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建“食物銀行”、給物品加回收標識,這些用創意解決生活難題的孩子太讚了

由 鍾離綺琴 釋出於 綜合

在地鐵站,你是否曾因為看不明白平面圖的指引而秒變路痴?

家中老人不會使用智慧手機,經常出行受阻,你會怎麼辦?

快過期的食物,吃不了浪費,扔了又可惜,怎麼處理更合適?

廢電池扔哪?玻璃瓶屬於哪種垃圾?一到垃圾分類就迷糊,誰能指點迷津?……

這些看著不起眼的“小”細節,其實都是生活中每個人都可能遇到的“大”問題。我們經常對這些熟視無睹,沒想到,一群有心的孩子卻跟這些問題較了真,還提出了他們的解決之道。

最近,北京市教委公佈了第十二屆北京市中小學生科學建議獎獲獎名單。

說起這個獎,可能很多學生和家長都不陌生。創辦於2009年的北京市中小學生科學建議獎,一直致力於引導學生主動關注社會、關心生活,積極參與首都北京的建設與發展。

這一屆科學建議獎重點關注的議題包括,城市建設與管理、鄉村振興發展、公共衛生與健康、生態環境保護、防災與安全、冬奧文化普及、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等。

名單公佈後,學姐第一時間聯絡到了幾位獲獎的中小學生,看看他們都貢獻了哪些奇思妙想。

食物銀行VS 舌尖上的浪費

張維鈞

北京一零一中學高一年級學生。他的愛好廣泛,包括讀書、旅遊、歷史。近日,針對“舌尖上的浪費”,他提出了建立“食物銀行”的建議,獲得第十二屆北京市中小學生科學建議獎。同時,他的專案《關於建立食物銀行,減少食物浪費的研究》順利晉級2020年北京市金鵬科技論壇市賽。

民以食為天,張維鈞關心的正是吃的問題。

張維鈞發現,身邊的食物浪費現象比比皆是。就連自己也曾經碰到不喜歡的飯菜,就丟棄一大半;遇到中秋節、春節,家裡的月餅、糕點和水果也常常因為吃不了或者過了保質期,只能扔掉。

有一次,張維鈞看到清潔工在整理小區居民扔掉的一堆月餅。他就想,在這些月餅過期之前,如果能分享給有需要的人該多好啊!

疫情期間,張維鈞下樓扔垃圾時跟小區的保潔阿姨聊了會天。看見他扔掉的酸奶盒,阿姨隨口說道,“真羨慕你們,每天都能喝一盒酸奶……”張維鈞這才意識到,自己習以為常的事,對保潔阿姨而言,竟是一種奢侈。

一面是食物大量的富餘甚至浪費,一面是不少人享用不起。“能不能設計一款APP,讓不富裕的阿姨也能每天喝到新鮮的酸奶?”張維鈞開始思考。

為了瞭解食物浪費情況,張維鈞做了大量的社會調查,他曾經一個人在凌晨時分去麥當勞瞭解情況,也曾主動請求參觀學校食堂的後廚。

他從在英國倫敦生活的小姨那裡瞭解到,當地有一款剩食APP,可以將食物透過低價、贈送等方式,提供給需要的人,這給了張維鈞很大的啟發。但是外國的辦法在中國能行嗎?

他一邊讓小姨幫忙進一步瞭解英國和瑞典、丹麥等國的剩食APP使用情況;一邊查閱了大量資料。發現上海已經有“食物銀行”在執行:這個“銀行”建立了上百個食物分發點,很多企業捐贈食物給食物銀行,還主動收集超市、餐廳甚至家庭剩餘的可用食物,委託社群發放給低保、殘障等困難群體,分發食物的總量已超過700噸。

張維鈞到麥當勞調研。北京一零一中學供圖

既然食物共享的理念已經在上海、倫敦等地實現,類似的做法,北京能否也能實施呢?張維鈞把想法告訴了老師,透過問卷星平臺設計了“珍愛糧食,抵制浪費”的調查問卷,微信朋友圈和各種微信群,收集反饋。

經過對調查問卷的分析,張維鈞發現,約2/3的被調查物件能夠接受食物共享的理念,而且,大部分商戶每天都有食物剩餘,他們也願意把剩餘食物低價或者免費供給有需要的人。

在老師指導下,張維鈞做了《關於建立食物銀行,減少食物浪費的研究》專案,提出建立“食物銀行”的建議,“在北京市推廣食物共享理念,建立‘食物銀行’,收集過剩食物捐助給有需要的人群,開發食物共享手機應用程式(APP或小程式),將餐廳、超市等即將處理的食物低價賣給顧客”。

