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多國智庫專家質疑“民主峰會”:脫離實際 難有成效

由 郎文芬 釋出於 綜合

中新社北京12月7日電 綜合訊息:本月9日至10日,美國將透過影片形式舉辦所謂“民主峰會”。近期,多位國際問題專家學者就此撰文,多方面質疑“民主峰會”舉辦目的,稱其脫離實際、難有成效。

“民主峰會”號稱邀請了全世界110個國家與地區,可謂是“精挑細選”。新加坡前國會議員吳俊剛就此評論稱,一些國家選擇參會有“虛與委蛇”之意,並不是真正對美國提出的“民主”話題感興趣,而外界對於哪些國家受邀參會的討論度也並不熱烈。吳俊剛認為,美國舉辦“民主峰會”實則是假民主之名,劃分陣營,帶有極強的冷戰思維和色彩,其本質更是違反當今世界發展大勢,也難以引起各國真正的共鳴。

吳俊剛還深度剖析了“民主峰會”的實質,他認為,“民主峰會”只是美國人打著民主的幌子,用來謀取利益的工具。

美國康奈爾大學政治學教授比賓斯基則對“民主峰會”的真正關注點提出質疑。比賓斯基認為,拜登的“民主峰會”過度關注經濟和地緣政治,已經偏離了真正應該關注的“民主權利”。他指出,“民主峰會”所達成的效果應該是捍衛和加強民主,而不應像當下一樣,只在美國定義的“民主國家”和“非民主國家”之間製造困境。

峰會的真正議題是否關乎民主,參會者是否真心誠意,美國最後到底能否從中收穫實際成果?新美國安全中心執行長方丹和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高階研究員科恩對此持懷疑態度。

方丹和科恩在其聯合撰寫的文章中指出,“民主峰會”設定的主題過於抽象,既不能看出本次峰會的確定目標,更無法看出今後的發展方向。文章認為,如果美國在本次峰會上仍然要宣揚無差別團結全球“民主國家”這種野心大於實際的理念,那收穫的必然又只是“一份平淡無奇的宣告”。

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高階研究員庫蘭齊克做出了更進一步的判斷。他認為,“民主峰會”不太可能產生持久影響,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美國自身的民主形象早已崩塌。庫蘭齊克指出,美國皮尤研究中心最近對來自17個不同國家的民眾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僅有17%的受訪者認為美國的民主是值得效仿的好榜樣,與之相對的是,有約57%的受訪者認為近些年來美國民主並不是一個好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