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記者 陳茜】在冷酷的戰爭中,最重要而又“軟而無力”的往往是對一個城市的文化遺產保護。近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就烏克蘭局勢發表宣告,對正在烏克蘭發生的軍事行動和暴力升級深表關切,並呼籲防止破壞文化遺產。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下設機構國際藍盾委員會也發表公開宣告稱,隨時準備協助保護烏克蘭的文化遺產。雖然目前沒有報道稱烏克蘭的文化遺產遭到破壞,但很多文保專家還是對這一潛在風險表示擔憂,並呼籲雙方遵守相關國際文化遺產保護條約,保護全人類的文明瑰寶。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宣告中呼籲各方尊重《關於武裝衝突情況下保護文化財產的海牙公約》(1954年)及其兩項議定書,包括武裝衝突各方必須尊重文化遺產;禁止毀壞、損害或以任何形式盜竊、搶奪對每一民族具有重大意義的文化遺產;從被佔領區非法輸出的文化財產應返還被佔領土等。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教授霍政欣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表的公開宣告可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國際社會對文化遺產的重視,併產生道義、輿論上的效果。
據霍政欣介紹,俄羅斯與烏克蘭均為1954年海牙公約及其第一議定書的締約國。第二議定書發展、完善、強化了刑事制裁措施,使其文字長出了“牙齒”,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國際文化財產條約羸弱無力的局面。烏克蘭於2020年6月30日加入第二議定書,但俄羅斯尚未加入,故第二議定書的有關規定對俄羅斯不產生約束力。不過,俄羅斯聯邦的《軍事手冊》(1999年)指出,“破壞文化財產、歷史遺蹟、禮拜場所和其他代表民族文化或精神遺產的建築物”是被禁止的戰爭方法。
但在暴力衝突和戰爭面前,文化遺產保護往往是軟而無力的。2011年,埃及總理府附近的埃及研究院被暴徒焚燒,大量文獻、手稿和珍本書籍被燒燬,包括無價之寶、20卷本《描述埃及》手寫本。此外,被譽為“空中花園”的伊拉克巴比倫城遺址歷經36年申遺卻屢遭戰爭破壞。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網顯示,截至2021年,烏克蘭共有7處世界遺產,其中6項文化遺產包括聖索菲婭主教堂和佩喬爾斯克修道院、裡沃夫歷史中心、斯特魯維地理探測弧線、布科維納與達爾馬提亞的城市民居、陶瑞克-切森尼斯古城及其喬拉鎮、波蘭和烏克蘭的喀爾巴阡地區木質教堂,1項自然遺產——喀爾巴阡山脈及歐洲其他地區的原始山毛櫸林。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賈笑冰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烏克蘭擁有的6處世界文化遺產主要是各時期的建築或建築群。其中,斯特魯維地理探測弧線是與9個國家共同擁有的為準確測量地球橢圓體而共同建立的大地測量基準點群,是世界的文化藝術瑰寶。
“戰爭面前,文物保護需要有取捨”。南京大學歷史學院考古文物系教授周學鷹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雖然這些歷史建築沒辦法遷移,但博物館等文保機構裡收藏的文物可以透過分類打包裝箱的方式轉移到更安全的地方。
目前,世界上有不少在戰爭中被破壞的文化遺產被後人修復保護。如作為《權力的遊戲》取景地之一,馬耳他瓦萊塔的馬諾爾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損毀嚴重,1964年正式被荒廢,一直到2001年才開始修復。據悉,當地政府已投資超過 2000 萬歐元用於修復馬諾爾堡和另外一座教堂。如今修復工作仍在進行中,但堡壘已經對遊客進行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