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養脾胃是中醫的“拿手活”

新聞閣網路熱點欄目第一時間為您提供網路新聞,讓您瞭解一手娛樂、社會、民生、國家等熱點綜合資訊。

  上海長江醫院中醫科專家張兆霞介紹說中醫裡說脾胃是後天之本,在人體內,所有的氣血能量都要靠脾胃的雲化功能來實現,所以脾胃對人體是非常重要的,一髒損五臟皆有損。

調養脾胃是中醫的“拿手活”

  脾胃是身體的軸心

  脾和胃雖然是兩個獨立的器官,但它們之間的關係卻極為親密。打個比方來說,胃像是一個糧倉,脾是運輸公司。我們吃下去的食物先由胃初步研磨、消化,再由脾進行再次消化,取精華、去糟粕,把食物中的營養物質轉運至全身。中國中醫科學院教授楊力告訴記者,中醫認為,講脾不離胃,講胃不離脾,脾胃是整體概念,包括整個消化系統。

  脾胃不好的表現

  主要表現為:納呆腹脹、脘腹痛而喜溫喜按、口淡不渴、四肢不溫、大便稀溏、或四肢浮腫、畏寒喜暖、小便清長或不利、婦女白帶清稀而多,舌淡胖嫩,舌苔白潤,脈沉遲等。

  中醫脾胃虛弱主要分三型:脾胃氣虛、脾陽虛、胃陰虛。

  1、脾胃氣虛

  脾胃氣虛症狀主要是氣短乏力、頭暈、胃脹,胃痛,呃逆,食少,飯後脹滿,大便溏瀉,面色萎黃,對於脾胃氣虛者可服用參苓白朮散和香砂養胃丸。

  2、脾陽虛

  脾陽虛主要表現在:胃腹冷痛,食生冷油膩就會腹痛腹瀉,大便稀,對於脾陽虛可用附子理中丸。

  3、胃陰虛

  胃陰虛主要表現在虛火上炎,口乾、容易飢餓,胃酸、隱痛不適,口舌生瘡等。對於胃陰虛可服用參梅養胃顆粒。

  脾胃受傷五臟都遭殃

  脾胃出了問題,很可能連累五臟。中醫裡有一句話,“養脾胃就是養元氣,養元氣就是養生命”,脾胃健康是決定人壽命長短的重要因素。

  心與脾就像一對母子,心臟病要從脾胃治。脾負責統籌人的氣血,供養心臟。一旦脾出了問題,不能益氣生血,就會導致人的心血失調,引發心臟疾病。

  肝與脾胃互相影響。常有病人告訴我,吃完飯還感覺餓,但肚子卻是鼓鼓的,吃了胃腸藥也不管用。其實,這往往和工作壓力太大或情緒不好導致的肝鬱氣滯有關,必須先養好肝才能解決脾胃的問題。反過來,脾胃也會影響肝臟,比如脂肪肝出現的根源就在於脾胃無法良好消化食物,使得垃圾處理困難,堆積在肝臟裡,從而影響肝的供血和其他功能。

  脾胃虛最先影響肺。肺像個“宰相”,專門輔佐心臟這個“君主”。肺透過管理體內的氣,協助心臟治理全身。然而,肺氣的盛衰,取決於脾胃的強弱。脾胃虛的人往往會導致肺氣虛,容易患感冒和其他呼吸系統疾病。

  脾虛往往腎也虛。人的精力充沛腎氣就充足。腎的精氣強弱,還和人的脾胃是否健康,能否提供充足的營養滋養腎臟有關。長期脾虛會導致腎虛,表現為心裡煩熱、容易盜汗,或者畏寒怕冷、手足冰涼。

  如何調養脾胃

  注意保暖:由於脾胃靠近腹壁,脾胃是生長在這個地方的,這個是動物的特性,沒有肌肉、脂肪等物質在外圍包裹,這樣的話,就讓脾胃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沒有什麼特別的待遇,容易受“涼”,所以要注意保暖,要讓自己的脾胃處在一個健康的環境中,這是比較適宜的,避免吃冷食,尤其是早飯,這個早飯一定是不能忽視的,不能特別小看的,要注意特別好吃的,不僅要吃,而且最好是熱的,不然的話,你的胃接受了太多的涼的東西的話,這是不好的。

  不要亂吃解熱鎮痛藥:這些西藥對於身體的傷害是比較大的,影響也比較大。據悉,入冬以來,脾胃出血患者三分之一是因濫用藥引起,就是因為自己不知道影響,胡亂對自己的身體傷害帶來的後果。不少老年人體質差,冬季容易感冒,一到冬天的時候,就感冒呀,流鼻涕呀什麼的,特別麻煩,常亂服解熱鎮痛藥,導致脾胃不適,就是自己感覺特別不舒服,哪裡都覺得不得勁。

  適當服用藥物:中醫脾胃虛弱主要分三型:脾胃氣虛、脾陽虛、胃陰虛。脾胃氣虛者多氣短乏力、頭暈、胃脹、胃痛、呃逆、食少、飯後脹滿、大便溏瀉、面色萎黃,可服用參苓白朮散和香砂養胃丸。脾陽虛主要表現為胃腹冷痛,食生冷油膩就會腹痛、腹瀉,大便稀,可用附子理中丸。胃陰虛主要表現在虛火上炎,口乾、容易飢餓、胃酸、隱痛不適、口舌生瘡等,可服用參梅養胃顆粒。

  每天順時針按摩腳趾肚40~80次,重點是第二個腳趾,對緩解胃痛、養胃都很好。每天上床後,雙手搓熱,將熱掌心(勞宮穴)貼在胃和肚臍上,待熱度稍減,再順時針按摩30~40次。

  本文來源於新聞閣:轉載請保留連結,不保留本文連結視為侵權,謝謝合作!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761 字。

轉載請註明: 調養脾胃是中醫的“拿手活”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