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邊上不吃魚,搞科創

昨日,無錫宜興正式釋出《宜興太湖灣科技創新帶發展規劃(2021—2025年)》。“太湖灣科創帶”由無錫最早提出,也是該市的“頭號工程”,該科創帶以太湖岸線為界,總面積約500平方公里,湖岸線約108公里,從東向西經過新吳區、無錫經開區、濱湖區、宜興市主要板塊。

作為無錫太湖灣科技創新帶上的重要組成,宜興太湖灣科創帶總面積約380平方公里,湖岸線約34公里,現在宜興正將太湖灣科創帶建設作為“十四五”發展的關鍵工程、錫宜一體化全面深入的牽引工程、創新驅動核心戰略的頭號工程,力爭將太湖灣科創帶建設成為宜興打造寧杭生態經濟帶新興中心城市和蘇浙皖交界區域性中心城市的最大支撐,並展望至2035年,太湖灣科創帶將建設成為在國內具有特色的產業科創中心。

一直以來,“陶都”都是宜興的金名片,盛產紫砂的宜興也要做科創?除了紫砂產業外,目前宜興擁有無機非金屬材料、電線電纜、環保裝備製造及服務等三個國家火炬計劃特色產業基地,這裡生產的中高檔耐火材料世界聞名,通訊電纜、環保水處理裝備在全國市場份額佔比分別超過50%、30%。按照《規劃》,未來的太湖灣科創帶將成為宜興產業發展求強求精、求變求新的承載地。

按照《規劃》,宜興太湖灣科創帶將構建“一軸四谷三區多點”空間格局,其中“一軸”即創新發展聯動軸,依託“一軸”,宜興將有機串聯科創資源、產業資源、生態資源和城市服務資源,加快提升功能板塊間、區域間互聯互通與協同創新水平;此外,“四谷”即新莊科教谷、陶都科創谷、培源科學谷和環氿科技谷,“三區”即錫宜協同發展區、國家高新區(中國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國家經開區(宜興經濟技術開發區),“多點”即新興產業園、傳統優勢產業園、農業產業園和文旅產業園等特色產業科技園。

“規劃的編制必須要思考宜興有什麼,也就是如何發揮自身的比較優勢,將其打造成為宜興科創帶的硬實力、特色牌。”宜興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何曉進表示,不可複製的生態優勢和人文優勢是宜興建好科創帶的底氣與信心所在。縱觀長三角,宜興科創實力還不夠高,創新資源集聚度還不夠足。事實上,以太湖灣科創帶的建設助力宜興“彎道超車”,宜興有著自己的“硬實力”“特色牌”——鄉賢,宜興先後走出30名兩院院士、100多名大學校長、一萬多名教授學者及政商各界鄉賢。今年,宜興將重點實施“氿子興宜”工程,圍繞一支專班隊伍、一個鄉賢大資料庫、一場鄉賢大會等引導鄉賢回鄉開展科技合作、投資創業。

多年來,無錫主城區與下轄的宜興在陸地上隔著常州武進區。如今,貫通無錫、宜興的S2線已在規劃,鹽泰錫常宜鐵路也在規劃中,未來將彌補無錫與宜興之間新長鐵路沒有客運的苦痛,這也無疑將有利於人才資源和創新資源等聯動和協同。

欄目主編:孔令君 文字編輯:孔令君

來源:作者:趙曉敏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136 字。

轉載請註明: 太湖邊上不吃魚,搞科創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