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7日,美國總統拜登結束了任內的首次中東之行抵達華盛頓。顯而易見的是,拜登的這趟“求油之旅”徹底落了空。
眾所周知,拜登本次中東之行的一大目的,是希望沙特等國增產石油以遏制油價,緩解美國高企的通脹。然而,在拜登到訪後,沙特並沒有作出關於石油大幅增產的明確承諾,會談後沙特的表態也十分謹慎且“微妙”。
▲7月16日,美國總統拜登在離開沙烏地阿拉伯吉達前揮手致意。
當地時間16日,沙特王儲穆罕默德對外界表示,沙特“有能力”將國內原油產能提升至每天1300萬桶,但暫時沒有額外的能力將原油產量繼續提高。而這一目標可能需要5年時間才能達成,今年5月,沙特能源部長曾表示,有望在2026年底或2027年初將石油日產量提高至1300萬桶。
更“打臉”的是,在拜登抵達沙特的當天,西方媒體報道了這樣一則訊息——作為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國,沙特也加入了“搶購”俄羅斯打折石油的行列。
▲資料顯示,沙特第二季度進口俄羅斯石油量較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一倍多
資料顯示,沙特第二季度(4月-6月)從俄羅斯進口了多達64.7萬噸石油,較去年同期的32噸翻了一倍。相較之下,沙特2021年全年從俄羅斯進口的石油為105萬噸。分析稱,沙特此舉是為了保障夏季“納涼”的電力需求,同時釋放本國原油用於“高價”出口。
事實上,一邊低價搶購俄羅斯的打折石油,一邊高價出口石油賺差價的“中間商”並非只有沙特。近幾個月來,一提到俄烏衝突爆發後賺得盆滿缽滿的“石油中間商”,那一定非印度莫屬。
【瘋買不停的印度】
6月從俄羅斯進口石油飆升至約95萬桶/日
據報道,儘管遭到西方國家制裁,但一招低價出售“打折石油”,讓俄羅斯在5月靠出口石油賺了約200億美元。而印度,無疑是最大的買家之一。
▲俄烏衝突爆發至今,印度從俄羅斯、沙特和伊拉克進口石油量對比
印度商務部的資料顯示,今年4月和5月,印度從俄羅斯進口的原油增加了7.2倍至32億美元。總體而言,印度超10%的石油進口來自俄羅斯。相較之下,在俄烏衝突爆發前,印度從俄羅斯進口的石油僅佔其石油進口需求的2%左右。
儘管美國一直施壓,呼籲印度不要從俄羅斯進口石油,但印度從俄羅斯買的石油卻越來越多。今年在4月至6月,印度從俄羅斯進口的石油從去年同期的22500桶/天飆升至682200桶/天。資料顯示,印度5月從俄羅斯進口的石油價值高達1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784%。而據最新的資料,印度6月從俄羅斯進口的石油飆升至創紀錄的約95萬桶/日,約佔石油進口總量的五分之一。
▲今年5月,俄羅斯超越沙特,成為印度第二大“供油國”
如今,俄羅斯已超越沙特,成為了繼伊拉克之後的印度第二大“供油國”。印度6月從俄羅斯進口的石油較5月份增加了15.5%,而從伊拉克和沙特進口的石油則分別減少了10.5%和13.5%。
【冰火兩重天】
私營企業“賺差價”贏麻了,印度國營企業卻在虧損
據報道,在一眾印度買家中,印度的私營石油企業Reliance Industries Ltd、Nayara Energy已成為了俄石油的最大客戶。Refinitiv Eikon資料顯示,自2月24日俄烏衝突爆發以來,印度已經購買了約6250萬桶俄羅斯石油,比2021年同期多了3倍多,其中一半以上由Reliance Industries和Nayara Energy所購買。
據悉自俄烏衝突爆發後,這兩傢俬營煉油企業便減少了國內銷售,將大部分煉油產品都轉向了出口,左手低價搶購俄羅斯原油,右手高價轉賣出口給歐洲等買家,成為了“最大贏家”。
