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元人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多呢!

慶元人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多呢!

慶元人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多呢!

我走過的橋

比你走過的路還要多

如果這句話是一個慶元人對你說的,那他一定不是在吹牛。

那麼,慶元廊橋如何之多呢?

中國建築學家劉傑等發現並提出,世界上最多、最美的廊橋不在歐美,而是在中國浙江省南部和福建省北部,這一帶分佈著世界最多的廊橋。而位居浙南的慶元,就儲存有近百座古廊橋,是全國廊橋數量最多的縣。

慶元人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多呢!

圖源:地道風物

製圖/Paprika

“最多的廊橋”是什麼概念?平均下來,總面積1898平方公里的慶元,大約每19平方公里就有一座廊橋。所以在慶元,你總是能和廊橋不期而遇。

慶元人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多呢!
               >>>
慶元人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多呢!

現如今,廊橋之於慶元而言,或許不再是連線河道作為通行使用的的交通要道,但卻日益成為了技藝工匠鐫刻在時光裡的文化奇觀,更是古典內涵、富有時代韻味的人文盛景。

慶元人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多呢!

廊橋一隅

「廊屋最長的單孔木拱廊橋

黃水長橋」

在慶元人的傳統觀念裡,廊橋既是交通建築,更是宗教建築。在多山、多水、少地的慶元,人們總習慣將“橋”與“廟”結合在一起,所以時至今日,當你走在廊橋上時,依舊能看到許多佛龕在橋的兩側。

慶元人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多呢!

有佛龕的廊橋

黃水長橋作為廊屋最長的單孔木拱廊橋,始建於清乾隆年間,是一座典型的風水廊橋,而這背後也有屬於它的“風水故事”......

相傳黃水長橋竣工不久,廊橋曾被洪水沖塌,村民時常莊稼歉收,六畜時有丟失,村裡瀰漫著不安的情緒,於是請來當地的風水先生指點迷津。先生神秘一笑,羅盤指標緩緩指向水口處說:“出水口過寬,不聚財,風水易被鄰村接走。”經過面授機宜,黃水吳氏先人將橋從原址向上遊遷移兩百步,建在狀如兩犬的山峰之間。為了補救水口的風水缺陷,將廊屋拉長,由15間增至21間,最終形成了“雙犬看門”的佈局。

慶元人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多呢!

清代乾隆十九年興建(1754年)

元慶 · 黃水長橋

人們將黃水長橋安然無恙的原因歸結於來自“風水”的調理,而實際上,黃水長橋的改造,是將河道改造成縈迂環抱之勢,將廊橋選址在河道拐彎處,可有效地減緩水流衝擊。為鞏固堤壩,水口種植樹木,其根系緊緊地扎於堤壩,可防止水土流失。

慶元人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多呢!

對天地自然心存敬畏之心的慶元村民,正因這濃濃的信仰情節,才使得每一座廊橋都受到百般呵護,或許這也是眾多廊橋能完好無損儲存至今的精神動力吧!

全國史料記載最早的木拱廊橋

雙門橋與莆田橋

說起“全國史料記載最早”,你所認為的是多早呢?

有寶貴資料證實,在大濟村的木拱橋,比《清明上河圖》中著名的汴水虹橋還要早100多年。而所指的這兩座位於大濟村的木拱廊橋,便是橫跨在同一條溪之上的那兩座,上游是雙門橋,下游是莆田橋。

慶元人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多呢!

雙門橋

慶元人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多呢!

莆田橋

在北宋仁宗天聖三年的某一天,在一個叫大濟的小山村,一條湍急的溪水在村前呼嘯流過水畔,一群工匠正熱火朝天地忙碌著。隨著橋板、風雨板、大梁、廊屋搭建完畢,一座上屋下橋的木構橋樑橫跨在溪水之上。當主墨工匠在橫樑上寫下了“大宋天聖三年甲子”的落款時,他一定想不到,這行蠅頭小字竟成了後世追溯木拱技藝歷史的寶貴資料!這便是雙門橋搭建時的景象。

慶元人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多呢!

