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10月12日電題:(十九大代表風采)“天涯工匠”周皓:為國家“深海夢”努力
記者 尹海明
“在這裡工作一年多時間,有幸參與了兩次遠赴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的深海科考任務,參與並見證了國家深海科研取得的豐碩成果。”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鉗工周皓說,“能為實現國家的‘深海夢’而努力,感到很驕傲、很自豪!”
在位於海南三亞的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見到周皓時,基層工人那種樸實、勤勞的印象躍然眼前。“80後”的周皓,2016年3月從家鄉遼寧來到三亞工作。此前,他在遼寧一家礦業企業工作了十幾年,是遼寧每三年在460萬產業工人中評選出的5名功勳高技能人才之一,是全國勞動模範、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我的工作主要是深海科研裝備的加工、製造和維修。”周皓一邊操作機床一邊對記者說,根據設計需要,對一些裝備的零部件進行加工、組裝、除錯,有些需要進行反覆多次測試,對發現的問題進行改進。“裝備都是下到萬米深海的,面對的是超高壓,相當於每平方釐米1000公斤的壓力,對裝置的密封等方面的要求很高,這需要我們精益求精來加工裝配。”他舉例說。
“出海科考任務有時時間緊任務急,有的裝備零部件在市場上買不到的,周皓加班加點,有時候甚至連續熬通宵做出來。”在同事眼中,周皓就是不捨晝夜的“拼命三郎”。
出海參與科考任務時,周皓還要負責科考裝置的維修。去年隨深海科考團隊搭乘“探索一號”科考船探索萬米深淵,曾連續工作19個小時製作、修復被海浪擊壞的重要科考裝置。“出海科考計劃的安排都很緊湊,裝置壞了必須在船上及時修復,否則會影響接下來的科研任務。”周皓說,“百分之八九十需要手工加工零部件進行修復,有時連著三四天得不到好好休息,吃飯都不想吃,就是想休息。”
憑著吃苦耐勞和一股子執著鑽研的精神,周皓還為深海科考先後創新制作了原位攪拌器、水下攝像機滑動托架、水下射燈支架、開合式自鎖魚籠等多項前沿裝置,解決了諸多深海裝備製造技術難題。投用一年多來,“探索一號”也完成了197項多學科領域科考作業、26次突破萬米深度,實現了我國深淵科考多項重大突破,這離不開周皓的貢獻。9月底,周皓入選了海南省首批10位“天涯工匠”並獲得表彰。
兩次乘“探索一號”遠赴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參與科研任務,讓到三亞工作之前從未有過遠航經歷的周皓對深海科考有了深刻體會。
圖為工作中的周皓。 尹海明 攝
“在陸地上吊起幾十噸上百噸的東西很容易,但在海上,海浪高出甲板好幾米,吊起一噸兩噸的東西很困難。”周皓說,自己還暈船,“第一次出海參與科考任務,七天七夜暈船連喝水都難,沒吃東西沒有力氣,餓得扶著欄杆腿都哆嗦。”
以前認為搞科研很輕鬆的周皓方才深有感觸,這不僅需要豐富知識,還要面對常人所難以忍受的惡劣自然環境,更要有堅強的毅力。“裝備下潛之後,每套都價值不菲,而其中攜帶的樣品更無法用經濟價值來衡量。“周皓舉例說,當裝備回收時,對能否成功回收的擔心就是對科研人員心理的一種大考驗。
“每次出海都很辛苦,但是,見證了國家深海科考突破萬米深淵,看到透過大家共同努力取得豐碩的科考成果,看到國家能進軍深海科研的最前沿,感覺付出的辛苦都很值得!”周皓說,“就像我們所長今年除夕夜在馬裡亞納海溝跟我們講的,‘我們從事的這份事業,沒有先人的經驗可以借鑑,但是,能夠透過我們的努力實現祖國的深海夢,所有困難對我們來說都不是什麼困難’。”
工作繁忙也有讓周皓心裡感到難受之時。第二次出海執行任務時,前後近120天沒有陪伴家人,當任務結束回到三亞,家人帶著十六七個月大的雙胞胎兒子前來接船時,兒子不認識爸爸了。“我想抱抱他們,他們一邊打我一邊哭,使勁抱著媽媽和奶奶不撒手。”周皓說起這段往事時的表情,仍讓人明顯感覺到他的難受,“當時心裡很不是滋味,不知道怎麼去彌補,希望他們長大後會理解。”
作為一名來自基層的十九大代表,周皓說,十八大以來國家更加重視海洋事業發展,深海事業所取得的成就也是國家綜合實力強大的體現,希望有更多的人瞭解並參與海洋事業,讓國家的海洋事業發展得更快、更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