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女兒牆上亂塗亂畫,“水哥”卻這樣做,聰明的父母都懂得控制情緒

由 豆更生 釋出於 綜合


昨天晚上,我又對孩子發脾氣了。

起因是這樣的。

下班來後,正碰上孩子跑出去找小夥伴玩,孩子的奶奶在做飯,沒及時跟出去,一會孩子就跑沒了影。我追上去說了她一頓,當時還算心平氣和。

孩子回來以後,為了護著自己的玩具,把弟弟推倒在地。弟弟的頭磕在地上頓時就哭了。

我對她說:本來還給你帶了禮物,但你今天做錯了兩件事,所以禮物就不給你了。

誰知她不反省哪兒做錯了,還大喊大叫:你給我,給我拿出來!

如是再三,我也怒了,朝她發火:你給我滾!

孩子委屈地哭了。後來,我也後悔。



明明能好好說的事,我還是沒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01 不加控制的情緒是禍端


衝動的情緒,對路人來說是一種失態,對於自己和親人來說,就是一種傷害。

前兩天,看到這樣的新聞。

3月1日晚11點左右,安徽省銅陵市公安局長江路派出所接到一名急診醫生報警稱:有位女性患者,身上多處刀傷,擔心遭受他人侵害所致。

民警在現場瞭解到,受傷的鄧女士常年與公婆同住,但家庭關係常因孩子教育問題顯得格外緊張。

當晚,她見6歲的兒子又調皮不服管教,便對孩子動了手,引起婆婆強烈不滿,雙方發生爭執。

偏偏孩子在一旁哭鬧不停,鄧女士面對長輩的指責與孩子的怨懟,一時怒從心來,拿起桌邊的水果刀,對著自己,一紮就是7刀。

看著鄧女士身上的傷口,接診的醫生都不敢相信:一般人捅自己兩刀就受不了了。

不知道,這個孩子當時看到母親的失控行為,會給心靈造成怎樣的傷害。


也有這樣的新聞。

說在廣東羅定的一位媽媽,在電梯裡對自己的孩子拳打腳踢,男孩動也不敢動,只能縮在電梯的角落。

出了電梯以後,這位媽媽猶不罷休,對著孩子又是一腳飛踹。

為什麼這麼毒打自己的孩子呢?男孩做錯了什麼?

其實,男孩只是因為在同學家玩耍,一時玩得興起,不願意回家吃飯。

事情本來不算大,但這位媽媽情緒的失控,卻成了孩子的一場災難。

如教育學家尹建莉說:“你對孩子發的三分脾氣,會對孩子造成七分傷害。”


02 父母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有多重要?


演員陶虹曾在一個節目中,分享自己的經歷。

一次出門前,女兒不小心打翻了牛奶,她劈頭蓋臉吼道:“你怎麼回事啊?”

女兒聽了,渾身一哆嗦,當即就愣住了,滿眼恐懼地望著她,甚至連哭都忘了。

看到女兒的這個表情後,陶虹立馬意識到自己做錯了。

曼徹斯特大學的心理學教授託尼克曾做過一個轟動世界的實驗——靜止臉實驗。

實驗之初,母親與孩子正常互動,孩子很開心。

靜止臉實驗開始,母親面無表情。孩子已經發現不對勁,開始想辦法引起母親注意。

孩子繼續嘗試讓母親與自己互動,但是母親仍然面無表情。

最後,孩子開始崩潰哭泣。



實驗證明:在母親對孩子毫無反應的這段時間,他的心跳加速,體內壓力激素增加,如果持續下去,他大腦關鍵部位的細胞可能死亡。

可見,父母在孩子面前,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是多麼重要。

能控制好自己情緒的父母都是睿智的。

比如,參加過《最強大腦》的水哥王昱珩。

他曾在微博上分享過這樣一件事。他愛養魚,家中有大大的魚缸,女兒總愛踩著沙發爬高餵魚,這時的水哥也不禁止,也不會訓斥女兒,他說:“我在旁邊守著保護就行了。”



女兒在牆上亂寫亂畫,水哥也沒有責罵她,而是“懲罰”她和自己一起刷牆。“怎麼能有在牆上留名字的習慣呢,子不教,父之過,懲罰一起刷牆吧……”


03 能控制好情緒的人,內心都十分強大


拿破崙曾說:

能控制好自己情緒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

去年,孟晚舟被以莫須有的罪名被軟禁。有記者採訪任正非:“如果當時,您和您女兒一起去了加拿大,一起被抓了怎麼辦?”

