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到底算不算人?
對於這個問題,發達國家有自己的看法。美國前前總統奧巴馬就曾在採訪中表示,如果10多億中國人都過上美國和澳大利亞標準的好日子,那將是全世界的災難。
咋限制呢?上歐美人最擅長的“大棒”,環保。
2009年,在哥本哈根氣候峰會上,發達國家搞了個碳排放標準,按照這個執行的話,發展中國家不僅會在發展時處處受限,還要花錢從發達國家那購買碳排放份額和技術,司馬昭之心。
2019年,歐洲的“環保少女”通貝里用一句“how dare you”全球出圈,然後歐美藉此對中國發難。
萬幸的是,國內的學術圈對這類陷阱保持著最大的警惕。
比如中科院的丁仲禮院士,就多次在公開場合對此進行駁斥,還親自下場揭露某些“知識分子”的虛偽嘴臉:“中國人是不是人?為什麼同樣的一箇中國人,就應該要少排(碳)”。
丁院士的憤怒,並不是空穴來風。
先不說過去的幾百多年裡,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的歐美國家排放了多少溫室氣體、對環境造成了多大影響;即便是到了現在,他們仍然是地球上最主要的碳排放大戶。
因此在2021年的一次訪談中,丁院士直言:“西方的這些國家就是放空炮的,你以為他們會真的減排嗎?”
剛過了一年,他的預言就被現實驗證。
最近,作為歐盟一哥的德國,來了一個180度大轉彎,不僅在能源法案中撤銷“在2035年之前能源行業實現溫室氣體排放中和”這項關鍵目標,還打算大規模重啟火電、煤電等的傳統能源專案。
受此“鼓舞”,整個歐洲的環保政策都開起了歷史倒車,歐美也終於糊弄不下去了。
為啥呢?
自俄烏衝突以來,“斷氣”危機就一直籠罩歐洲,油價氣價雙雙大漲,傳統能源告急,可新能源的供應又不太給力——水電站不夠用、核電技術難以推行,僅剩的選擇就是大規模建設光伏發電站。
想要搞光伏,那就繞不開中國,這是他們最不想要的結果。
據國際能源署預測,等到2025年,在用於光伏元件生產的關鍵部件上,世界將幾乎完全依賴中國:透過對在建產能的預測,屆時中國多晶矽、矽片在全球的生產份額將達到95%。
這麼絕對領先的行業地位是怎麼來的呢?還得從德國人的“慷慨解囊”說起。
2000年,德國頒佈了《可再生能源法》,開始對光伏上網電價進行政策補貼,來鼓勵德國企業發展光伏相關技術,結果搞成了“大羊毛”,誰都想來薅一把,比如施正榮,他就撞到了大運。
施正榮澳洲留學,研究的就是太陽能電池,他寫了份200多頁的商業計劃書四處遊說,口氣也很大,一張嘴就是:“給我800萬美元,我給你做一個世界第一大的企業”。
別說,還真就有人為他買賬,2001年,施正榮在無錫創辦了尚德。在此後的短短數年中,尚德電力不僅在紐交所順利上市,還成功將施正榮推上了中國首富的位置。
五年的時間造個首富,這樣的財富神話鼓舞了很多人。
當時地方還沒發現房地產這顆搖錢樹,因此對招商引資十分熱衷。既然無錫能把光伏搞成,一時間無數新能源產業區拔地而起,從稅收優惠到銀行貸款是要啥給啥。
最誇張的時候,江西賽維、天合光能、英利綠能等幾家企業就能拿到超過2000億的授信額度。
更神奇的是,隨著《京都議定書》、西班牙“皇家太陽能計劃”等大規劃陸續出臺,資本市場對光伏的追捧到了高潮,最猛的時候,國內有幾十家光伏廠商排著隊跑到美國上市。
看起來很樂觀是吧?可惜的是,這裡面隱藏著幾個大危機。
一來呢,國內的光伏企業並不掌握什麼核心科技,做的都是最基礎的“貼牌”、“代工”,簡單來說就是幫老外組裝太陽能電池,整個就是一個大號的越南。
在當時的東部沿海,一些家族作坊式的服裝廠甚至都開始跟風做光伏代工。這玩意又沒啥技術含量,買幾臺切割機、再買點多晶矽,生產線就能開工。
更糟糕的是,由於上游原材料高度依賴海外,國內的企業越多、整個行業的利潤反而被壓得越低,正如一些分析機構所說:“中國人買什麼都貴,賣什麼都便宜”。
為了擺脫對外國貨的依賴,不是沒有人做過嘗試。有人斥巨資從國外引進技術和產線,還有人囤積了大量的晶矽原料,可在外企的壓價傾銷策略下,這些努力最終都黯然收場。
那時候的光伏產業有個難聽的外號,叫“兩頭在外”,啥意思呢?就是市場和原材料都極度依賴外國,你說建立在這上面的繁榮該有多脆弱?
