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深化與中國的關係,符合整個歐洲的利益,而作為歐盟的領頭羊,德國在對華關係上左右著歐盟的態度。如何在錯綜複雜的國際大環境,尤其是各國深陷疫情泥潭的今天實現多方的共贏局面,將極大的考驗歐盟“領頭羊”德國的執政智慧和定力,在這點上,默克爾責無旁貸。
一直關注歐盟政策的奧地利《訊息報》就對此有著清醒的認識,其認為默克爾在2021年總理任期結束之前,一定要有大的動作。
一來挽救歐盟於“水火”,引導歐盟走出新冠危機,恢復昔日榮光;二來深化與中方的交流,在可能的條件下,建立一個彼此能夠接受的“新經貿交易框架”,對此,默克爾團隊需要付出艱苦卓絕的努力。
但現在受美國等因素影響,德國與中方擴大合作是否能夠被歐盟其他成員國接受,則存在疑問。要知道,東西方文明在不斷融合的過程中,時常碰撞出激烈的火花,歐盟一些內部成員對中方一直存有意識上的偏見,這已經成為了歐盟和中方交往不可迴避的難題。
如此說來,德國想率先完全的接納中方,確實存在著不小的難度。然而,今時不同往日,新冠疫情這個黑天鵝的出現,既導致了歐盟的內部分裂,又在間接程度促使了東西方文明的交流,可以說它改變了一切。
按照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話說,“歐盟從來不存在真正的團結”。以疫情期間的歐盟表現為例——義大利很多民眾對於歐盟的“見死不救”異常憤怒,並罕見的用降下歐盟旗幟,升起中方旗幟的動作表達抗議。很多的事實表明,歐盟強有力的影響力隨著疫情的滋生而逐漸的沒落,歐洲國家向中方看齊,已經成為了時代大勢,各方已然迴避不了。
毫無疑問,默克爾想要實現歐盟的穩定和團結,保障歐盟長序永存,非付出常人不能理解的努力不可。這裡面出現了一個關鍵環節,留給默克爾駕馭政治的時間或只有一年,其是否真的能帶領歐盟走出困境,找到一條康莊大道,估計誰也不敢打包票。
如今,各方已將目光聚集在即將在萊比錫舉行的中歐峰會,希望藉此機會,進一步洞悉東西方的政策,找到自身利益的平衡點。按照媒體的話說,中歐將圍繞雙邊關係、氣候協定、非洲援助等議題展開討論,其中德國就扮演了“定海神針”的角色。
中歐是否能夠攜手抗疫,進而打造一條新的共贏之路,中德的態度成為了關鍵。
需要注意的是,中歐峰會的舉辦已經成為了慣例,各方首腦一般都會列席在布魯塞爾舉辦的峰會。但由於今年是疫情之年,此次峰會能否如期舉辦也存在著變數。當然我們不可否認的是,中歐一直延續著交往的主旋律,一直在和談的軌道上實現彼此進一步的融合。
對於默克爾而言,中歐峰會可能是自己執政生涯末期,為數不多的幾次可以主導歐洲走向的政治會議。能否在此次會議上促使建設性的宣告出臺,將事關歐洲接下來的發展趨勢。事關東西方的地緣利益訴求,中方自然也是欣然允諾,願和各方一道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付諸努力。
在後疫情時代,我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歐洲,一個急需外方助力改變自身不利處境的歐洲。中方的適時介入,將極大的改變歐洲的發展程序,其將為億萬民眾提供高生活水平的福祉。畢竟合作仍是時代的主調,中歐進一步融符合人類發展的預期,對此我們抱有積極、樂觀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