雙門橋 曹薦科 攝

慶元人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多呢!

莆田橋也不例外,修建時間早,為全國史料記載最早的木拱廊橋之二。始建於宋,系單孔木拱廊橋。拱架由兩層苗木系統組成,下層拱架三節苗並列九組,上層拱架五節苗並列八組,三節苗牛頭之間安插剪刀苗,縱平梁並列九組形成聯通兩岸的水平支撐,上橫鋪橋面板,其上鋪沙土,再砌築橋面卵石。

有確切紀年、現存壽命最長的木拱廊橋

如龍橋

慶元大多數廊橋地處出水口(也叫水尾),由風水“龍脈”而衍生的名字更是五花八門,在風水師心目中,條條“長龍”在山水間穿梭,不停頓地“接龍”“回龍”“護龍”,可以將割裂的龍脈彌合在一起,如龍橋的名字亦被賦予如此特殊的願景。

慶元人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多呢!

乘星開鶴禁,帶月下虹橋,如龍橋便是這樣橫跨於舉溪之上,其勢與山脊依稀相連,看似龍首下傾,故名如龍橋。儘管始建年代不詳,但現存建築修建於明天啟五年(1625年),是全國迄今有確切記年,現存壽命最長的木拱廊橋。在2001年,還被公佈成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全國首個入選的木拱廊橋。

慶元人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多呢!

如龍橋 蕭遙 攝

如龍橋南端設橋亭,為雙重簷歇山頂;北端建鐘樓,為三重簷歇山頂;中間部分高起做重簷歇山頂,如意斗拱層層疊加,像一朵朵盛開的蓮花。橋身的外壁鋪釘風雨板,風雨板上開設瓶型、圓形、扇形等形狀各異幾何窗,一步一風景,盡在眼裡......

「全國現存單孔跨度最大的明代木拱廊橋

蘭溪橋」

廊橋與水相伴、與山相連,看護每一個出行的人。歲月遠去,廊橋依舊守望宅院,就著山裡固有的節奏,不慌不忙、不驚不詫。

慶元人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多呢!

夕照蘭溪橋

姚家飛/攝

廊橋是信仰建築,也是風水座標,所以慶元人多管廊橋叫“風水橋”。

慶元現存的廊橋中的大多數始建於明代,明代慶元因香菇交易而繁榮,聚集了來自浙閩各地造橋的能工巧匠,讓廊橋建設進入高峰。許多廊橋都是由當地的菇民捐建,比如我國現存單孔跨度最大的木拱廊橋——蘭溪橋就是由菇農捐資建造的。

慶元人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多呢!

慶元人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多呢!
慶元人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多呢!

慶元人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多呢!

相傳,慶元有一位香菇客在蘭溪落難,走投無路時遇到一蘭溪富商,香菇客向蘭溪商人求助借款,商人索要抵押合同。香菇客家中並無財產,只得將應嶺尾附近青溪潭作良田抵押給商人,躲過了這場大難。幾年後,合同到期,商人不見還錢,跑到青溪潭一看,並無良田,但見潭中有彩錦浮泛,認定這是一塊風水寶地,並迅速將祖上的骸骨包裹後擲入潭中,彩錦裹骨而沉,之後蘭溪商人發了財。香菇客之後向商人還錢,商人說得風水寶地足矣。於是,香菇客便將這筆錢建造了廊橋,名曰“蘭溪橋”。

慶元人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多呢!

蘭溪橋內景

以石子鋪路,耐磨又防腐

????????????

橋,有故事,有風景,有名譽,有歷史,有數量,讓慶元小城不再千城一面。加上知名的,不知名的,傳統的,現代的,慶元已不知道有多少座橋了。

廊橋,是一代代慶元人改天換地、創造美好生活的具現,也是小城沉澱舊時光,描繪新傳奇的見證。

歲月的車軸不會停止

廊橋所裝載的故事也不會消逝

慶元人走過的橋,永遠比你走的路還多!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369 字。

轉載請註明: 慶元人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多呢!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