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瀕臨失傳的和林“撂份子”(下):保護與傳承之路

由 豆更生 釋出於 綜合

“撂份子”是流傳於和林縣及周邊山區的一種獨特的民間唱腔,2012年入選呼和浩特市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年來,隨著時代的變遷,這項民間藝術已經瀕臨失傳。今年,和林縣音樂家協會對“撂份子”進行了搶救性田間調查。7月,記者跟隨和林縣音樂家協會主席牛智勇,走訪了部分“撂份子”藝人,瞭解這項民間藝術的歷史、現狀,及未來傳承之路。

田野調查

牛智勇的手裡,有一份和林縣及周邊地區“撂份子”藝人名單,對這些人牛智勇十分熟悉,包括他們的學藝經歷、生活環境、演唱特點及演唱內容等。從開始“撂份子”田野調查後,牛智勇到處打聽會唱“撂份子”的人。

和林音樂家協會主席牛智勇

作為學習聲樂並從事音樂教育的專業人士,牛智勇對“撂份子”的考察更具專業眼光。因此,一批經歷各異、唱法獨特的民間藝人走進了牛智勇的視野。

牛智勇是和林格爾縣職業中學的音樂老師,從事音樂教育20多年,出生於農村的他,對鄉土文化十分關注和熱衷。去年年底,和林音樂家協會成立,牛智勇當選主席,開始推進對鄉土曲藝的挖掘和保護工作。瀕臨滅絕的地方曲藝“撂份子”,就是牛智勇重點關注的專案。

其實近幾年,牛智勇就將工作之外的主要精力,放在調查、收集民間曲藝和文化方面。他走訪了大量的民間藝人,將他們瞭解的“撂份子”的傳承歷史和唱詞記錄下來,並拍攝他們演唱的影片。

牛智勇在田野調查中發現,“撂份子”如同方言一樣,在不同的村裡有著細微的差別,三十里五十里更是有了調韻的不同。儘管各個唱段都延用了民族調式,因為調式的不同又各具特點。比如,哈達溝村的任永社的曲調具有徵調式和角調式的特點,熱烈、歡快、輕鬆;而下喇嘛蓋村的姜果綠等人的唱腔,則有羽調式的特點,旋律表現為清幽、柔和、哀婉。

“撂份子”在鄉間口口相傳的傳承,很多演唱者“會調不會譜”,靠著記憶來表演。牛智勇首次對“撂份子”唱詞進行了譜曲,更便於其傳承和演唱。

獨特的民間藝術

“撂份子”是個充滿藝術魅力的民間藝術,是鄉間正月裡鬧紅火的重要組成部分。唱“撂份子”的人,就如同一個主持人,因為社火活動專案較多,需要有序的安排演出順序,唱“撂份子”的就是在演出空隙清唱幾段,起著承上啟下,填補空隙的作用。

另外,“撂份子”人人均可參與、見到什麼唱什麼,基本無定詞、無定曲,只有鼓樂伴唱,似唱似說,淺顯易懂。現編現唱的“撂份子”既有人文情懷,又增加了社火活動的趣味性與欣賞性。以前,“撂份子”藝人一晚上走街串戶即興編唱,少則唱百八十個段,多則幾百個,實屬不易。

正是因此,“撂份子”曾長期在地理環境相對封閉、群眾文化生活匱乏的和林南部山區流行,因其通俗易懂、貼近生活而受到群眾喜愛。

而從牛智勇的觀察視角,“撂份子”有著更豐富的藝術內涵。在音樂風格上,“撂份子”由“鼓點”和“唱曲”組成。“鼓點”既是套路,又是音樂曲牌,有不同音階。“唱曲”是當地流行的民間小調,詞曲樸實上口,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

和林縣前元山村的曲藝愛好者張佔平曾敘述:“撂份子”有著鮮明的地方特色,在和林黑老夭、新店子、羊群溝、大紅城等地區,“撂份子”曲調繼承了山西忻州的風格。和林縣以西地區,則傳承了雁北地區的調韻,呼和浩特郊區一帶完全傳承了山西朔州地區的大秧歌調韻。

“撂份子”來源於民間,其內容表達上以人物、典故、時令花草及農村生活為主。在早期反映了人民疾苦,以及對美好生活嚮往;後期更多反映農村的風土人情,描繪農村生活的風貌等,其唱腔渾厚粗獷,地方氣息濃郁。

雖然“撂份子”的唱詞中,也有粗糲低俗的內容,但仍無法掩蓋其藝術的光芒。農村正月辦紅火是有著悠久的歷史,是以前全村老少最期盼、最隆重的文化娛樂活動,那些熱鬧的活動,不僅為了娛樂,也有著農民們期盼風調雨順、國泰平安的美好願景。

保護和傳承的嘗試

牛智勇認為,“撂份子”曾在和林縣民間藝術中佔有重要的位置,豐富了當地的群眾文化,並真實反映了不同時期群眾的生產和對生活的嚮往等。而今這項活動瀕臨失傳,令人扼腕惋惜。

由於文化生態環境的改變,“撂份子”的展示平臺逐漸萎縮,沒有適應現代社會、現代生活的時代精品,受眾群體越來越小,生存空間逐漸萎縮,所以有待於大力加強保護和傳承。

多年來,牛智勇一直關注和調研當地的包括“撂份子”、“勞動號子”等小眾、瀕臨失傳的民間文化,進行了大量的田野調查,並進行編曲和記錄,留下了寶貴的影像和文字資料。

今年年初,和林音樂家協會籌備舉辦全縣的“撂份子”大賽,讓散落在民間的“撂份子”藝人有一個展示技藝的舞臺,也讓更多人關注和了解這項非遺專案,而由於疫情原因,這項活動未能如期舉辦。

很多“撂份子”演唱者表示出對這場比賽的高度熱情,他們也希望能夠有這樣一個展示和交流的機會。和林音樂家協會計劃在適當的時候再次推進這項工作。牛智勇的另一個想法是,讓這些唱“撂份子”的藝人走進學校、走進課堂,讓更多的年輕人瞭解和學習這門藝術。

如今,保護和傳承這些被時代冷落的民間藝術,需要更多的部門、更多人的關注和努力。文·攝影/草原全媒·正北方網首席記者 查娜

【來源:內蒙古新聞網】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