2008年,金融危機席捲全球。
自那以後,佔全球光伏需求50%的歐盟降低了對新能源的補貼力度,整個行業迅速收縮。更糟糕的是,美國和歐盟紛紛祭出了“雙反政策”,開始對中國企業徵收反傾銷稅,一時之間哀鴻遍野。
2013年,光伏產業鏈上破產的中國企業超過350家,11家頭部企業的總負債接近1500億。
曾被英國《衛報》評為能拯救地球的五十人之一的施正榮跌落神壇,漢能的李河君在半小時身家縮水1000億,賽維的彭小峰甚至還因為跑路被掛到了紅色通緝令上……
時移世易,曲折發展後,中國光伏再次復興。
一靠企業,二靠政策。
從2013年到2017年,光伏領域的註冊公司從8000家飆漲至7.4萬家,這裡面當然有在彎道上門頭撿錢的投機分子,但也不少實心做事的企業得到了救濟。
比如早早押注單晶矽路線的隆基股份,一個當時的“蠢”選擇,被他們搞活了,光伏拼的不是短期的高毛利,而是每度電的低成本,在隆基逐漸打通了產業鏈上下游後,單晶矽路線的成本果然被拉到了最低。
用李振國的話來說:“多晶矽即便價格降到0,我們也比他們有競爭優勢。而今天多晶矽成本是2美分”。
除了企業自身的努力外,政策也在光伏產業的發展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面對上一輪的過剩產能,財政部、科技部和國家能源局聯合實施了對光伏發電給予高額補貼,後來,發改委又釋出了分散式光伏的補貼標準。
這當然不是沒有代價。
有補貼,就有騙局,某些農村還出現了一種“光伏貸”,騙子的套路是租用農村老人家裡的屋頂,每年給幾百塊租金,還附贈一套太陽能裝置,以此來誘導老人簽訂光伏安裝合同。
等到老人把合同簽了,騙子立刻到銀行去套貸款、然後捲款跑路,只留下一堆質量極差的劣質元件和每個月風雨無阻的催款簡訊。
但,沒有大撒網的補貼,也就沒有光伏的行業大發展,中國光伏就無法真正扭轉“兩頭在外”的窘境,而沒有國內市場的哺育,企業又怎麼能扛過歐美“雙反”的艱難時光呢?
後來光伏補貼退坡加快,落後產能得以清退,倒是讓行業集中度得以提高,巨頭再次出海,尤其是在歐美取消了長達五年的“雙反”政策後,勢頭就更猛了。
2017年,中國光伏在各環節產業規模佔全球比重全部超過50%,等到了2021年,中國在矽料、矽片、電池片、元件等領域的全球產能佔比則超過了75%。
原本歐美祭出環保大旗,為的就是打壓發展中國家的發展、順便賣點技術和服務,如今傾銷不成反被傾銷,自然會想辦法,新一輪的打壓接踵而至。
比如臭名昭著的涉疆法案,其中就涉及一些光伏相關內容;而歐盟也重新開始審視中國光伏產業的威脅,一邊重塑本土產業格局,一邊尋求更分散可控的產業鏈條。
如今,那個被歐美捧出來的的自閉少女都被扣上了“通俄”的帽子,再過上三年五年,搞不好連他們自己親自搞起來的“環保”議題,就會被重塑成“邪惡東方”的可怕陰謀。
本文源自大貓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