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欲向海洋排放核汙水: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鳴鏑】

作者:謝若初 呂耀東(分別系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政治系專任教師、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

自日本政府4月13日正式決定以海洋排放方式處理福島核汙水以來,日本國內與國際社會對其決策的質疑批評聲便不絕於耳。眾所周知,發生於2011年的福島核事故為7級特大核事故,是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核災難之一。面對關係到日本及周邊國家民眾切身利益、關乎國際公共健康安全甚至人類命運的重大事件,無論是欲蓋彌彰的東京電力公司,還是虛與委蛇的日本政府,抑或是黨同伐異的西方政客與媒體,其謬言醜行都將為世人所唾棄。

  東京電力公司毫無信譽

作為福島核事故責任及事後處置主體,東京電力公司(以下簡稱“東電”)可謂劣跡斑斑:不僅多次上演瞞報漏報、篡改資料的醜劇,所屬多座核電站亦曾發生不同程度的事故。

早在2002年,東電就承認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長期存在篡改、偽造核電站安全記錄的行為,29份檔案、百名員工牽扯其中。2007年1月,東電又被迫承認自1977年起以篡改資料方式對三座核電站共199次安全隱患予以瞞報。隨後,其又接連被曝出對福島第一核電站1978年反應堆臨界事故、1998年反應堆控制棒意外拔出事故、柏崎核電站2007年多起核安全事件等進行了隱瞞。就在福島核事故發生前的2011年2月28日,東電在向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遞交的報告中承認:長期未對包括冷卻系統部件在內的核電站6個機組的33個部件進行檢查。而地震發生後,東電又在僥倖心理及經濟利益至上理念的驅使下,瞞報最新情況,貽誤最佳救援時機。其高層甚至還被曝出在關鍵時刻臨陣脫逃、尋歡作樂等醜聞。此外,東電在福島第一核電站選址過程中忽略該地曾在120年間發生三次海嘯的重大隱患。因此,福島核事故調查委員會最終報告認為:事故並非天災,實為人禍。

即便引發歷史級重大核事故,東電仍不思悔改,誓將謊言進行到底。2016年東電承認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的是“堆芯熔化”事故,此前其“堆芯損傷”的謊言旨在瞞天過海。對於事故處置,東電則不斷用謊言掩飾無能。2013年8月,東電被迫承認發生了300噸高濃度核汙水從鋼槽中漏出、部分流入太平洋的3級嚴重核事件。同年10月,工作人員誤操作導致約7噸核汙水發生洩漏。2014年4月,東電宣佈203噸核汙水因操作失誤被洩漏至地下室。而就在日本政府做出“排汙入海”決定的一個月內,福島第一核電站又接連被曝出發生洩漏事故。4月22日,東電承認3月發現的凝膠塊狀物為存放放射性物質的集裝箱遭到腐蝕發生洩漏而形成的,且部分洩漏物質已混合雨水入海。4月25日到5月16日,東電又先後發現6個儲水罐漏水。由此足見,東電既無企業誠信,亦無技術能力,更無社會擔當,根本沒有資格處置福島核事故。

  日本政府透支信任

在1955年透過的《原子能基本法》第二條中,日本政府將“確保安全”標榜為其從事核能研究、開發及利用的宗旨,強調“民主、自主、公開”的核能“三原則”。然而,自1966年日本拉開商業化核電發展序幕以來,頻發的事故以及政府對相關利益集團的縱容與包庇,都對此形成莫大諷刺。

日本之所以淪為核事故大國,除了技術因素,其在核電領域存在灰色利益集團,也是不容忽視的制度原因。“官產學研”是日本在自然科學技術領域形成的多方合作模式,但該模式在促進日本科技發展的同時,亦導致核電領域出現官商勾結、利益輸送等腐敗現象。在長期推動核電發展的過程中,日本形成了由政府機構、電力企業、核電站所在地及有關學者構成的“四位一體”利益集團。在這個被稱為“原子能村落”的集團中,日本核能政策的提出者、制定者、執行者、監督者共享利益,互相包庇。調查顯示,福島核事故發生前的近50年中,從通產省(即經濟產業省前身)“空降”到關西電力、東京電力等企業的退休官員多達68人。日本前首相菅直人則批評隸屬經產省的原子能安全保安院雖身負核安監之職,卻致力於“操縱偽造”民意,製造出大多數公眾支援核能的“假象”。不難想象,受此利益集團影響,日本核電安全檢查會怎樣流於形式,有關事故又是如何被“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

福島核事故後,日本政府雖對有關機構做出調整,但從基於經濟利益及“國家形象”考量決定“排汙入海”,並將主要精力投入到應對所謂“風評被害”等舉措看,其與“原子能村落”乃一丘之貉。為處理核汙水,日本共擬定地層注入、海洋排放、蒸發釋放、電解釋放和固化深埋五種備選方案,最終選擇了成本最低的海洋排放方案,此種私利至上的極端決策與長期盤踞日本核電領域的利益集團的行徑並無二致。更令人震驚的是,日本政府竟將本國民眾及世界各國的反對聲浪視為“風評被害”。以復興廳為代表,其不惜在經濟下行壓力日益增大、災區重建緩慢的情況下,斥資20億日元用於減輕和消除核事故帶來的負面輿情。這種處置輿情一擲千金、處理核汙水“精打細算”的做法,無疑是在透支日本政府本就所剩無幾的國際信任。這樣的政府無權擅自傾倒核汙水入海。

  西方國家“雙標嚴重”

此次日本排核汙水入海決定猶如一面照妖鏡,使部分西方政客及媒體的雙標嘴臉無處遁形。

美國國務院發表言論稱日本“似乎採取了符合全球公認的核安全標準的做法”,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竟然在社交媒體對日方“透明”決定表示感謝,而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旋即釋出警示:對包括海鮮、乳製品等在內的日本食品採取禁入措施。而憑藉“環保先鋒”人設走紅的瑞典“環保少女”格蕾塔·通貝里則僅轉發新聞和“綠色和平”組織推文,敷衍了事,同其近來在氣候問題上針對中國的無端抨擊與道德綁架形成鮮明對比。

更無恥的是,在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發生35週年之際的4月26日,日本放送協會(NHK)對該事故作出了“史上最惡”的評價,並大肆批評蘇聯對事故的處置,卻隻字未提日本在沒有窮盡安全處置手段的情況下,執意決定“排汙入海”,並將自身責任轉嫁給全人類的罪惡行徑。這種企圖利用輿論“圍魏救趙”的做法警示人們:除了對日本“排汙入海”予以堅決抵制外,也應對西方政客及媒體的“雙標”底色及“用謊言掩蓋謊言”的混淆視聽行為保持高度警惕。日本必須在國際社會的共同監督下處理核汙水。

總之,日本“排汙入海”所折射的絕非是東電、日本政府與一些西方政客及媒體的個性問題,而是普遍存在的西方資本主義的制度腐朽及邏輯困境的共性問題。正所謂“人而無信,不知其可”,滿口自由民主人權的“普世價值”擁躉,正在親手埋葬世人對西方“民主神話”的最後一絲幻想。

《光明日報》( 2021年06月04日 12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654 字。

轉載請註明: 日本欲向海洋排放核汙水: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