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兒子偷拿家裡100塊,寶媽不打不罵說了一句話,從此再沒少過錢

孩子犯錯是日常生活中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很多大人在孩子犯錯的時候不是打就是罵,殊不知孩子的人格還沒有完全形成,對事物沒有固定的是非觀,非常容易相信別人、受到誘惑。

如果孩子犯錯之後,大人只會批評和教訓,很難起到什麼效果不說,還容易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

受傳統觀念的影響,許多家長對於孩子從家裡拿錢的行為完全無法容忍,一旦發現就會大發雷霆。

教訓之後,孩子可能暫時不會再從家裡偷拿錢,但只是因為父母不允許,而不知道自己做這件事情錯在哪裡。過一段時間,很有可能會再犯。

就在前段時間,8歲兒子偷拿家裡100塊,寶媽不打不罵說了一句話,從此再沒少過錢。那麼這位媽媽是怎麼做的呢?

8歲兒子偷拿家裡100塊,寶媽不打不罵說了一句話,從此再沒少過錢

吳女士早上買菜的時候發現自己錢包裡少了一張100元大鈔,本來以為是老公拿了用,結果老公說他並不知道。

家裡的錢都是老公掙的,他需要用錢的話都是從他自己那裡拿,除非特殊情況才會從自己這裡拿,既然老公說了不是自己拿的,應該不會有錯。想起來給兒子收拾房間的時候看到他桌子上閃亮的奧特曼新玩具,吳女士心裡有了大概答案。

晚上兒子放學,吳女士沒有直接問他有沒有從家裡拿錢,而是跟他說了自己的小故事,告訴兒子"無論是誰,想要的東西都是靠自己去爭取的。"

媽媽沒有責怪兒子,反而跟他道歉平時對他太嚴厲了,以後幫忙做家務可以給他一定金額的零花錢,讓他透過雙手勞動去賺錢。

最後兒子跟媽媽坦白自己拿錢的行為,從此家裡再沒少過錢。

8歲兒子偷拿家裡100塊,寶媽不打不罵說了一句話,從此再沒少過錢

從吳女士的成功教育經驗中我們學到,對待孩子從家裡拿錢的行為,需要掌握下面三個方法:

一、讓孩子知道錯在哪裡

孩子在沒有形成獨立人格之前,是不太明白金錢的意義的,對於偷拿錢的行為,頂多知道這是父母不允許做的事,卻並不知道為什麼。

藉此機會,可以給孩子上一節金錢觀念教育課,讓他知道金錢對於人們的意義。

拿別人的東西叫做"偷",偷這個行為是錯誤的,有很嚴重的後果,會給自己和他人帶來很深的傷害。

對於這一點,孩子也是一無所知的,家長需要控制住自己的怒氣,耐心地跟他解釋清楚這個行為的含義,讓他真正明白自己錯在哪裡。

8歲兒子偷拿家裡100塊,寶媽不打不罵說了一句話,從此再沒少過錢

二、讓孩子知道怎麼改正

吳女士在讓孩子知道錯誤之後,提出了非常有效的補救措施,那就是讓孩子透過自己勞動來賺取零花錢。"誰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成年人對此深有感想,可孩子卻不一定。

讓孩子做家務賺零花錢,就是讓孩子知道錢的來之不易,並且父母的錢並不是自己的錢。

犯錯本身並不可怕,誰都可能會犯錯,重要的是犯錯之後的態度和改正行為。孩子畢竟是第一次犯這方面的錯誤,需要給他一個改過的機會。

主動承認錯誤說明他知道自己錯了,而透過行動補救就是他承擔自己犯錯帶來的後果,這樣做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8歲兒子偷拿家裡100塊,寶媽不打不罵說了一句話,從此再沒少過錢

三、照顧孩子脆弱的心靈

孩子第一次犯這方面的錯誤,而且是這麼嚴重的錯,心裡一定嚇壞了。不比成人,孩子的內心其實還是非常單純脆弱的,我們在教育他的方式上需要注意多引導、少責罵。

12歲之前的孩子都沒有形成獨立的人格,還處於一個對世界形成完整認識對的階段,非常需要父母的"包容",能夠容納他們行為帶來的一些影響。

如果父母對此表現得過激,孩子會認為自己的這個行為具有"破壞性",容易形成自私的性格。父母以一種包容的方式去縮小他行為帶來的影響,更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對於孩子從家裡拿錢這個行為,尤其是第一次,父母都需要更加理性地對待。這件事情如果是大人做的話,是一種具有犯罪性質的惡劣行為,但放在孩子身上,則是他成長過程中所遇到的一個關卡。

8歲兒子偷拿家裡100塊,寶媽不打不罵說了一句話,從此再沒少過錢

能夠透過這個人生路上的小插曲,幫助孩子形成更完整的人格,變得更加成熟,才是這件事情的真正意義。

如果孩子在第一次教育之後,依然再犯從家裡拿錢的行為,應該怎麼辦呢?首先,父母需要反思一下自己教育是否有欠缺之處;其次,瞭解一下孩子拿錢的原因,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誤會。

孩子是發展的人,小時候父母的引導至關重要,他們的人格還沒有成熟,不能因為成長路上的一些小錯誤就對孩子的本性下定論。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577 字。

轉載請註明: 8歲兒子偷拿家裡100塊,寶媽不打不罵說了一句話,從此再沒少過錢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