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孩子捱罵後是沉默還是反抗,其中暗藏性格特徵,對照自家孩子看看

由 公冶爾藍 釋出於 綜合

文|(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只有做了父母才會知道養育孩子的不易。

對孩子管教太鬆擔心起不到作用,為今後留下隱患;管教過嚴又擔心限制了他的個性。如果因為情緒失控,在孩子犯錯時父母往往責罵一通,發洩完了自己又後悔,怕對孩子產生不良的影響。因此,對孩子管教的“度”讓父母不好把握。

小天是一個聰明又倔犟的孩子,認準了的事輕易不會回頭。

在小的時候,如果父母責罵他,他知道錯了時會一聲不吭,在有理的情況下則不會服軟,還會大聲地反駁父母,甚至會讓父母給自己道歉。報考大學的時候,父母看到工商管理專業吃香,讓他學管理專業,以後可以去考公務員既穩定待遇又好。可他偏偏堅持選擇自己喜歡的設計專業,畢業沒幾年就開了一個工作室,在大城市裡站穩了腳跟,開始了自己的創業生涯。雖然當初的選擇讓父母頭疼,如今看到孩子的努力有了回報,父母也很佩服他當年的堅持。

如果孩子被父母責罵,會有哪些樣的性格表現呢?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選擇沉默

在遇到父母責罵選擇沉默以對的孩子,是因為已經習慣了父母的責罵,自然也不在意父母對自己的態度。

他們與父母長期缺乏溝通和交流,已與父母關係疏離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隨便父母怎麼責罵也不理會,不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想法,有的索性破罐子破摔,處處與父母對著幹,以此來表達自己的憤怒。

這樣的孩子由於內心壓抑無人傾訴,已經形成自卑的性格,在行為上會表現出自暴自棄的特徵。

孩子的沉默不是因為是害怕,也不是對父母的認可和信服,而是內心的不情願和不在乎。

這樣會嚴重地影響親子關係,讓孩子在遭受刺激的情況下,容易產生放棄自己的心理。讓孩子長大後對社會對他人抱有懷疑、敵視的態度,甚至影響他的工作和生活。

為了有利於孩子的健康和成長,對於沉默的孩子,父母要重視並採取相應措施化解:

父母要多關心,透過與孩子的親近,消融孩子的牴觸情緒,與父母建立起深厚的感情,養成自信陽光的良好性格。父母在發火前要緊急控制自己的情緒,避免產生嚴重後果。

選擇反抗

如果遇到父母責罵選擇反抗的孩子,是自認為自己有道理,自然對父母的強勢作出強烈反應一類的行為。

從表面上看,孩子是在與父母吵架或頂嘴,說明他儘管對父母的責罵心有不服,但仍然相信父母。為了證明自己或爭取自己的權益,從而選擇與父母對抗,並希望在對抗中得到父母的理解和認可。

這樣的孩子性格較為倔犟,對於事物有自己獨特的意見並敢於堅持,不會輕易服從父母的權威。

他們與父母的關係處於良好的狀態,是一種良性的互動,雖有反抗也是暫時的,一旦危機過去,親子關係會更加親密。

這一類孩子的思維方式和行為表現與常人不同,會讓父母擔心,但由於性格開朗敢說敢做,有事情不會悶在心裡,一般不會出現過激的心理反應。

對於這類孩子,父母要仔細聽取孩子的意見,在交流中發現孩子的真實想法。要注意引導,以理服人,讓孩子容易接受父母的批評和教育。

選擇求饒

如果孩子被父母責罵後,選擇苦苦求饒的方式,是因為孩子平常被父母打罵狠了,擔心父母會因此而打自己。

這類孩子表面上看起來只懂得哭泣求饒,實際上內心已經對父母失望,對父母產生很嚴重的懼怕心理,他們對父母不抱有任何希望。

在這種長期壓力的環境下,孩子的性格會變得懦弱,也會更容易走向極端,極其不利於孩子的成長髮育。

孩子對父母產生懼怕心理,並不是短期內就會出現的,想要改變這一現象,父母就要從自身的教育方式開始改變。

遇到孩子犯錯,家長先不要急於斥責孩子,可以慢慢引導孩子,幫他分析這件事背後的利與弊,讓孩子明白自己錯在哪裡,以後該怎麼做等。

【暖心寄語】

對孩子的教育是一項長期而艱辛的過程,父母的責罵起不到任何的作用,甚至可能相反。因此,父母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多對自己進行反省和總結,這樣才能在孩子犯錯時做出理智的選擇。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