從發現現象,到設計調查問卷,實地考察,到獨自花了三個月完成這篇近4000字的研究報告,張維鈞克服了諸多困難與挑戰,也曾經有很多次想要放棄。

張維鈞在學校食堂後廚調研食品浪費狀況。北京一零一中學供圖

“高一開始面臨學業壓力,別人放學了直接寫作業,我還要花時間在科學建議上。”張維鈞說,雖然也有過猶豫,但他從來也沒真正想放棄,“一開始告訴自己,都付出這麼多了,不能半途而廢,後來越做越起勁,發現了科學研究的魅力。”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能獲得第十二屆北京市中小學生科學建議獎,除了從小學開始堅持學習做研究,也源於他課外大量的閱讀和廣博的視野,這些培養了張維鈞辯證性思考的能力。

張維鈞說,他最大的愛好就是看書,而且什麼型別的書都愛看。最近,他正在重讀《哈利波特》、《明朝那些事兒》、《月亮與六便士》。小說之外,地理、歷史類書籍,也是閱讀中重要的一部分,“歷史能使人明志,而地理訓練人的邏輯思維。”

今年寒假,張維鈞計劃在假期讀一些歷史、藝術類的作品,還想多出去打打羽毛球、踢踢足球。“我特別喜歡旅遊,但是這個假期不一定能出京,如果能去古北水鎮、長城,我也會很開心。”

顏色標識VS 垃圾分類難題

崔憶瑋、阮馳方、張嘉祺(從左到右)

來自北京東城回民小學六年級,他們提出了《關於物品生產環節印刷垃圾回收顏色標識的建議》,獲得第十二屆北京市中小學生科學建議獎。

去年5月,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在課堂上,北京市東城區回民小學的六(1)班學生阮馳方、崔憶瑋、張嘉祺學會了各種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但到實際操作時,還是會犯難,拿不準廢棄的東西到底該算哪類垃圾。

有一天,他們看到煙盒上印著“吸菸有害健康”標識,這給了他們靈感。3個孩子一拍即合:“我們能不能建議,所有物品都添加回收顏色標識?”

說幹就幹。3人開始做調研,他們發現,很多同學在垃圾分類上存在疑惑,“不少地方垃圾分類效果不彰,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分類的標準還比較籠統複雜。同時,每個地區的垃圾分類標準也不完全相同,公眾即使有垃圾分類的願望,也有可能分類錯誤。”

如果在物品生產製造環節,就根據使用廢棄後的垃圾性質,添加回收顏色標識,且與投放的垃圾桶顏色一一對應起來,不僅可以實現精準投放,也可實現精準處理,從而節約人力、物力成本。

於是,在《關於物品生產環節印刷垃圾回收顏色標識的建議》中,三個孩子提出,在生產環節為物品新增顏色標識,綠色是廚餘垃圾、藍色是可回收垃圾、黑色是其他垃圾、紅色是有害垃圾。

三人制作的垃圾分類顏色標籤小樣。學生家長供圖

不單一回收的物品怎麼辦?他們的建議是,如帶包裝的食品、乾枯的盆栽,可以採用內外單一顏色標識,也可在外包裝上印刷多重垃圾回收顏色標識。這樣,產品從生產源頭就標識顏色,根據標識就知道這個產品最後屬於哪種垃圾。

同時,他們還建議,垃圾包裝袋上也加上不同標識,什麼顏色標識的垃圾袋,就包裝屬於該標識的垃圾,也就不易分錯。當然,這需要全國統一認識和統一標識。

阮馳方說,這個建議不是他們拍拍腦袋就想出來的。為了完成科學建議,他們花了60天時間。針對老人、青少年甚至外國人在內的不同群體的垃圾分類習慣,都做了大量調研。

得知自己獲得了第十二屆北京市中小學生科學建議獎,3個小夥伴並不意外。阮馳方說,他們對這個創意充滿信心,但在實際中如何推動這些舉措,還存在難點。比如,食物如何標記?如何激勵而非強制商家為自己的產品做標記?如何激發公眾參與垃圾分類的熱情?這些都有待思考。

阮馳方、崔憶瑋、張嘉祺走進社群調查。學生家長供圖

這三個六年級的孩子明白,欲速則不達,任何事物的發展都需要一個過程。他們希望,顏色標識重點先從那些每天產生、對環境影響嚴重、人們不易區分的垃圾開始,再逐步全面鋪開。“我們相信世上無難事,只要我們堅持就一定能做好,讓垃圾分類最終成為每個人的習慣。”

文 | 新京報記者 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