因產品過濾效率(鹽性介質)低於國家相關標準要求,安徽省泗縣啟晨防護用品加工廠召回2020年12月5日生產的型號為17.5cm×9.5cm一次性防護口罩,涉及數量為30000片。
河南飄安集團有限公司2020年12月釋出召回公告,召回5300只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該批次口罩在監督抽檢中被發現細菌過濾效率不合格。
記者還了解到,除了不合格口罩對使用者呼吸安全造成的重大隱患,問題口罩召回制度難落實也加大了相關風險。
在實際操作中,召回問題口罩難度不小,有不少甚至已無法召回。河南飄安集團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就已經銷售的5300只該批次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對醫療機構發出了召回公告,但客戶回覆已經用完。”
記者留意到,這些需要召回的口罩涵蓋兒童口罩、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醫用防護口罩、醫用外科口罩、日常防護型口罩等主要口罩型別,可能威脅到一線醫務人員、人流密集場所工作人員等各類工作者健康安全。
“每天都要面對巨大的人流量,一想到很多人戴的口罩可能不起作用,就有種不寒而慄的感覺。”貴州一家大型超市收銀員李興對記者說。
問題口罩源自“心”病
熔噴布被用於口罩中間的過濾層,被稱為口罩的“心臟”,直接決定了口罩的過濾及防護效能。廣西壯族自治區醫療器械檢測中心無源檢測室主任方珍文告訴記者,顆粒過濾效率或者細菌過濾效率不合格,主要原因大都是原材料熔噴布選擇不當。
口罩用熔噴布標準不明確。專家表示,雖然我國熔噴布行業標準《熔噴法非織造布(FZ/T64087-2019)》按照每平方米的質量將熔噴布分為不同的規格,但這些熔噴布的最終用途卻並不限於口罩。而我國主要口罩標準則均未對口罩用熔噴布的規格及其相關技術標準予以明確規定,僅對成品口罩的過濾效率作出了要求。
記者調查發現,由於標準不明,口罩生產企業大多按照經驗和慣例組織生產。貴州中安衛生材料有限公司生產負責人張晨曦說,行業內製作醫用外科口罩一般使用每平方米25克重的熔噴布,細菌過濾效率應不小於95%,對非油性顆粒的過濾效率應不小於30%,用這樣的熔噴布製作出來的口罩才能達到檢測標準。
部分口罩生產企業的生產技術和質量控制不過關。記者調查發現,由於市場火熱,口罩生產企業數量去年急劇增長,一些沒有生產經驗的新企業在購進熔噴布時,主要以單位面積質量(俗稱克重)作為選擇指標,往往忽略熔噴布過濾效率的指標。
“質量不好的熔噴布克重非常不均勻,一米多寬的原料左右兩邊顆粒過濾效率可能相差10%以上。如用不同部位進行加工,將導致部分口罩不合格。”方珍文說。
遼寧省醫療器械檢驗檢測院檢驗員朱敏娜告訴記者,部分企業生產過程中還可能因技術缺陷導致產品不合格。“比如生產醫用防護口罩,當表層無紡布、中層熱風棉、熔噴布、底層無紡布一起進入裝置通道進行疊層時,如裝置不能將中層熔噴布拉平拉緊,出現重疊、褶皺、口罩部分位置無熔噴布填充,就會導致顆粒過濾效率不達標。”
市場過熱導致熔噴布貨源緊俏,出現“只認熔噴布不論效能”亂象。為追逐市場高利潤,山東一家口罩生產企業2020年3月將一批做醫用口罩的熔噴布原材料,用於製作一次性防護口罩,導致防護效果不符合相關標準。
多策堵漏:定標準、抓質檢、強召回
專家指出,對因熔噴布質量、應用等環節出現問題而產生的“問題口罩”監管部門應特別警惕,並多方施策堵住相關漏洞。
堵標準缺失漏洞。2020年,江蘇省纖維檢驗局會同多家單位釋出了口罩用聚丙烯熔噴非織造布的團體標準,廣東無紡布協會聯合多家企業制定併發布了防護口罩用熔噴法非織造布的團體標準。
業內專家建議,參照江蘇和廣東的團體標準,儘快制定口罩用熔噴布的國家標準,明確口罩用熔噴布的產品分類、過濾效率、通氣阻力、質量標準、產品標識、檢測方法等,透過科學、明確的標準引導口罩生產企業高質量發展。
堵產品質檢漏洞。記者調查發現,目前仍有不少口罩企業庫存大量2020年以來生產的口罩待銷。朱敏娜說,監管部門應當加強對口罩用品的監督抽檢及風險監測,防止不合格口罩流入市場帶來潛在抗疫隱患。
方珍文等專家表示,口罩生產企業要負擔起產品質量主體責任,從原料採購進廠、生產流程控制、出廠檢測等方面嚴把質量關,建立和完善口罩生產管理規範,才能真正保障口罩安全。
堵召回失靈漏洞。貴州省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張可說,對於已經發布公告召回的口罩應當持續跟蹤,不能讓召回問題口罩成為一筆“爛尾賬”,各地主管部門應當督促相關企業及時向社會公佈召回進展情況,對問題口罩召回不力的企業及時予以相應處罰,提高其違法違規成本。
記者:歐甸丘、施錢貴、陳嬙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