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鄉模式”,向全省推介!

昨天(9月9日),浙江省農業農村廳在桐廬縣召開歷史文化(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十週年座談會。桐鄉市洲泉鎮馬鳴村由於民俗文化挖掘和傳承表現突出,作為民俗傳承模式的典型代表入選《浙江省歷史文化(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十大模式》,在會上向全省推介,為嘉興唯一。

“桐鄉模式”,向全省推介!

馬鳴村實行的是怎麼樣一種模式?在探究這個問題前,我們先看看在歷史文化方面,馬鳴有著什麼樣的“基因”。

歷史底蘊深厚是馬鳴村的第一張標籤。

這個地處桐鄉市洲泉鎮西部的小村落,建村年代可追溯到唐代,至今村域內仍然儲存有一定數量的歷史建(構)築物,包括古街巷、古民居、古橋、古遺址等多種型別,佈局相對集中成片,其中以始建於唐宋、繁華於明清的馬鳴老街最為典型。

“桐鄉模式”,向全省推介!

文化遺產豐富是馬鳴村的第二張標籤。

在長期的農業生產中,馬鳴村形成了蠶桑習俗、高杆船技、花鼓戲、吃早茶等民俗文化,其中,桐鄉蠶桑文化生態系統入選第六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高杆船技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吃早茶入選第三批桐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

“桐鄉模式”,向全省推介!

如何依據原有的傳統格局、文化遺產、風貌特色做好保護利用“文章”,並持續放大原有優勢,最終形成獨具特色的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馬鳴模式”?早在2017年,馬鳴村作為全市首個省級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重點村啟動建設之時,這一問題就擺在了所有共建單位的面前。

“在保護利用專案推進的過程中,我們聚焦風貌、文化、運營三大板塊,厚植優勢、深耕細作,立體打造歷史文化特色村落。”桐鄉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風貌上

“桐鄉模式”,向全省推介!

規劃依託馬鳴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結合當前村莊老街、水鄉、老廟等佈局及現狀用地適宜性條件分析,透過古建築修繕、老村落改造和新建築管控,加強對古建築、古街巷等的修復與活化利用。保留了馬鳴老街傳統建築風貌以及原汁原味的江南市井生活方式,樓家茶館為村民提供公共交流場所之餘,更塑造了活態的歷史空間。積極引入新業態,將元慶洋房改造為伯鴻鄉村書屋,為遊客和村民打造現代化鄉村閱讀空間,不斷創新“融陳拓新”的民俗傳承路徑。

在文化上

“桐鄉模式”,向全省推介!

注重對民俗文化的保護與傳承,用好特色的高杆船技、臺戲等鄉土文化,透過修復馬鳴老廟、古戲臺等歷史建築講好鄉村故事,挖掘出一批以茶館文化、戲曲文化、古代名人等為代表的文化資源,並透過辦好節慶活動加以傳承和利用。

在經營上

“桐鄉模式”,向全省推介!

馬鳴村保留了茶館、麵店等具有年代特色的傳統小店,又依託其區位及資源優勢,融合江南水鄉文化、蠶桑文化、戲劇文化等元素,引入民俗、音樂茶吧等鄉村休閒旅遊新業態。成立了專業的旅遊經營公司,透過村企合作創新村莊經營新模式,並與農戶形成利益聯結,推動鄉村旅遊可持續發展的同時,帶動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創業。

與其說是“馬鳴模式”,倒不如說是“桐鄉模式”,它作為桐鄉推進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的典型,生動反映了桐鄉因地制宜講好本土故事的場景。自2013年以來,桐鄉圍繞“人文名城”建設,深入推進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工作。目前,桐鄉共有省級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重點村5個,居嘉興市首位。

(藍媒聯盟·桐鄉市傳媒中心記者莊菲菲)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242 字。

轉載請註明: “桐鄉模式”,向全省推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