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黔西烏江源百里畫廊綠色之路

位於貴州中部偏西北的黔西縣,處烏江中游鴨池河北岸。在黔西新仁鄉化屋村,路邊的油菜花已悄然開放。站在化屋村烏江百里畫廊觀景臺往下看,霧鎖長空,卻擋不住山勢的雄奇、懸崖如削,烏江水面則波平如鏡,水碧如玉。

看黔西烏江源百里畫廊綠色之路

烏江源觀景臺

日前,記者再次來到化屋村,探訪黔西烏江源百里畫廊的“綠色之路”。

看黔西烏江源百里畫廊綠色之路

東風湖化屋村美景。史開心攝

守住每一寸綠

在化屋村箐口集中安置點,一排排極具民族特色又不失現代建築風格的二層小洋樓分外奪目,乾淨整潔的硬化路將每家每戶連在一起。

化屋村原名“化屋基”,意為“懸崖下的村寨”。因群山阻隔、險流環繞,貧困發生率曾高達63.6%。“開荒開到山尖尖,種地種到天邊邊;石旮旯裡刨苞谷,哄飽肚皮不賺錢”。當地流傳的一段話,道盡了化屋村曾經惡劣的生態環境和老百姓生活的艱辛與悽苦。

過去,化屋村生態條件惡劣,石漠化嚴重,放眼望去光禿禿一片。而今,站在山頂遠眺,滿山的樹植整齊劃一,成片的樹木長勢正旺,曾經的荒山已林木蔥蘢。

看黔西烏江源百里畫廊綠色之路

化屋村安置小區一隅

從村民趙玉學家二樓的陽臺往外看,綠水青山盡收眼底。趙玉學感慨:“當年的小樹苗如今已經變成大樹,荒坡坡變綠了,大河也沒有了泥巴味,每天都覺得神清氣爽!”

在化屋村下游的素樸鎮古勝村,同樣流傳著與化屋村相似的順口溜:“平井無井水,石頭當腳梁。吃著屋簷水,穿著破衣裳。走的是毛狗路,住的是杈杈房。一年苦到頭,沒得半年糧。”這裡曾經人均年收入不足1500元,打光棍的人特別多,是出了名的“和尚坡”。

看黔西烏江源百里畫廊綠色之路

化屋村苗族同胞在遊客廣場唱歌

從2006年起,透過修復石山、退耕還林,因地制宜種果樹,發展生態型高效迴圈種養農業,古勝村走上了綠色發展之路。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

截至目前,古勝村已擁有7000畝柏樹和2000畝松樹,種植櫻桃、枇杷、桃李等經果林3000餘畝,森林覆蓋率從原來的不到10%增加到現在的89.68%,全村農民人均收入也從原來的兩三百元到如今的突破萬元大關,古勝村成了遠近聞名的生態文明村。

看黔西烏江源百里畫廊綠色之路

東風湖化屋村美景。史開心攝

護住每一段河

沙壩河是烏江左岸一級支流野紀河的上段,流經永魷緹襯詰納嘲雍喲濉6嗄暱埃魷縞嘲雍喲逡歡仁瞧肚盥浜蟮拇剩∩枋┍∪酢⒔煌ㄌ跫浜蟆⒅種步峁溝ヒ弧

看黔西烏江源百里畫廊綠色之路

2003年,黔西縣引進水電專案,在沙壩河村修建大壩蓄水,成為今天的沙壩河水庫。水庫蓄水之初,當地的群眾未真正理解“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含義,爭相毀林開荒、圍網養魚,造成水土嚴重流失,加之群眾大量向庫區投放和傾倒各類雜物,導致庫區汙水橫流。沙壩河成了“臭水河”,庫區生態環境遭到破壞,人居條件不容樂觀。

在上級相關部門的支援下,沙壩河村“兩委”班子帶領沙壩河村群眾,對沙壩河村的生態環境進行修復治理。自2004年以來,沙壩河村“兩委”發動群眾退耕還林2000多畝,大力實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種植核桃、石榴、李子等經果林近2000畝,既保護了生態環境又增加了群眾收入。

為貫徹落實和推進“河長制”工作,沙壩河村“兩委”加大宣傳力度,透過各種方式教育引導群眾,從2017年開始對沙壩河庫區的網箱進行清除,並加強對周邊環境衛生進行治理,沙壩河庫區恢復了往昔的山青水秀。

看黔西烏江源百里畫廊綠色之路

“之前坐在家裡都能聞到魚腥味和爛臭味,這個河裡的水連牲畜都不喝,水面上鋪滿了網箱和雜物,划船出行一點也不安全。”居住在岸邊的村民王成西深感慨道:“現在經過清理整治後,環境衛生好多了,人也精神了很多。”

為保護好烏江源,黔西縣敲響了向水環境宣戰、保護母親河的戰鼓。在基層落實縣鎮村三級“河長制”管理的基礎上,創新機制推行村級河長義務助理管理制度;

2019年,黔西縣水務局以重新組建水務綜合行政執法隊伍為抓手,以解決河湖突出問題為突破口,按照“河(湖)長制+水政執法”的監管方式,切實解決好河湖突出問題,管好護好一灣清水;

2020年以來,黔西縣創新探索“河長令+”工作機制,全面抓好河湖“清四亂”常態化規範化,推進河湖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升水生態環境質量。

以生態文明為筆,繪山清水秀畫卷。黔西堅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信念,守著一寸一寸的綠、護住一段一段河,才讓如今的烏江源百里畫廊水清景美。

記者:張楊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679 字。

轉載請註明: 看黔西烏江源百里畫廊綠色之路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