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你會死嗎?"當孩子問出這樣的問題時,估計很多父母都會避而不談,他們不願意過早的和孩子討論生老病死,覺得這樣對孩子太過殘酷。
但是孩子總會長大,他們會發現身邊的人在慢慢老去,然後又漸漸的離他們而去,如果父母沒有提前對他們進行死亡教育,那麼此時孩子便會迷茫,甚至會感到恐懼。
"孩子,人死以後就會變成天上的星星,雖然不能陪在你的身邊,但是卻會在天上看著你長大"。
所以當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又或者是身邊的親人去世時,孩子想他們的時候,只能抬頭仰望天空,因為他們相信父母對自己說的話,這些親人會在天上看著自己。
迴避和孩子討論死亡的真相,對孩子是不利的
在孩子年幼的時候,為了不讓孩子對死亡產生恐懼和陰影,所以當身邊的人或物離我們遠去時,父母總是會編造一些美麗的謊言。
於是在孩子看來,死亡並不可怕,所以他們會把死亡當成一種遊戲,經常會把死掛在嘴邊,因為他們並不知道死亡到底代表什麼。
這會讓孩子做出很多無謂的舉動,他們會學著蜘蛛俠,披著被單就從視窗往下跳;他們會因為學習壓力太大,直接想要跳樓結束生命……
孩子的這些舉動,初衷也許並不是真的想放棄生命,而是他們根本都不懂得敬畏生命,所以也就不會珍惜生命,反而會把自己當成九命貓妖一樣,單純的認為一段生命的結束就是另一段生命的開始。
所以父母或者學校應該適當的對孩子進行死亡教育,比如讓孩子參加臨終關懷活動,讓孩子近距離的接觸那些即將離開人世的人,體會他們在生命彌留之際的所感所悟。
這樣孩子才能真正理解生命的意義。他們會經常主動的思考,生命是什麼?死亡又是什麼?當我們必須面對死亡時,又應該做些什麼?
只有讓孩子知道生命只有一次,它對任何人都是公平的,哪怕豪擲千萬,都無法挽回即將離去的人們的壽命。
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好好的珍惜生命,至少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回想自己的一生,不會留下悔恨和遺憾,可以欣慰的告訴自己:這一生沒有白來。
讓孩子瞭解死亡的意義,需要多方面力量共同配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最為重要,父母有著什麼樣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很有可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孩子。
如果父母總是刻意迴避和孩子談論死亡,那麼孩子便會按照自己的意願去揣摩死亡的意義,很難保證不會有所偏差。
當然除了家庭教育,學校和社會對孩子的死亡教育也起著重要的作用。只有三方共同配合,才能讓孩子真正懂得懂得死亡的真相。
"死亡,就是再也回不來了,就是我們將永遠失去他",這樣的話會讓孩子悲傷,但是也會讓孩子真正認識死亡。
豆瓣口碑9.5的美國年度佳劇《This is US》(《這就是我們的生活》)中,有一段關於死亡的談論。
年幼的女孩看到被癌症折磨得瘦骨嶙峋的爺爺時,不由得為爺爺擔心,詢問二十幾歲的叔叔凱文,爺爺會死嗎?
凱文並沒有用高深的語言和孩子講述大道理,而只是用一幅畫向孩子詮釋我們的人生歷程,整個畫面用著各種顏色和各種凌亂的線條,看上去似乎並沒有美感。
他告訴小女孩,這是一副凌亂的、狂野的,色彩繽紛的畫,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但這就是我們的人生。
所以面對孩子的提問時,父母完全可以明確的告訴孩子,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死,甚至死亡就在轉瞬之間。
生命本身就是一個又一個的輪迴,任何人都無法超脫輪迴之外,但是即便自己死去,對孩子的愛卻一直會延續,希望孩子能夠化悲傷為力量,用自己的成長告慰逝者。
父母應該如何對孩子進行死亡教育?
1、擁有正確的生死觀
父母是孩子的鏡子,所以在對孩子進行死亡教育之前,一定要確保自己有正確的生死觀。
如果總是迴避與討論死亡,或者把死亡單純的當作悲愴,禁忌,那麼孩子便也會感受到父母的想法,於是自然而然的會對死亡產生恐懼。
父母必須知道,死亡是我們無法迴避的,面對死亡,我們必須要有正確的認知,雖然死亡是黑色的話題,但是並不能影響我們充滿陽光的內心。
只有對死亡坦然待之,學會珍惜生命,孩子才能夠變得豁達,而不總是充滿著焦慮,整日在惶恐中成長。
2、把死亡教育融入生活
《尋夢環遊記》是前兩年一部難得的高分電影,也是一部適合父母和孩子一起觀看的電影。
這部電影並沒有生硬而又晦澀的談論死亡,而是透過描述人與人之間的親情、愛,以及難以割捨的牽絆,透過動畫的形式讓孩子在感動中認識死亡。
父母要讓孩子知道,世界萬物都是有生命的,教會孩子愛護動物,保護植物。
因為它們也有自己的生命,和人們一樣,他們都在努力的活著,用盡全力發光發熱,這恰恰就是生命的意義,雖然卑微,但依然充滿活力。
3、隨時關注孩子的情緒
面對親人的離開,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會感到痛苦萬分,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情緒都陷入低谷。
於是人們採取最常見的一種辦法,就是讓孩子透過大哭的方式來發洩自己的悲痛。
當然在此之後要學會接納事實,知道人死不能復生,再多的傷痛都無濟於事。
父母要引導孩子排解負面情緒,但是並不要代替孩子解開負面情緒。
給孩子一點時間,讓他們自己去消化,學會接受親人逝去的現實,因為只有孩子自己從負面情緒中走出來,他們才能夠儘快的迴歸自己的生活。
告訴孩子生命的寶貴,讓孩子懂得珍惜生命,不要回避對孩子進行死亡教育。當孩子真正懂得生命的意義之後,他們的一切都會有所改變,而這足以讓他們更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