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5年 生活中的新鮮事
這5年,共享經濟、網約車、移動支付、預約看病、高鐵網上訂餐選座、無人超市……這一切讓中國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出門有各種車可以選擇,出門可以不帶現金,開車有“天眼”指路,看病網上預約……
資料圖:志願者為前來候診的藏民掛號。中新社發 劉冉陽 攝
預約掛號
看病更加方便了
■ 講述人 吳碧霞 北京市朝陽區三里屯 街道白家莊西里社群居民
今年8月底,我去北京朝陽醫院看病,因為擔心人多排隊時間長,所以早上不到8點就趕到了醫院。進了門診大廳之後,發現醫院內並沒有排長隊掛號的情況,大廳內有20多臺京醫通自助機,一些患者正在自助機上操作。
導診人員告訴我,為杜絕倒號行為,該院實行“預約優先”,共有10種掛號預約渠道,包括京醫通微信、醫院官方微信、114電話、醫院電話85231122、北京市預約掛號統一平臺、醫院網站、診間診後、 出院複診、社群預約、科技轉診等。
我選擇了在自助機上掛號,操作並不複雜,只需按照步驟點選,從選擇科室、繳費到取號,不到2分鐘全部完成。
過去,看病需要一大清早就排隊掛號,甚至半夜就到醫院外面打地鋪排隊,尤其很多外地患者大老遠跑來,還要額外支付住宿、吃飯等花銷。回想起去年陪父親看病,第一步就是掛號,好不容易掛上號了,做檢查、繳費、取藥,哪個環節都需要排隊,看一次病得花好幾個小時,光排隊就得一個多小時。現在隨著預約掛號統一平臺的出現,掛號、繳費都不用排隊了,患者甚至不用去醫院,就可以透過電話或網路預約的方式掛號,候診時間省了不少。
新生事物總有一個逐漸熟悉的過程,預約掛號也不例外。剛開始人們不太瞭解預約掛號,多以“來院預約”為主, 真正拿到號才放心。慢慢地,人們開始透過電話預約,目前網上預約的人也開始增加了。我看到北京市衛計委通報的資料說,今年上半年,北京門診量較去年同期增長10.61%,118所醫院可以預約診療,其中60所三級醫院的平均預約診療率就達55.9%。
看來預約診療是大勢所趨。不過,儘管多種渠道預約掛號給患者看病帶來了很大便利,但許多三甲醫院特色科室的專家號、專科醫院特色科室的普通號一號難求的現象,依然十分普遍。我認為,要真正解決“一號難求”的問題,還得積極推進分級診療,力爭讓小病、慢病患者在基層醫院就能享受和大醫院差不多的診治。
本報記者 賀 勇整理
資料圖:山西太原,民眾使用網約車服務。中新社記者 武俊傑 攝
網約車
網上約車鐵“粉絲”
■ 講述人 鄒 志(化名) 廣東省東莞市 國企員工
網約車從什麼時候開始融入我的生活?大概是2016年初吧。那時候是冬天,我記得那天特別冷,夜裡溫度很低,那天加班到很晚,地鐵公交都沒有了。臨近春節,大街上計程車左等右等都等不到。沒辦法,我臨時用微信叫了一輛滴滴快車,沒想到1分鐘就來接駕,還是輛帕薩特,司機說我趕得巧,他的車下週就升級成專車了。那天晚上我坐在開著暖風的帕薩特里,一路飛馳回家,覺得真是舒服。
從那之後,網上約車就逐漸成了我的生活習慣。那段時間,各大網約車企業在打價格戰,各種補貼紅包讓網約車非常便宜。我印象很深的是,有段時間用優步叫車,每次從單位回家只需要花兩塊錢,比坐地鐵還便宜,關鍵是舒服。
說到舒服,我必須補充一個事。有次我從高鐵站叫網約車,一上車,司機居然遞給我一瓶礦泉水。當然也是湊巧,那天我從飛機上下來正好有點兒口渴。這個事讓我很溫暖,一下變成了網約車的“粉絲”。不得不說,在服務態度上,網約車確實比出租車要高一大截。