任正非雲淡風輕地笑著說:“那就陪女兒好好聊聊天,順便把美國二百年來的發展歷史讀一讀、學一學,然後寫一本書,就講中國未來二百年應該怎麼崛起,應該怎麼向美國學習。”



有這樣優秀的父親,他的女兒孟晚舟也不差。

在接受採訪時,任正非講到女兒被捕後的生活:她很樂觀,每次打電話都非常忙,她學習了五六門課,準備讀一個“獄中博士”。

《莊子·庚桑楚》中說:

敬之而不喜,侮之而不怒。

就是說,一個人最好的狀態就是,受人敬重不狂喜,受人侮辱不暴怒。

在逆境中,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的人,內心都十分強大。

也因此,他們都能成就非凡的事業。


04 我們怎麼樣控制自己的情緒?

作為父母,我們怎麼樣控制自己的情緒呢?

一是,不要把外面的壞情緒帶回家。

2019年的一個深夜,武漢地鐵站,一位女子蹲在地鐵裡痛哭,女子對工作人員說,自己已經連續加了一個多月的班,壓力很大,不能回家哭。“我女兒才三歲,不能給她看到我這個樣子。”

在外面把壞情緒消化掉,平復好心情再回家。 實在不行,可以對孩子說:爸爸/媽媽今天有點不開心,想一個人待一會,你先自己玩,我好了再陪你。

二是,經常和孩子溝通。

告訴孩子,我們的負面情緒不影響我們與你的關係;我們的負面情緒不是因為你。讓孩子感覺到:爸爸媽媽都愛你。



三是,包容孩子的情緒。

孩子也會有自己的脾氣,我們要包容他們的情緒。

演員孫儷曾在微博上說:

“當孩子有不滿,憤怒,悲傷的情緒發生,他需要的只是你的一個擁抱,不要說教,站在他的角度理解他,支援他,鼓勵他,那些大道理等他們情緒好的時候再去說吧。”

四是,沉默一會再說話。

有新聞報道說,讓囚犯冥想能減輕其暴力傾向。其實,對於我們來說,也可以試試每天冥想5-10分鐘,進行情緒的平復。面對孩子,當我們非常憤怒的時候,可以在心裡默數30秒再說話;也可以讓孩子還大人一起安靜10分鐘。

另外,還要好好說話。如果孩子做錯事,我們可以把自己的心理活動呈現給他,比如:寶寶,你把弟弟推倒了,他會疼,如果你是他被姐姐推倒你會怎麼想呢?……這樣,可以在敘述中平靜自己的情緒,也能讓孩子瞭解大人的想法。

還有無論如何,不要貶低孩子,比如“你太笨了什麼也做不好”“你看人家做得多好,你看看你”。 孩子不是仇人,我們出發點都是愛孩子,掌握好說話的度,才是真的愛。

豐子愷說:

“天地間最健全的心眼,只是孩子們的所有物,世間事物的真相,只有孩子們能最明確、最完全地見到。”

生活中佈滿荊棘,誰都難免會有情緒崩潰的時刻。

如果,我們被情緒控制,就會面目猙獰,傷己傷人。

如果,我們能控制好那些壞情緒,那我們就能成為生活的勝利者。



德國詩人維斯冠說過:父母和子女,是彼此贈與的最好禮物。

願我們都能妥善安放情緒,願我們的孩子目光所及都是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