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ECFA不再是“糖衣毒藥”?民進黨解得開兩岸經貿難題嗎

由 俎巧玲 釋出於 綜合

隨著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 已在今年6月29日屆滿10年約定期限,是否會被終止的問題再度成為兩岸經貿發展的觀察重點。

陸委會在今年3月的報告中預判,大陸可能以停止ECFA窒息臺灣經濟。牛津經濟研究院發表《冠狀病毒對亞太經濟衝擊》報告亦指出,若ECFA在9月未獲展延,臺灣經濟將陷入非常危機狀態。

面對ECFA續存問題,曾經極力反對和善於“抹紅對手”的民進黨,到底當時是根據什麼反對ECFA,現在的蔡當局又是如何希望ECFA續存?陷入困境的兩岸關係未來將何去何從?

2010年時任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痛批ECFA為“糖衣毒藥”,只圖利大財團,將使臺灣喪失“主權”,未來若當選領導人,將推動廢止ECFA的公投。如今蔡英文已執政4年並取得連任,卻從未有廢止ECFA動作。

雖然民進黨當初百般批判、甚至抹紅ECFA,執政後卻態度丕變,相關官員都承認此協議對臺灣經濟發展的正面作用,並表示希望不要中止。

據統計,去年臺灣對大陸的淨出口摺合臺幣超過2.2萬億元。

臺陸委會主委陳明通今年3月坦承“ ECFA整體而言對臺灣有益,希望早收清單的部分,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不希望對岸停掉。”

連當年稱“馬‘政府’畫大餅,人民看得到吃不到”的臺南市長黃偉哲時至今日也說,“ECFA每年為臺灣節省新臺幣600億元的關稅,如果真的終止協議,應該思考如何把這個洞補起來。”

然而,今天的民進黨當局既肯定ECFA的貢獻,卻依然反對協議的政治基礎“九二共識”,如此矛盾的言行不僅充分顯現反對ECFA只不過是民進黨操弄選舉和欺騙民眾的伎倆,還恐怕會造成更大的兩岸困境。

民進黨不僅對兩岸矛盾的惡化提不出具體改善方針,似乎還充滿不切實際的幻想,認為與大陸經貿往來的漏洞可以被“新南向”和依舊“霧裡看花”的臺美貿易協定所取代。

須認清,臺灣中小企業早已和大陸建立起整套完善的產銷系統,甚至很多工業零元件的最大生產地就在大陸,想要重新調整、轉移兩岸的產業關係結構何為易事?誠如前海基會董事長洪奇昌近日受訪時所言,即便在新冠疫情肆虐下,相比“新南向政策”,兩岸經貿結構更是穩健發展。

兩岸之間經貿往來的重要性,不是“新南向政策”或與美國等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協議(FTA)所能夠取代,更不是兩者只能擇其一的邏輯。若想在兩岸經貿往來中保證臺灣方面的優勢,關鍵在設法提高我們自己在相關產業的實力和創造更吸引人才的環境。所謂“真金不怕火煉”,“開大門,走大路”方能展現臺灣經貿的信心。

(作者羅泰瑞羅泰瑞為中國國民黨革命實踐研究院171期學員,本文發表於臺灣《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