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總統府“陷入火海”,行政大樓幾乎被摧毀,集安五國派兵幫哈平亂

由 巫馬言 釋出於 綜合

《環球時報》記者6日晚間獲悉,發生騷亂的哈薩克首都努爾蘇丹和曼吉斯套州首府阿克套等地區癱瘓多時的網路已經恢復。這是該國局勢開始走出動盪的一個積極跡象。但在騷亂重災區阿拉木圖,儘管當局凌晨就展開“反恐特別行動”,然而直到當晚仍可以聽到密集的槍聲。6日,集體安全條約組織維和部隊迅速抵達阿拉木圖,為這個國家在搖擺的天平中“恢復穩定”的那一端加了砝碼。不過,“陷入火海”的總統官邸,幾乎被摧毀的行政大樓,以及抗議者要求哈首任總統納扎爾巴耶夫離開政壇的口號,都表明這場騷亂的複雜性。俄羅斯外交部6日發表宣告稱,發生在哈薩克的事件是由外部勢力煽動的,企圖以暴力破壞哈國家安全和主權完整的行動。蘭州大學“一帶一路”研究中心教授朱永彪對《環球時報》記者說,這次騷亂主要是哈內部問題引起的,但這給了外部勢力趁機渾水摸魚的機會。據瞭解,目前中資企業和中哈油氣管道的安全暫未受到波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6日表示,中方相信哈當局能夠妥善解決問題,希望哈局勢能夠儘快穩定下來,社會秩序迴歸正常。

6日,集安組織宣佈向哈薩克派出維和部隊。圖為參與任務的俄羅斯空降部隊乘飛機出發。

哈總統釋出一系列緊急命令

當地時間5日深夜,託卡耶夫簽署總統令,將緊急狀態擴大至該國全境。6日凌晨,阿拉木圖市執法機構聯合軍隊展開“反恐特別行動”。阿拉木圖警察局發言人阿齊爾別克晚些時候說,數十名襲擊者被擊斃。

阿拉木圖是此次騷亂最為嚴重的地區。據哈通社、俄新社等媒體報道,在5日晚間至6日凌晨的騷亂中,阿拉木圖市中心的行政大樓幾乎被摧毀,總統宅邸和哈電視臺大樓都“陷入火海”。社交媒體上的影片顯示,多名抗議者闖入哈國家安全委員會位於阿拉木圖的軍火庫。託卡耶夫稱這些團伙是在國外受訓的“恐怖分子”,他們從阿拉木圖機場劫走5架飛機,襲擊行為應被視為“侵略行徑”。

早間“反恐特別行動”帶來的平靜並未持續多久。6日中午,約250名抗議者再次前往阿拉木圖市中心廣場聚集。據哈薩克衛星通訊社報道,有人包圍了該市兩家大型醫院,阻礙病人和醫護人員出入,還有人搶劫超市,甚至有暴亂分子“躲在婦女兒童身後”,令警方的反恐行動變得複雜。當晚,哈執法人員在市中心廣場清剿犯罪分子。

俄塔斯社援引俄科學院世界經濟和國際關係研究所專家普里特欽的話稱,阿拉木圖是哈最大城市,很長一段時間都是該國首都。這裡的情況決定著該國整體局勢,如果能夠穩定,可能意味著騷亂結束的開始。

在實施宵禁後,努爾蘇丹的局勢已經趨於平靜。塔斯社6日下午的報道說,這裡的公共交通正常運轉,街上相當擁擠,但沒有大規模集會。哈國家銀行6日決定暫停所有金融機構執行。當天,該國網際網路再次癱瘓,支付系統無法使用,民眾在為數不多幾臺能用的自動取款機前排起長隊取錢。

據哈衛生部和內務部訊息,此次騷亂目前共導致哈國內1000餘名民眾受傷,警方已逮捕約2000名犯罪分子。截至6日晚,阿拉木圖市的騷亂已造成18名執法人員喪生,700多名工作人員受傷。其中2名哈執法人員被暴亂分子“斬首”。

6日,託卡耶夫釋出一系列緊急命令,包括成立特別調查組,負責追究所有參與騷亂人員的法律和行政責任等。哈政府則發表宣告稱,政府已經對液化石油氣銷售實施臨時的國家價格管制,為期180天。

俄空降兵先遣分隊已抵哈反恐

哈薩克的這次騷亂緣於新年伊始液化石油氣價格翻倍引發的民眾不滿。2日,抗議者最先出現在曼吉斯套州的兩個城市。兩天後,騷亂蔓延至阿拉木圖州多個城市以及首都。BBC評論說,這場抗議活動演變成暴力的速度讓很多人意外,這也暗示抗議不僅是由於液化石油氣價格上漲。《華盛頓郵報》援引哈佛大學中亞問題專家卡塞諾娃的話稱,執政近30年的納扎爾巴耶夫2019年辭職後,就有人開始提到“哈薩克之春”。

