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九寒冬,遼東大地呵氣成冰。第79集團軍某旅挺進冰天雪地、深山密林,展開為期6天5夜的連貫演練。
“馬上就到宿營地了!”天色漸暗,經過長途行軍到達目的地後,等待官兵的不是就地休整,而是一場突如其來的“戰鬥”。
架設天線、開啟裝置、輸入引數……指揮方艙內,參演人員區分籌劃決策、偵察情報、指揮控制等要素,運用指揮資訊系統指揮部隊“戰鬥”行動。
“戰鬥”結束,已是夜暗如墨。
帳篷外朔風陣陣,溫度計顯示,氣溫降至-26℃。帳篷內,作訓科科長顏振國用大衣把身體裹得嚴嚴實實,眉頭緊鎖,認真思索著第二天的演練課題。
午夜,指揮方艙內仍有光暈在晃動。指揮控制連連長張金甫藉著手電筒光,對某新型裝備在低溫下的執行狀況進行觀察。
“新裝備在常溫條件下執行良好,但能否經受住嚴寒條件考驗,這得弄明白。我們透過採集它在不同溫度條件下的技戰術引數變化情況,為今後的新裝備實戰化訓練提供參考。”張金甫說。
次日凌晨,行軍隊伍再次踏上征程。
通訊聯絡中斷、透過“染毒”地段、前方道路被毀……特情紛至沓來,逼著該旅各級指揮員見招拆招。
大家神經緊繃,一邊分析、判斷和決策,一邊鑽深山、穿密林。雖然天寒地凍,不少官兵卻額頭冒汗。
演練進入第4天,演練地域普降大雪。“戰鬥”難度驟然增加。
連續幾天的長途跋涉,讓不少官兵腳上磨出了水泡。燈光下,作訓參謀張浩挑破腳上的幾個水泡後,旋即投身到夜間指揮要素演練中。
“讓大家直面風雪環境考驗練指揮,既能增長本領,更能錘鍊作風。”該旅領導介紹,此次演練中的不少“敵情”都設定在長途行軍剛結束時,旨在檢驗官兵在身體機能快達極限時的戰場反應能力。
雪擁密林兵未歇。拂曉時分,記者在現場看到,參演官兵頂風冒雪,鬥志昂揚地投入又一場“戰鬥”……(■王鍾衛 符 天 本報特約記者 海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