當然,也不能說全是好,也有問題。比方說,司機不認路就是個問題。有次我去北京出差,在回程去機場的路上,載我的那個司機不認識路,導航選擇的路線又臨時被封了,當時就慌了。沒辦法,我只能臨時下車,又重新打了一輛計程車。
還有就是安全問題,尤其是女士,偶爾會收到網約車司機的騷擾簡訊。這事兒其實還是挺讓人擔心的。所以我希望政府的監管政策能更有效地規範網約車行業,既能保留網約車的便宜、便捷,又能保護乘客的安全、隱私。我希望這個新興產業能更便民,發展更好。
本報記者 韓維正整理
高鐵不僅改變了城市間的距離,也悄悄改變著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
高鐵
網上訂餐又選座
■ 講述人 張展鷹 四川省成都市 油氣勘探公司員工
對於我們工程技術人員來說,跑工地是常事。往來城市之間,坐火車也成了家常便飯。
前些年,火車都是綠皮車,很慢,搖來晃去,從成都到一些地級市要坐10多個小時。那時坐火車是種煎熬。
近些年,火車大都換成了動車,有的還變成高鐵,很快,一路疾馳,過去要10多個小時的,現在只需兩三個小時了。現在坐火車可以說變成享受了。
這種享受,除了時間縮短外,鐵路部門提供的服務也越來越為乘客著想。讓我感受最深的,要數訂餐和選座了。
從去年年初開始,坐高鐵或動車組列車就能提前訂餐了。這對經常趕時間的人來說,簡直太方便了,再也不用為錯過飯點而發愁。
訂餐非常方便。旅客買了車票後,撥打客服電話,告訴客服人員自己的需求,也可以透過鐵路部門的微信公眾號預訂,之後用微信支付餐費就OK了。
提前訂餐還有優惠。24小時之前訂餐可以享受9折優惠,12小時至24小時之間訂餐可以享受9.5折優惠。
我最看重的是,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盒飯。四川人喜歡吃麻辣的,我訂的餐就以辣為主。我同事是個江浙人,他訂的飯菜就很清淡。
今年坐火車,還可以像坐飛機那樣自主選座,這是鐵路部門今年10月12日才推出的最新服務。
選座也很簡單。透過12306網站或手機客戶端購票時,根據系統提供的列車座位示意圖選擇座位,當剩餘座位無法滿足旅客需求時,系統將自動進行配座。
這項便民服務新舉措大大改善了旅客出行體驗。旅途中,我喜歡看窗外景色,所以,我總是挑靠窗的座位選。我有個同事不喜歡夾在兩人中間,所以他不是選靠窗的,就是選靠過道的。每每我們都能如願以償,選到可心的座位,吃到可口飯菜,一路心情舒暢。
相信聽完我的介紹,你也會認為坐火車是種享受吧?
本報記者 王明峰整理
圖為來自阿根廷的記者波戈裡萊斯在珠海街頭試騎共享單車。 肖欣 攝
共享單車
騎著單車上工地
■ 講述人 馮成群 北京住總集團 建築工人
我是河北省邢臺市隆堯縣南樓後村人,今年45歲,現在是北京住總集團一名普通的建築工人。提起共享單車,我在工友中可算不上“老手”,我們工地附近這一排排的“摩拜”和“小黃車”都是工友們上班騎來的。總的來說,年輕的工友用共享單車時間更早些。
今年一過完年,我第一次自己用微信掃了一輛摩拜單車,並按照提示交了押金。押金雖然有點兒貴,但是共享單車隨處可見,掃碼就能騎,不用擔心丟,不用自己修,到哪兒都方便。在北京幹活快10年了,我常在不同的工地間不停地跑來跑去,如果自己買腳踏車,換工地的時候搬運就特別麻煩。北京太大了,過去我出門基本只能坐公交車或者地鐵,但是地鐵比較貴,公交車又容易堵車,現在步行1小時以內的路程我都騎共享單車去。我現在住在公司提供的工地宿舍裡,平時去地鐵站或者出去買菜也都騎共享單車。去年過年回老家,我剛出火車站就看到共享單車,拿手機一掃就能用,全國通用就是方便。發明共享單車的人真是聰明!
