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守望開往春天的列車

由 豆更生 釋出於 綜合

除夕當天,武警官兵在廣州火車站巡邏。程長英 攝

時間指標,又一次指向“春運”刻度。

一年一度“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遷徙”開始了。天南地北迴家的人們將目光同時聚焦到各地的火車站。作為特殊地標,廣州火車站是觀察中國春運的最佳視窗之一,鐵路部門都說“全國春運看廣州”。

從20世紀90年代起,每年春運,武警廣東總隊官兵都會默默守護在這裡。對他們而言,春運執勤,不僅是守護廣州站,更是守望那一趟趟開往春天的列車。

執勤中,武警官兵熱心幫助旅客。楊洋 攝

春運的聲音

周圍一片嘈雜。

中隊長梅小龍看到哨兵張了張嘴,卻沒聽見說什麼。

在廣州站候車大廳執勤,梅小龍有時感覺像在家鄉趕集。四周遍佈匆匆的腳步聲、朋友之間的談話聲、遊客的問路聲……所有的聲音混在一起,變得格外吵鬧。細細品味,梅小龍在這吵鬧聲中聽出一種別樣的旋律,他覺得這就是“春運的聲音”。

火車進站,響亮的廣播聲引導著旅客有條不紊地前進。“我們的作用就像廣播,助力這些回家的腳步。”梅小龍說。

每天夜裡,梅小龍都會查哨。相較於白天的吵鬧,夜晚的廣州站會安靜許多。事實上,從戴上口罩執勤開始,廣州站變得前所未有的冷清,“有種不真實的感覺。”任務多、睡眠少、精神高度緊張,梅小龍覺得,那才是春運執勤的狀態。

備勤室是梅小龍最勞神的哨位。這裡不僅空間狹仄,還需要全天值守,有時換班戰友來不及返回,只能在這裡和衣入眠。房間是臨時改造的,之間用木板隔開,上面是車軌、下面是車庫、外頭是人群。每當列車經過,木板總會嗡嗡作響。

“時間久了,大家已經離不開這些噪音,安靜下來反而不習慣。特別是晚上,枕著轟鳴的列車聲,彷彿伴著一首小夜曲,大家依然能酣然入夢。”曾有戰友這樣和梅小龍說。

春運執勤絕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春運執勤官兵24小時堅守崗位,他們一天至少站3班哨。其間,需要穿常服和皮鞋,採取立正或跨立的姿勢執勤。無情況無任務時,他們基本不說話,通常只會看和聽。

一次,耳邊響起哭喊聲。上等兵羅光超主動上前詢問,原來是一名小女孩和媽媽走散了。羅光超立刻拉著小女孩的手,開始找媽媽。終於,經過4個多小時努力,母女在進站口的警務亭重逢。

還有一次,耳邊傳來爭執聲。上等兵鍾史煌記得,有一名旅客來晚了,退不了票,便和諮詢人員起了爭執。吵鬧聲讓他警覺起來,開始向諮詢臺靠攏。如果發生衝突,他必須立刻制止。後來,經過他的耐心勸解,那名旅客安靜下來。

在所有春運的聲音裡,鍾史煌喜歡聽火車到站後的聲音——“綠皮車會發出汽笛聲,還有哐當哐當的聲響;動車不鳴笛,但隱約能聽到列車摩擦鐵軌的聲音。”背對著鐵道執勤,透過聲音,他發現除夕這天的列車數量有所變化——平日裡一班哨會經過8至9趟列車,但是這天只來了6趟列車。

站臺哨是唯一可以看到列車的地方。在那裡巡邏,中隊長李曉民通常會將視線集中在人群中,他必須及時發現並阻止任何特情的發生。一次在站臺執勤時,一名四五歲的小女孩掉到軌道上。汽笛聲傳來,火車即將進站,臺上亂成一片,誰也不敢跳下去。站臺哨兵發現後,沒有絲毫猶豫,跳下去把人救了出來。

最讓李曉民感動的是春運執勤前的報名。報名就意味著春節不能回家過年。他通常會把大家集合在一起,讓願意參加執勤的官兵舉手。這時,佇列裡只會傳出一種聲音——手掌摩擦褲縫的聲音,所有人齊刷刷地舉起手來。

“開往重慶方向的K202次列車馬上就要進站了,請乘坐K202次列車的旅客儘快到5號檢票口檢票上車。”廣播突然提起自己的家鄉,李曉民內心一顫——今天是除夕,正是全國人民的團圓時刻。