▲這些私營企業可以賺取高達每桶70-75美元的差價
一家印度私營煉油企業的相關人士透露:“我們透過加工俄羅斯石油,然後出口精煉石油賺取鉅額利潤,每桶利潤能超過30美元。”而據當地媒體估算,這些私營企業可以賺取高達每桶70-75美元的差價。
據資料公司Kpler的統計,由於忙著“賺差價”的私營煉油企業,印度2022年前5個月的石油出口總額較2021年同期增長了15%。
相比之下,印度國有煉油企業購買俄羅斯原油的規模要小得多,主要是根據年度定期供應協議購買。業內訊息人士稱,受全球高油價和政府限價的擠壓,印度國有煉油企業正面臨著鉅額虧損。
他們在6月當季面臨潛在虧損,因他們要努力應對全球原油成本上升,且印度國內的油價自4月初以來都沒有漲價。
▲印度賈姆納格爾的煉油廠是世界上最大的煉油廠
印度一名國有煉油廠的訊息人士透露,為了適應石油出口的大幅增長,私營煉油廠不斷降低其國內石油銷售的市場份額。國有煉油廠不得不增加國內銷售份額,“我們在印度市場賣得越多,損失就越多”。據悉,印度國有石油企業出售柴油每升的損失超過20盧比(約合人民幣1.68元),汽油每升損失17盧比(約合人民幣1.43元)。
面對如此“冰火兩重天”的石油市場景象,5月27日,印度政府提高了石油出口運輸的消費稅。據報道,提高消費稅正是為了阻止印度煉油商瘋狂將原油出口到國際市場,而不是優先滿足國內供應。
印度石油出口大增
諮詢公司:歐美最終買到的是俄石油混製品
Kpler高階大宗商品分析師霍瑪永·法拉克沙希認為,隨著歐盟不斷對俄實施新的制裁措施,俄羅斯和印度之間的這種“新貿易模式”將會持續下去,甚至可能在今年年底前會“愈演愈烈”。對此,有西方媒體稱,印度從俄羅斯低價進口原油,然後將加工產品高價出口到歐盟和美國,“這給印度的煉油貿易帶來了許多問題”。
“芬蘭能源與清潔空氣研究中心(CREA)”的資料顯示,根據印度石油進出口資料的對比,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俄羅斯原油被出口到印度進行加工。該中心稱,今年4月和5月,75%的俄羅斯原油透過希臘油輪運往了印度和中東。
▲印度已成為俄石油最大的買家之一
眾所周知,追蹤石油產品的來源十分困難,這意味著,歐洲可能最終會從印度購買與俄羅斯烏拉爾混合後製成的汽油、柴油及其他產品。
諮詢公司Rystad Energy在6月20日的一份分析報告中也認同了這一說法,報告中寫道:“俄羅斯原油將禁止在國際市場交易的預期尚未出現,俄羅斯原油的大幅降價促使運油船隻轉向其他市場。就像過去的伊朗石油一樣,一旦俄羅斯原油經過提煉,當它們重新進入國際市場時,將幾乎不可能被區分。”
印度商務部的資料也顯示了這些貿易路線的變化。今年4月,印度對歐盟的石油出口約為10億美元,而2021年4月印度石油產品出口僅為2.87億美元。與此同時,北美地區國家從印度進口石油的產品也有所增加,2022年4月的進口總額為4.35億美元,高於2021年4月的2.2億美元。
有西方國家人士指責印度大肆購買俄羅斯原油違背了“歐盟禁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國際歷史榮譽教授艾倫·斯科德此前曾表示:“亞洲國家紛紛購買打折後的俄羅斯石油,從而削弱了西方的制裁。印度似乎不是民主的朋友”。
Shore Capital分析師克雷格·豪伊表示:“印度煉油商顯然從俄羅斯獲得了大量折扣原油,然後將其中很大一部分精煉產品再出口到國外。鑑於汽油和柴油價格的堅挺,這想必支撐了印度下游企業在煉油方面的強勁利潤率。這樣的商業動機當然可以理解,但似乎與西方狙擊俄羅斯經濟的明確目標背道而馳。”
紅星新聞記者 徐緩
編輯 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