我兒子今年22歲,在北京一家燒烤店幹活,他用共享單車比我還晚一個月,但他現在比我用得勤。共享單車經常會推出“1元包月”或者“5元3個月”優惠活動,買張月卡其實差不多就算是免費騎車。他每天騎共享單車上下班,從租房的地方到店裡走路要20多分鐘,但是騎車10分鐘就到了,這樣他早上就可以多睡會兒懶覺,晚上也能早點兒回家。週末,他喜歡約幾個要好的朋友一起去騎行,最近剛去了廣安門。沒有共享單車,他們恐怕不能玩兒得那麼盡興。
我們這代人年輕的時候都愛騎腳踏車,那時候汽車可沒現在多,腳踏車是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交通工具。現在汽車多了,生活條件比過去好了不知多少倍,但是交通擁堵、空氣汙染等問題也出來了。共享單車一出現,可以說是一舉多得。休息的時候,我也會騎車出去逛,看著北京那些高樓大廈,心裡美滋滋的,像是回到了年輕的時候。
本報記者 賈平凡文/圖
資料圖:“無人超市”亮相合肥街頭,民眾在商品識別區進行付款。中新社記者 韓蘇原 攝
移動支付
顧客方便商家樂
■ 講述人 餘春梅 四川省樂山市 伽藍酒吧店長
這年頭,各行各業都講究便捷高效,尤其是餐飲服務業。比如付款,如果還死守著支付現金或者銀行卡轉賬,不懂現在流行的移動支付的話,恐怕有點兒落伍。說實話,移動支付,不論對於我們自己、合作商家,還是顧客而言,既受歡迎,有時還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尷尬或誤會。
我們店在裝修和訂貨期間,由於涉及款項繁多且數額巨大,以往是雙方到相應銀行大廳的綜合伺服器或者櫃檯轉賬或存款,遇到雙方銀行卡不相同,現辦一張卡又來不及或者沒必要,往往影響交易的進度。如今支付寶和微信轉賬便捷高效安全,零手續,低手續費,貨款瞬間就到賬。
開業後,為了尊重和方便顧客的支付習慣和需要,收銀臺面向顧客那邊,同時張貼了微信掃碼和支付寶支付等專案內容。
記得今年2月情人節活動期間,有對小情侶喝雞尾酒、吃刺身、K歌、坐按摩椅,滿意盡興,直到付款時,才發現在打折優惠的前提下,身上所有現金還差一兩百元。半醉的二人瞬間尷尬,連聲解釋說,好在家不遠,馬上回去一個人取錢。收銀員指著櫃檯前的掃碼,耐心提醒他倆還有別的支付方式。男孩這才恍然大悟,用手機微信轉賬支付了餘額。
目前,我們店每月的日常開支也優先選擇移動支付。利人又利己,高效便捷,大家都滿意。
黃自宏整理
導航
“金牌路盲”摘了帽
■ 講述人 陳青松 吉林省長春市 公務員
我雖在住了將近20年的長春開了10多年的車,仍可謂“金牌路盲”,除了工作和生活區域外的路相對熟悉,其它幾乎全是“盲區”,天若一黑更是一臉茫然。
因為不認路、不識路、不記路,鬧出了不少笑話。
有天剛進家門,妻子一臉無奈地問我:“你今天去我單位竟然又迷路啦?”我心裡就納了悶,白天問路的事兒她是怎麼知道的?為了面子,我裝沒事兒人一樣,鎮定地反駁:“大白天迷什麼路啊,沒有啊!”妻子忍不住嘲笑:“你敢再說一遍?”聽這口氣,顯然是有確鑿證據,我理直氣壯地回她一句:“不敢!”原來,白天去妻子單位時走到一處小路里,怕走錯,我就搖下車窗問了一位計程車師傅。誰能想到那車裡乘客竟是妻子同事,她看到本地車牌的車問路,好奇之心令其仔細一看,結果連車帶人被她認出來。她先到達妻子單位,忍笑告訴妻子說我還在旁邊問路吶,說完笑了半天。
後來有了導航,但我第一次用就鬧出了笑話。
有次親屬團聚,地方挺偏僻,加上我下班較晚,要想準確找去,放在以前是件很頭疼的事兒。一想可以導航,我眼前一亮,信心倍增。我按大家說的地方輸入了目的地後開始導航,半個小時過去了,一個小時過去了,我一直在路上,他們一直在詢問我到底走到哪裡了……大家都快吃完的時候,我還沒到。大家著急了,問我,可我也說不清楚,最後大家一致通令,讓我就地停車,派個晚輩去接我。事過方知,我輸入的目的地竟有一字之差!這第一次用導航的事兒,又讓大傢伙足足笑了大半年。
現在導航越來越精確,我用得也越來越熟練,各條路線四通八達皆盡了然於掌上,不但可以選擇路線,亦可躲避擁堵,徹底摘掉“金牌路盲”的帽子了!
國家在發展,科技在進步,導航出行已讓我對城市不再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