“到零點了嗎?”李曉民習慣性地向廣州站大樓頂端尋找時間。那是高4.5米、寬5米的廣州第一鍾,也是中國鐵路車站最大的電鐘。

指標還未重合。李曉民又將視線拉向鐘錶上方“廣州站”3個大字,在它的兩側,“統一祖國,振興中華”8個字更是氣勢磅礴。

赤紅的大字照亮了深夜的廣州站,也點燃了李曉民的內心。從排長到中隊長,6年時間只回家過了一次春節,其他5次春節都在春運執勤崗位上度過。不過李曉民明白,正是由於他和戰友們的堅守,一同“點亮”了乘客們的回家路。

指標歸零,鐘聲響起,彷彿廣州站的心跳聲。李曉民和戰友們依舊堅守在崗位上,默默守護著這裡。聽著春運的聲音,他們身姿挺拔、目光堅定。

春節的味道

站在人群中,下士魏冰聞到一股泡麵味,突然有些開心。

候車大廳裡,喜歡吃泡麵的人已不多,現在的年輕人在方便食品上有更多的選擇,但魏冰始終對泡麵有著一份特殊感情。

有一次,魏冰因下哨延遲沒有趕上吃晚飯。那時剛剛入伍不久的他,正在犯“思鄉病”,索性選擇了一個人在宿舍裡摸黑“躺平”。不承想,“吱呀”一聲門開了,班長為他端來一碗泡麵,上面還蓋著兩個金黃金黃的煎蛋。那一瞬間,魏冰特別感動。那一碗泡麵,也是他吃過最好吃的泡麵。

現在,魏冰成長為一名班長。如果發現有戰友沒吃飯時,他也會端上一桶泡麵,將這個傳統慢慢延續下去。

同樣對泡麵有著濃郁感情的還有上等兵高飛。每當看到一些吃泡麵的打工人時,他總會想起自己的父母。入伍前,高飛的父母在東莞電子工廠打工。春節前,父母就會加入春運的人潮中。他們的身上,總少不了幾桶泡麵。

聞著熟悉的泡麵味,高飛盤算起離家的日子,已經15個月了。他忍不住地向站臺張望,想象著這些在外打拼的人們與家人團聚的場景。“曾經,有戰友守護我的父母;如今,就讓我守護更多人的父母。”他默默許下諾言。

在食肆環繞的候車大廳執勤,哨兵們會嗅到很多“誘惑”:有牛肉麵的清香、迷你火鍋的麻辣香、過橋米線的濃香、石鍋拌飯的蒜香……

“這些香氣再誘人,也不是‘年味兒’。”首次參加春運執勤的下士餘慶志說。空氣中飄蕩的香氣,讓他不由自主想起以往春節時的場景——

父親切好蔥花,調好底料,母親撈出煮好的麵條,用大勺舀滿熱油一潑,頓時滿碗沸騰、香氣撲鼻。年夜飯必不可少的油潑面,寓意著新一年的紅火團圓。“有了家的味道,才能稱之為‘年味兒’吧。”餘慶志說。

今年,官兵們還見證了一對“神仙眷侶”的春節。參謀葛東謀和妻子吳建芳都在武警部隊服役。他們穿著相同的服裝,有著共同的追求,著實讓身邊人羨慕。

那天,葛東謀正在火車站查勤,手機鈴響,是妻子的來電。

“東謀,你在哪?我也在火車站。”電話裡,妻子的聲音依舊清脆動聽。

循著妻子的方位找去,葛東謀一眼便瞧見了笑盈盈的吳建芳。為了春運,倆人已經幾天沒見了。妻子的笑臉,就像一抹暖陽。

這天,妻子來火車站檢測執勤通訊系統。知道丈夫胃不好,她特意準備了小米紅豆粥和胃藥。

15分鐘,短得連坐下喝杯熱水都要省略,但也長得足夠讓兩顆心感到溫馨。對他們而言,這個春節陪伴火車站的時間,遠比陪伴家人的時間長。

臨分別時,吳建芳拿出手機給丈夫看一段影片。那是兒子得知媽媽要來看爸爸,特意錄的。方寸螢幕中,孩子左手比心,右手點贊。那調皮可愛的樣子,讓夫妻倆眼眶微微發紅。

望著妻子的身影漸漸融入人群,葛東謀耳畔縈繞著她那句話:“團圓很難,也很簡單。你守著大家,我守著你,就是團圓。”

