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部撿菸頭、老師撿垃圾,到底咋回事?

幹部撿菸頭、老師撿垃圾,到底咋回事?

圖片來源:網路

“今天,你們‘創’了嗎?”

一位基層幹部告訴小組,這句話已經成了日常工作的“問候語”。

所謂“創”,即創文創衛,分別對應建立“全國文明城市”和建立“國家衛生城市”。在當下的城市評比中,這兩項榮譽都是含金量頗高的“金字招牌”。

但每逢創文創衛,基層幹部都壓力山大。最近,就有不少在基層工作的組員吐槽創文創衛期間遇到的各種荒唐事——

“我們去村裡撿菸頭,有村民看到後說‘幹部不上班,在村裡撿菸頭,真是閒得慌!’”

“每兩個班留一名老師,學生自習,其他老師都去馬路上撿垃圾。”

“菜市場裡的帶魚長短不一,得把長帶魚的尾巴剪了,保證所有帶魚的長度一致。”

“創文的指標很複雜,需要準備的資料多得不得了。沒有資料,就沒辦法說明逐項整改到位了。”

“十幾年留下的問題,要求24小時整改好,路面破損一天能全部修補好嗎?”

“我們這邊創文的人來檢查,早餐店老闆都主動關門了,實在吃不消啊。”

總之,為了創文創衛,地方政府都進入了“戰備”狀態。有的要求各級機關出動,派人到街道和社群撿垃圾、撕小廣告;有的要求公職人員去街道“巡街”,監督各種不文明行為;還有的要求中小學生背誦志願者精神、校園“六好”等各種材料……

有組員評價,經過這麼一通整治,不僅本職工作被耽誤,而且勞民傷財。

為了讓整體環境在短時間內提升,不少地方創文創衛都採用運動式、風暴式整改。口號喊得震天響、開展行動陣仗大,可這樣取得的效果真能持久嗎?

不妨看看一位組員在某地創文創衛期間的見聞:

早上騎車經過路口,看見穿紅馬甲的志願者每隔三五步站一個,連成十幾米遠。十字路口還有人專門拉橫幅——紅燈時拉起來,綠燈時放地上。橫幅比正常的窄一些,上面寫著“文明出行安全你我”,路口多長橫幅就有多長。但其他路口卻沒看到這樣的陣仗。

一問才知道,原來這裡是創文考核組必經的檢查路線。

實際上,不僅考核組的路線能提前“規劃”,許多相關工作也在執行過程中走形變樣。比如,有的地方簡單粗暴地把環境差的地方圍堵起來,把不美觀的建築遮蔽起來。等考核組一走,馬上恢復原狀。真不知道這樣的創文創衛有何意義可言?

還有組員反映,現在都是為“創”而“創”,搞大規模突擊成了慣用套路。在這種套路下,不僅基層幹部苦不堪言,普通市民也有不少怨言。

比如,創文創衛期間,有位店主將小三輪車放在店裡,結果消防人員說有安全隱患;放在店門口,城管又說這是佔道經營;停在停車位,社群稱非機動車不能佔用;最後放在倉庫,安監人員表示影響安全生產……

更可笑的是,有的地方或是為了減輕群眾輿論帶來的壓力,特意下文要求宣傳標語裡不能使用創文創衛的字眼,倡導文明可以,但不能體現是為了創文創衛。

表面上看,各種舉措是為了讓城市更文明、更衛生。但實際上,創文創衛和政績密切相關。不少地方急功近利,無非是為了爭到“國家衛生城市”“全國文明城市”這兩頂“帽子”,給自己的政績添上一筆。就這樣,在行政力量的主導下,“為民”的政策,往往變成了“為官”的政績工程。

君不見,創文創衛期間,各種大會小會,各種動員誓師,各種宣傳號召,搞得轟轟烈烈,卻唯獨沒有聽人民群眾的意見。停水斷電都是一拍腦門、一紙命令的事,根本不考慮老百姓的需求。

原本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的好事,愣是被折騰得雞飛狗跳、怨聲載道。這樣的創文創衛於市民無益,也難以獲得市民的真心支援。

寫到這兒的時候,一位基層幹部發來資訊說,創文到了衝刺階段,這個週末又不能休息了。

文/鍾祺

資料來源/人民日報、檢察日報等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440 字。

轉載請註明: 幹部撿菸頭、老師撿垃圾,到底咋回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