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中唯一的亞洲國家,國家內亂不斷,卻富得流油
歐洲聯盟,簡稱歐盟,是歐洲地區規模較大的區域性經濟合作的國際組織。1991年底,歐洲共同體馬斯特裡赫特首腦會議通過了《歐洲聯盟條約》。1993年11月1日,該條約正式生效,歐盟正式誕生。其主要宗旨是促進和平,追求公民富裕生活,實現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同時確保基本價值觀,加強國際合作。歐盟的創始成員國為法國、義大利、德國等六個,經過20多年的發展,現在已經有27個會員國,其中還包括一個亞洲國家。
在歐洲和亞洲的交界處的地方,有一個叫塞普勒斯共和國的國家,位於地中海的東部。它雖然在地理位置上屬於亞洲,但是在政治、文化上卻是歐洲的一部分。截止目前,已知的人類在塞普勒斯的活動足跡,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萬年。這一時期的遺址有喬伊魯科蒂亞,是新石器時代儲存比較完整的建築群。
由於塞普勒斯是地中海進入西亞地區的要塞,故古希臘人在公元前1500年移居這裡。它的地理位置如此重要,自然成了許多國家爭搶的物件,先後被亞述、古埃及、波斯等國家統治。公元前333年,亞歷山大大帝從波斯人手中接管了這裡。到了1571年,塞普勒斯又被奧斯曼帝國統治。1878年,它被割讓給英國,1925年正式淪為英國的殖民地。1960年8月16日,塞普勒斯結束了長達35年的殖民生活,宣佈獨立,次年成為英聯邦成員國之一。
然而,塞普勒斯獨立後,主體民族希臘人和少數民族的土耳其人之間衝突不斷,甚至在1974年發生了極為嚴重的種族流血衝突。居住在北部的土耳其人在土耳其的干預、支援下,在當地另外建立了政權北塞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所以,塞普勒斯的有效統治區域僅有南部地區,佔全國面積的63%。
塞普勒斯的領土面積只有9000多平方公里,南北衝突不斷,但它卻是一個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在它獨立之初,農業是國民的經濟支柱。當塞普勒斯分裂後,經濟結構就發生了大變化,製造業變成了經濟支柱。後來,它又靠旅遊、金融等行業代替製造業。1998年,塞普勒斯向歐盟提交了入會申請,成為了歐盟成員候選國,經濟結構按照歐盟的要求進一步進行調整。
2004年5月1日,塞普勒斯正式成為歐盟的成員國之一,是唯一一個加入該組織的亞洲國家。它注重旅遊業的發展,國民相對富足,甚至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了歐盟的平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