春節是什麼味道?可能是班長遞來的泡麵、父母煮好的油潑面、妻子送來的小米紅豆粥。他們藏在關於春節的記憶裡,藏在春運的執勤中。

春天的顏色

白色的“復興號”駛進站臺,上等兵郭燦坤注意到了白色車體上的紅色條紋。這位剛剛考上美術學院就選擇入伍的戰士,對色彩有著天生的敏感。

記得剛下連時,郭燦坤本想拿起畫筆,用色彩定格軍營生活的美好。可沒過多久,他就打起了退堂鼓。

沒有快意恩仇的戰場廝殺,沒有詩情畫意的金戈鐵馬,只有站不完的哨、上不完的崗、看不盡的人。藝術需要新鮮,需要靈感,可枯燥的執勤讓郭燦坤一度失去了拿起畫筆創作的激情。

“這就是軍人的生活,平凡卻並不平淡。”在戰友們鼓勵下,郭燦坤摘下“有色眼鏡”,試著用嶄新的目光去打量眼前的一切。漸漸地,他發現隱藏在平凡之下的感動——

上等兵姜北上哨時崴了腳,班裡戰士自發輪流地幫他打飯、站崗。心裡過意不去的小姜沒等腳好利索,便要求上哨。

排長林子棟的未婚妻是一名列車乘務員,每次列車來站,林子棟都會跑到車站上等待。擁擠的車站,也是小兩口互訴衷腸的浪漫之地。

為了看兒子一眼,中士王文運的父母偷偷來到廣州站,一家人就在車站廣場前的哨位上團聚。

……

眼前的一幕幕一幀幀畫面,讓郭燦坤更加確信軍人的世界是五顏六色的,有象徵衛士堅守的翠綠、象徵戀人相守的純白、象徵家人團聚的橘紅……他拿起畫筆,將美好的瞬間鐫刻在畫紙上。

“世界上並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郭燦坤想起羅丹的一句話。此刻,他突然明白了堅守的含義:守望幸福,本身也是幸福。

如果在廣州站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不少時代變遷的印記。從20世紀90年代的電力機車,到和諧號、復興號動車組,列車不斷經歷更新換代,春運所需的時間也在逐漸縮短。

與列車一同提速的,還有軍人的尊崇感。前幾天的一次執勤,上等兵李佳優遇到一位穿紅色風衣的阿姨。她提著行李,帶著五六歲的女兒過來問路。當得知取票點在遠處時,母親彎下腰,拉著女兒的手,在耳邊囑咐道:“你待在這裡別亂跑,媽媽去拿票,有事就找武警大哥哥。”隨後,她將行李和孩子留在李佳優面前,一個人去取票。

“軍人”代表了什麼?曾經的李佳優“說不清楚”。但看到這位母親的背影時,李佳優似乎明白了——彼此素不相識,卻願意將孩子託付給他,這是發自內心的信任,這就是軍人的價值。

李佳優感覺心裡暖暖的,不僅僅是因為身上的這身橄欖綠,或是口袋裡的一本士兵證,更是因為這種幸福感來自全社會對軍人的尊崇,對軍人的信任。

以前,李佳優覺得國旗很普通,似乎在哪都能看到。但有一次上專業課,看著窗外國旗杆上的國旗隨風飄揚,他越看越美,上課一向認真的他竟然有些走神。

現在,李佳優最喜歡的顏色是紅色,因為紅色與五星紅旗是一樣的顏色。在他眼裡,紅色也代表一種激情,一種生生不息的力量,一種天然的使命感。

為了讓廣州站這些“溫情時刻”長留,指導員王子平準備了一個日記本,在字裡行間中定格武警官兵的身影,並將其命名為《春風集》。在他看來:戰友們的守護,如春風拂面,沁人心脾。

“復興號”即將發車,滿載千家萬戶的牽掛駛向遠方。此刻,年輕的武警戰士們軍姿挺拔,用忠誠守護著萬家燈火。

萬家團聚的燈火,映紅城市的上空,也照進每一名不能回家的軍人心底。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過年的原因,李佳優覺得“廣州站”3個大字格外紅。

春運結束,春天就會到來。也許這就是春運執勤哨兵的使命:守望,那趟駛向春天的列車,一路暢通。

(採訪中得到歐振宇、丁正立幫助,在此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