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河北頻道
8月29日,張北-雄安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順利透過72小時試執行,正式投入商業運營。該工程是連線雄安新區的首條輸送清潔能源的特高壓輸電通道,不僅滿足張家口地區新能源電力外送需求,為北京冬奧會100%使用綠電提供支撐,同時為雄安新區輸送大量清潔電能。
張北-雄安工程起於張家口特高壓變電站,止於保定特高壓變電站,途徑張家口市張北縣、萬全區、懷安縣、陽原縣、蔚縣,保定市淶源縣、易縣、徐水區、定興縣,全線雙迴路架設,長度315千米,工程總投資59.8億元。2018年11月核準,2019年4月全面開工,2020年8月建成投產。
實現河北省張家口和雄安“兩翼”緊密連線,建設大容量綠色輸電通道
作為全國唯一由國務院批覆的可再生能源示範區,張家口地區2020年新能源裝機容量達到2000萬千瓦,2030年將達到5000萬千瓦,急需新增能源電力外送通道。該工程的建成投運,有利於打破張家口地區可再生能源送出瓶頸,依託遠距離、大容量的特高壓輸電技術,將張家口地區富足清潔電能輸送至包括雄安新區在內的京津冀負荷中心,為綠色冬奧提供安全、綠色、高效的能源支撐,為雄安新區清潔能源供應奠定基礎。 為實現雄安新區100%清潔能源供電,構建藍綠交織、清潔明亮的智慧生態雄安夯實基礎。張北-雄安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電工程是雄安“北交南直”特高壓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實現雄安新區100%清潔能源供電,構建起藍綠交織、清潔明亮的智慧生態雄安,服務千年大計提供了重要支撐。
支撐張北地區新能源大規模彙集,保障張家口和北京冬奧賽區100%使用綠電
張北至雄安1000千伏特高壓工程,升級建成張北1000特高壓站,安裝2臺300萬千伏安主變,架設雙回線路320公里。工程投產後,將助力發電側打造多點彙集和送出的可再生能源消納模式,保證新能源的安全可靠接入及送出,為2022冬奧會100%使用清潔能源提供堅強特高壓網架支撐。
在世界上首次研發應用特高壓可控高抗,有效應對新能源送出技術挑戰,填補了國際空白。本工程研發應用了世界上首套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可控並聯電抗器(簡稱可控高抗),它可以針對新能源波動情況,根據無功電壓水平自動分級調節電抗值,對提高特高壓交流系統的電壓控制能力、執行靈活性和經濟性具有重要意義。特高壓可控高抗在本工程的成功應用,填補了國際空白,是特高壓和新能源送出技術創新發展的又一個重要成果,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打造國家電網環水保典範工程,守住綠水青山目標。工程全線地形複雜,穿越眾多景區礦區,生態環境保護要求高,僅千年古縣易縣就有世界文化遺產1處、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40餘處。國網冀北電力與國網河北電力以“綠動”謀“綠變”,超前開展“一塔一圖”專項設計,提前開展單基策劃,做到“一基一案”,落實綠色施工理念,最大限度保護生態環境。施工作業前開展三維動畫演示培訓,確保施工全過程可控在控,實現了電網建設與環境保護的協調統一。
有效工期短、建設難度大,參建單位為工程順利建成投運付出巨大努力。張家口地區冬長夏短,冬季寒冷多風,部分割槽域有效工期不足6個月。兩端變電站都是在已建變電站內進行擴建施工,臨電近電施工多,安全風險高,作業受限制。線路橫跨燕山山脈、太行山脈,全線山區、丘陵地形佔比近70%,交通運輸和施工作業困難。多次跨越超高壓輸電線路、鐵路、高速公路、長城遺址等高風險作業點,特別是跨越烏龍溝長城鐵塔高211.6米、重達740噸,創特高壓山區鐵塔最高、最重記錄。蔚縣連續上山段兩基鐵塔,在787米的檔距內,高差達446米,創特高壓工程山區鐵塔高差最大記錄。與此同時,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組織全體參建單位按照“計劃不調、任務不減、目標不變”總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多措並舉、聚力攻堅,全力克服疫情防控和工程建設困難,安全優質高效推進工程建設,確保了工程按期建成投產,在助“六穩”、促“六保”工作中展現了“大國重器”的責任擔當。(方傑、張曉陽、黃常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