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這3種性格的父親,培養出的孩子自卑又懦弱,長大後很難有出息

由 夏侯依絲 釋出於 綜合

這3種性格的父親,培養出的孩子自卑又懦弱,長大後很難有出息。根據世衛組織的研究結果,孩子平均每天與爸爸共處2小時以上,男孩更加堅強勇敢,女孩更懂得與異性交往。


在我國,許多家庭都是“女主內,男主外”的結構,這就很容易出現爸爸在育兒方面的缺失,這種“喪偶式育兒”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嚴重的影響。對孩子來說,媽媽幫他建立豐富的內在情感世界,爸爸幫他發展適應社會的各項能力,爸爸媽媽共同教育孩子,才能使孩子的成長更加完整。

朋友小朵剛進入工作單位就被淪為“工具人”,總是被同事呼來喚去,不是讓她幫忙列印資料,就是把自己的工作推給她做,小朵心裡很清楚這不是自己的分內工作,卻敢怒不敢言,而且小朵想要請別人幫忙時卻常遭到拒絕,所以她經常工作到很晚,每天都把自己弄得特別累。

小朵找我訴說工作的煩惱,透過與她深入溝通才瞭解到她的家庭情況。原來,他的爸爸在外面是老好人,在家裡則脾氣暴躁,她小時候經常無緣無故地被爸爸打罵,後來她為避免捱罵,能躲就躲,躲不過就一切都順著爸爸的意思,不頂嘴、不反抗,逐漸就形成了“討好型人格”。


爸爸的性格影響到小朵的待人接物,使小朵像爸爸一樣膽小懦弱。在我們身邊,這樣的孩子並不少見,他們受父親的不良影響,長大很難有出息,那麼有哪些性格的父親,容易培養出自卑懦弱的孩子呢?

爸爸的脾氣既影響自己的心情,也會影響到家庭氛圍。如果爸爸脾氣暴躁,動不動就對家人發脾氣,孩子一件事沒做好,就衝孩子大吼大叫,就會使孩子產生恐懼不安的心理,安全感會遭到破壞。

為避免被爸爸打罵,一方面,孩子做任何事情都會小心翼翼,生怕出錯,另一方面,孩子不願跟爸爸交流,怕禍從口出。這樣的孩子會逐漸形成討好型人格,總是遷就別人委屈自己。


爸爸不善言談,即使內心裡很愛孩子,但很少與孩子進行深入的語言交流,也很少表達對孩子的肯定與鼓勵,孩子就會認為爸爸對自己不夠關注,自己在爸爸心目中不重要,會看輕自己,錯誤地認為自己還不夠優秀。

這樣的孩子總想得到他人的認可,做事情的出發點也是尋求他人的肯定,與爸爸的關係較為疏遠。

爸爸在孩子心目中往往是高大威猛、安全可靠的形象,如果爸爸做什麼事情都畏手畏腳、瞻前顧後,總是把“害怕”二字掛在嘴邊,給孩子樹立了一個膽小怕事的爸爸形象,那麼孩子以後遇到事情,也會同樣表現出害怕、擔心、不知所措,變成一個徹頭徹尾的膽小鬼。


二、父親應該給予孩子哪些榜樣

每位爸爸都應該學會做一個理智的成年人。不管遇到什麼事情,都要時刻提醒自己“我正在給孩子做示範”。面對任何問題,爸爸都應該冷靜對待,不要急著爆發脾氣,先離開使你爆發脾氣的環境,處理好情緒再去解決問題。

如果你感覺到情緒不佳,可找個可信賴的朋友聊一聊,或透過做運動、爬山、寫日記排解情緒,當你頭頂的烏雲被趕走後,就會發現之前的那些事情都微不足道。


每位爸爸都應該學著做一個善於溝通的爸爸。也許爸爸本身不善言談,不愛與人交流,但對於自己的孩子,你必須學著用語言溝通。自己的人生經歷或書籍都可以成為與孩子交流的內容,你可以給孩子講講自己戰勝困難的一次經歷,可以暢談自己遊歷山河的所見所聞,可以帶孩子一起共讀繪本,還可以在孩子取得進步時,用最簡單的語言給予他及時的鼓勵與肯定。

每位爸爸都應該逼著堅強勇敢,當你想臨陣脫逃、半途而廢時,當你不敢迎難而上時,不妨設想一下可能的後果:家人對你失望,孩子學會放棄與退縮,爸爸們,你想看到這個結果嗎?

從最簡單的小事情做起,把你不敢面對的事情都寫在紙上,然後依次去踐行,你的每一步努力孩子都能看到,你努力的過程就給孩子最好的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