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正是“雙搶”季節,但一場突如其來的洪水,讓今年的“雙搶”顯得有些特殊。
“種田不插八月禾,現在有些田塊的洪水已經退下去了,我得抓住最後這幾天,儘快補種晚稻。”在江西省湖口縣均橋鎮均橋村,記者見到了滿身泥土的種糧大戶蔡初成,他正忙著打電話協調農資,在他身後的田裡,一臺拖拉機正在轟鳴作業,來回翻耕土地。
蔡初成告訴記者,他今年種了300畝早稻,有200多畝被洪水淹沒,為了彌補損失,他一邊做好受淹田塊的清溝排水,抓住無雨時段搶收早稻,一邊抓緊補種晚稻。
“水退到哪裡,我就把禾苗補種到哪裡。錯過時節來不及補種的田塊,就改種薯類、玉米等其他農作物,不能讓土地荒著。”蔡初成說,災情發生後,政府第一時間上門統計受災情況,並且聯絡發放救災種子,還派出技術人員來到現場,指導他們開展搶收補種。
記者從江西省農業農村廳獲悉,為儘快恢復農業生產,江西已經緊急動用明年救災備荒種子儲備,目前已籌集237萬公斤種子,並陸續分發各地,保障農戶恢復生產用種需求。
記者在江西部分受災地區走訪時發現,儘管洪水尚未退去,但是受災群眾已經陸續開始生產自救,人們在忙碌中整理情緒、走出陰霾,重拾生活的信心。
走進江西省鄱陽縣洪邁學校集中安置點,由學校食堂臨時改建的加工車間裡,吊扇吹散了夏天的炎熱,村民們正圍坐在一起,專心致志地趕製空氣開關的配件。
“為了讓受災群眾在安置點也有務工收入,我們聯絡園區企業,把‘扶貧車間’搬進了安置點。”安置點負責人操民告訴記者,由於村裡的水位尚未完全退去,受災群眾還要在安置點過渡一段時間,部分脫貧戶面臨因災返貧的風險。為此,政府便和園區企業溝通,將部分來料加工的車間設在臨時安置點,為受災群眾提供就業崗位。
來自鄱陽縣昌洲鄉塘下村的餘四妹告訴記者,她家的房屋和4畝多農田都被洪水淹沒,剛到安置點時,心裡還在擔心接下來的生計問題。如今,有了這個“扶貧車間”,不僅可以計件賺工資,每天還有20元的務工補貼,效率高的話一天有80元左右的收入。
政府還在安置點搭建平臺,幫助群眾聯絡外出務工的就業崗位。這幾天來,鄱陽縣昌洲鄉常務副鄉長高建總是在安置點的各個房間來回穿梭,他手裡拿著企業的招工廣告,一邊介紹企業待遇和用工政策,一邊登記有就業意向的群眾資訊。
“受災群眾的務工意願很高,一張登記表很快就填滿了。”高建說,第一批就業崗位已經落實,部分受災群眾下週就可以到園區務工。
(新華社南昌7月26日電)
來源:甘肅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