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百年前,美媒預言“中國會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

由 秋長紅 釋出於 綜合

  1972年2月,美國時任總統尼克松(左)與時任國務卿威廉·羅傑斯在北京參觀明十三陵。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編譯 賈曉靜

  “在中國軍事家孫子撰寫《孫子兵法》25個世紀後,在鄭和乘坐5倍於‘哥倫布’號的大船出海5個世紀後,如今,中國正在發生一些激動人心的事。”美國財經媒體《巴倫週刊》在7月8日釋出的“回顧創刊百年”系列報道中這樣寫道。

  《巴倫週刊》隸屬美國默多克新聞集團,於1921年開始發行,是西方最早關注中國的媒體之一。在1921年刊登的一篇報道中,這本以“精準判斷和透徹分析”聞名的雜誌這樣描述當時的“中國”:“中國已經從時代的麻木中覺醒”,而“美國註定要分享中國的經濟轉型及由此產生的巨大繁榮和財富”。它預言,用不了多久,“中國就會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

  中國確實在覺醒。不過,與其說是從“麻木”中覺醒,不如說是從列強長達幾個世紀的剝削中覺醒,並走向世界強國之列。

  幾十年來,中美關係發生了引人注目的變化。20世紀上半葉,中國是美國眼中“巨大的、未開發的勞動力市場”,1949年後一度被美國視為“敵人”。在那之後的幾十年裡,從尼克松總統的外交重建,到特朗普總統的貿易戰,美國對中國的態度一直在兩個極端之間搖擺。

  百年前,美國對中國的認識停留在另一種層面。《巴倫週刊》對中國最初的瞭解,僅限於那些“細心、溫順、肯吃苦的工人”,“他們對每小時2美分的工資感到滿意”。當年這篇文章的作者可能不知道,不久後,中國共產黨就會登上歷史舞臺,終結這種“對低報酬的順從”。

  可以肯定的是,美國企業從沒停止嘗試利用中國勞動力市場。1923年出版的《巴倫週刊》稱:“中國工人大概是運輸界工資最低的。”到了1931年,該週刊覺察到,雖然中國人的生活水平仍然“低得可憐”,但“正在向前邁進”。

  《巴倫週刊》第一次注意到毛澤東是在1937年,當時,中國共產黨致力於對抗日本侵略。1941年,美國向中國提供武器裝備,希望這片土地“建立新的工業”。當時,美國許多公司在中國有“重大利益”,飛機制造商柯蒂斯-萊特就是其中之一。

  隨著中國共產黨解放中國,中美之間的關係發生了改變。1950年,美國入侵朝鮮,中美因此爆發軍事衝突。《巴倫週刊》在當年7月的文章中寫道,遇到“久經沙場的中國軍隊”後,美國國內一度出現了對“糖、咖啡、汽車、輪胎、電視機、冰箱”等商品的“恐慌性搶購”。

  在那之後,東西方之間的衝突成了中美關係的主題。直到1972年,尼克松震驚世界的對華訪問之旅,讓兩國關係發生了顛覆式的改變。當時,美國媒體對此舉報以“歌劇式的頌揚”。

  1979年,美國正式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但在那之後,中美在貿易領域爆發衝突。1996年,美國威脅對中國實行智慧財產權方面的“嚴厲制裁”,中國表示將對美國進口商品實施“關稅反制”。

  《巴倫週刊》稱,特朗普總統執政期間,中美關係可謂跌入谷底。特朗普政府指責中國“操縱貨幣”,並掀起了一場漫長的貿易戰。然而,美國企業開啟中國市場的夢想並沒有因此破滅。《巴倫週刊》撰稿人萊斯利·諾頓曾在2001年這樣描述美國公司對華投資的熱情:“幾乎沒有哪家跨國公司不在公示中增加對華投資計劃。”

  2013年,《巴倫週刊》撰稿人蘭德爾·福賽斯在其著作《可怕的新世界秩序》中指出,中國一直在發展和變化:2010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並且在不斷縮小與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美國之間的差距。

  如今,距《巴倫週刊》第一次關注中國已經過了一個世紀。站在百年節點上,該雜誌寫道:“我們可以說,今天的中國已經徹底擺脫了‘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