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中亞室副主任楊進6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哈薩克這次騷亂特別像“顏色革命”——從一個社會事件開始,引發街頭政治,抗議者通過沖擊政府機關,提出一些政治訴求,偏離最初的方向。暴力方式也和“顏色革命”的套路一樣。

俄羅斯國際事務理事會主任安德烈·科爾圖諾夫6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此次哈薩克動盪的根源遠比液化氣價格上漲複雜、深層得多。2019年,哈薩克開啟政治過渡,託卡耶夫逐漸接替納扎爾巴耶夫,不過後者仍保有許多權力。近年來,哈國內許多人期待社會和經濟變革,但疫情造成實際收入和經濟機會減少,民眾的不滿情緒隨之滋生。而一些外國勢力也對哈內亂存在興趣。

應託卡耶夫應對“恐怖主義威脅”的請求,集安組織6日向該國派出維和部隊。俄外交部說,維和部隊由俄羅斯、白俄羅斯、亞美尼亞、塔吉克、吉爾吉斯斯坦等五國聯合組建,主要任務是保衛哈重要的國家和軍事設施安全,協助哈安全部隊穩定國內局勢。俄空降兵先遣分隊已開始執行任務。俄外交部稱,在這場行動中,外部力量動用了有組織、有訓練的武裝團伙。

不出所料,一些西方媒體用“鎮壓”來描述哈當局穩定局勢的行動。美國白宮新聞秘書普薩基5日稱,抗議者應該能夠“和平地表達自己的意見”,敦促哈當局保持克制。她同時強烈否認美國是暴力抗議的幕後推手,並指責這是“來自俄羅斯的瘋狂說法”。今日俄羅斯電視臺評論說,普薩基沒有說明“俄羅斯的誰”說了這樣的話,俄外長和克里姆林宮對此事的表態都沒有提到美國。

俄羅斯tsargrad電視臺援引俄政治學家馬爾科夫的話稱,美國希望在哈薩克建立一個親美政權,就像在烏克蘭一樣。中國社科院中俄戰略協作高階合作智庫副主任蘇暢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哈薩克內亂誰最獲益?還是美西方。哈挨著中俄,而拜登中亞戰略主要的目標就是遏制中俄。記者查詢“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官網發現,僅在2020年,該機構就在哈投入超過108萬美元(僅包含被公開的資料),比2018年翻了近一倍。這些資金被用於“捍衛和平集會自由”“培養積極主動的青年”“獨立新聞和評論”等20種名目。

中企尚未考慮撤離

《環球時報》駐哈薩克特約記者所在的阿克套是裡海著名的港口城市,也是哈國第六大城市,石油和各類礦產資源比較豐富,當地有不少中資企業。“這次事件沒有太多預警,感覺是突發事件。”他說,阿克套這兩天大範圍斷網,手機訊號時有時無,搶超市、搶銀行的暴力事件都有發生。但在集安組織維和部隊入哈後,他所在地區的網路6日晚已經恢復。

《華盛頓郵報》6日稱,民眾對哈當局的憤怒可能令與該國接壤的中國感到頭痛。中國對哈能源行業有不少投資。但據《環球時報》記者瞭解,中企和中哈油氣管道的安全暫未受到波及。某中資能源企業人士告訴記者,公司石油開採專案離大城市較遠,在哈中方員工124人均安全,當地業務也處於正常運營中,沒有考慮撤出。在哈從事公路專案的某建工集團人員說,他們已加強安保,並儲備了糧食。

楊進對《環球時報》記者說,阿拉木圖距離中國新疆邊境非常近,大約一兩百公里,中方肯定需要加強管理,但也不用過於擔心。不過蘇暢提醒注意暴亂中的排外傾向。他說,以往一些激進民族主義勢力參與的抗議示威,最後往往會針對一些外部投資。

《紐約時報》評論說,其他中亞國家也在密切關注這次抗議活動,哈薩克發生的事件可能激發其他地方的反對派力量。蘇暢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哈薩克是中亞大國,它的交權模式和交接中的穩定性,對於整個中亞政治穩定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中亞國家發生“茉莉花革命”那樣的大規模動盪的可能性有多大?在科爾圖諾夫看來,中亞在歷史、文化和地緣政治環境方面等與阿拉伯世界有很大不同,而且事實上,“阿拉伯之春”在大多數中東和北非國家也以失敗告終。他對《環球時報》記者說,當一個國家經歷複雜的政治和社會轉型時,總會有危險或政治動盪的風險,一些外部勢力也在試圖破壞中亞的穩定。“但我們不該低估中亞國家社會的韌性——它是如此強大,曾成功抵禦過許多不穩定的趨勢”。▲

●本報駐哈薩克、俄羅斯特約特派記者 陳明遠 隋鑫 ●本報記者 範凌志 邢曉婧 劉欣 白雲怡 ●陳欣 柳玉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