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調查近200名學者,要和中國“學術脫鉤”?

據英媒報道,英國十多所高校的近200名學者被指“涉嫌轉移敏感領域的智慧財產權,幫助中國製造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正接受調查。如果被判有罪,這些人可能面臨最高10年監禁。

輿論注意到,這一訊息浮出水面之際,正值英國對華頻頻“出手”,中英關係陷入緊張之時。同時,美國政府剛剛迎來交替,英美、中美關係正處於微妙變化的關鍵時刻。

調查近200名學者

英國《泰晤士報》8日報道,英國12所高校的近200名學者正因與中國有關的研究而接受調查。報道援引一名訊息人士的話稱,這些學者“涉嫌在無意中違反了旨在防止高度敏感領域的智慧財產權被移交給敵對國家的出口法律。”

報道稱,英國政府正準備向“涉嫌將飛機、導彈設計和網路武器等先進軍事技術研究轉移到中國”的學者發出執法通知。

若被發現違反“2008年出口管制令”,這些人可能面臨最高10年監禁。“不久,我們就會在法庭上看到幾十位學者。”一名訊息人士說,“即使只有10%的人被成功起訴,我們也會看到大約有20名學者因為幫助中國製造超級武器而入獄。”

英國政府發言人表示:“‘2008年出口管制令’規定,軍事物品出口商及從事軍事技術轉讓的人若要從英國出口或轉讓,均須申領許可證。”

另據《泰晤士報》報道,英國智庫Civitas近日釋出調查報告稱,20所英國高校與29所中國高校及9家軍方相關企業有往來,而政府對這種往來的監控“不夠充分”。

一些高校對此表示,他們的工作是為了更廣泛的社會利益,許多研究成果在科學文獻中公開發表,同時努力遵守旨在保護安全和智慧財產權的所有規定。帝國理工學院發言人表示:“科學是一項全球性事業,我們為能與世界各地的學術界和工業界同行合作而感到自豪。”

微妙時刻

輿論注意到,眼下正值中英關係因香港和華為等問題而緊張之際。

在商業領域,英國以“國家安全”為由,在華為問題上隨美國起舞。

在政治領域,英國政府為持有英國國民(海外)BNO身份的香港居民提供赴英居留和入籍政策,引起中方強烈譴責和堅決反對。

在媒體領域,英國電信局上週宣佈吊銷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在該國的廣播許可。

在國際合作領域,七國集團(G7)在英國主持峰會之際傳出“擴員”訊息,還有報道稱英國考慮加入美日印澳“四方對話”機制。

在軍事領域,有報道稱英國航母“伊麗莎白女王號”首次部署將包括亞太地區,期間可能會經過南海。

可以發現,英國對華態度轉變大約始於2018年,也就是英國推進“脫歐”程序之際,而新冠疫情暴發似乎加劇了這一趨勢。眼下,正值美國拜登政府上臺,英美、中美關係處於微妙變化的關鍵時刻,中英緊張關係也擴充套件至學術領域。

據報道,英國曼徹斯特大學近日結束了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一項研究專案。此前,英國議會下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湯姆·圖根達特(Tom Tugendhat)曾拿涉疆問題做文章。

另據《泰晤士報》上月底報道,英國外交部將針對“可能從事間諜活動”的中國學者進行安全審查。報道稱,由於“擔心智慧財產權被盜”,數千名中國學者和研究人員或被禁止入境英國。

對此,中國駐英國使館發言人2月3日回應稱,中國高度重視智慧財產權保護,指責中國學者偷竊智慧財產權沒有事實依據,完全站不住腳。敦促有關方面多做鋪路架橋的事,而不是給正常交流設定障礙,否則必將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學術脫鉤?

彭博社報道,圖根達特呼籲英國政府取締高校與中國的金融和研究關係,以“阻止智慧財產權和機密輸送”。“政府必須引入一些規則,來管理英國高等教育機構在中國參與、贊助或支援下進行的研究。”他寫道,“必須特別關注科學和技術,很明顯,我們的競爭優勢正在被一個戰略對手掌握。”

在此背景下,《泰晤士報》近日刊文,在談及對英國高校與中國關係的看法時稱——學術脫鉤。文章稱,英國高校和中國企業之間的合作關係可能會危及國家安全。需要制定與中國接觸的新規則。

不過,中英學術脫鉤恐怕沒那麼容易。英國高校每年吸引大量海外學生,其中不乏中國留學生,其所交學費是英國高校的一筆重要收入來源。大量學術人員往來也是中英交往的一個重要方面。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在新冠疫情暴發時,中國學生因安全擔憂而取消課程,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引起英國高校擔憂。報道稱,中國學生是英國最大的留學生群體,約為12萬人,每年的學費和住宿等其他支出約為40億英鎊。

(編輯郵箱:[email protected]

欄目主編:楊立群 文字編輯:楊立群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徐佳敏

來源:作者:陸依斐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805 字。

轉載請註明: 英國調查近200名學者,要和中國“學術脫鉤”?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