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作為我國的基礎產業,對社會的穩定和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而玉米是我國主要農作物之一,在農業結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對農業的持續高速發展起著關鍵的推動作用。伴隨科技的高速發展和快速更新,農業科技也隨之改革和升級,相應玉米種植技術也在不斷的適應科技的發展和變化,更多更新的玉米種植技術被應用在農業實踐中,持續提高玉米種植業的產量,為我國的農業發展提供了新的經濟增長點。在實際玉米種植過程中,玉米大壟雙行栽培技術被廣泛應用和推廣,得到了明顯的成效。本文主要詳細介紹了這項技術,並說明了其廣闊的應用前景,希望能給相關研究提供可行性參考借鑑。
1 玉米大壟雙行栽培技術1.1 整地與選種技術
在整地環節中,主要在秋季應用玉米大壟雙行技術開展玉米種植。但利用該技術時,必須每隔2a深鬆土地一次。深松過程中,深度必須在25cm以上,這是玉米根系發育發展的重要土壤條件,而且有利於增強玉米植株本身的抗病能力和抗倒伏能力。翻地時,可同步開展施底肥活動。對此,可選擇有機肥、磷酸二銨和硫酸鉀中。
施肥時,約50kg肥料對應667m地,因此有機肥的需求量約達2500kg。翻地工作結束,再著手開展耙耙操作,提高土地平整性,充分保證栽培地塊沒有任何殘留的坷垃或塹溝,也無漏耕問題。整地結束,利用聚合手段將小壟轉變成大壟,距離保持在120cm左右。如果是大壟,其距離需保持在90cm到95cm間。隨後,選種。挑選玉米種時,應保證其含水率、純淨度分別低於14%、高於98%。若條件允許,可選用耐密性相對較好的雜交品種,這樣可保證發芽率超過90%。玉米植株高度須在260cm左右。相較於當地主栽品種,其成熟期早5d。最近幾年,應用率較高的是東單72、鄭單565和良玉88。
1.2 播種技術
決定玉米種植業產量的基礎性因素在於玉米種子,質量優良的玉米種子成活率高、結果率高,能夠有效保障玉米種植的產量保持在較高的水平。播種玉米前,應選用種衣劑處理種子包衣。目前,使用率較高的種衣劑主要是吉農三號和烏米淨,將兩種種衣劑相互攪拌均勻再做陰乾即可應用,播種時間基本和單壟種植玉米保持一致。但需保證的是,10cm的耕層溫度應保持為10℃。播種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人工播種,另一種是機械播種。
可按照栽培地塊現狀恰當選擇。若地塊墒情好,還可進行搶墒播種。若地塊墒情差,實行坐水種播種。播種時,使底肥和種子的距離保持為6cm,一個畦面為2行種子,行間距離與株距應分別為30cm、23cm。因此,667m地可栽種的幼苗是6.2~6.5萬株。種子播種完後,可給播種點覆蓋4cm薄土進行鎮壓。如果播種期無法達成預期降水量要求,可降低覆土厚度,充分確保墒情。
1.3 田間管理技術
除了保證玉米種子的質量,玉米生長期間,對田間的管理質量也直接影響最終的玉米種植產量。從當前的玉米種植實踐中可以看出,田間管理任務主要有兩項,一是化學除草,二是中耕管理。若地塊墒情好,可在拱土前採購異丙甲草胺處理土壤;若地塊墒情差,可等幼苗根系穩固後噴灑煙嘧莠,以實現化學除草。而在開展中耕管理時,應加大株苗深松力度,提高株苗防寒能力。一般而言,深松深度應為25cm。待株苗葉片有5片後,再做深耕淺培土。除此之外,防治病蟲害。相關人員應定期觀察與記錄植株長勢,並選用玉黃金化控劑防止植株倒伏。為預防大斑病,提高玉米產量,還可在大喇叭口期噴灑一些多菌靈。
2 玉米大壟雙行栽培技術的推廣最近幾年,我國充分意識到了大壟雙行栽培技術對提高玉米種植產量的重要作用。經實驗檢測和改進,該技術已轉變成較具實用性的玉米生產技術,增產效果良好。現有研究成果顯示,在玉米種植過程中應用玉米大壟雙行機械化技術,有利於將玉米產量提高20%。這種技術使用簡單,雙行種植速度快,而且有機械覆膜技術加持,更便於農戶掌握。玉米是我國的重要農作物,各省均有分佈。
如東北吉林,在無技術支援時,其玉米種植規模、平均產量分別為200萬hm、7600kg/hm。而應用技術後,其總產量可提高11.25億kg。故而我國東北地區更傾向於應用玉米大壟雙行栽培技術種植玉米。目前,肥力足,地勢平坦,面積在13.33hm左右的玉米種植地都優先選用先玉335,並採購3臺雷沃作業農機輔助玉米栽培。玉米產量資料表明,透過應用大壟雙行玉米栽培技術,667m玉米地的整體產量將高出17%,可見該技術是較為優越的。因此,現階段,我國大力推廣大壟雙行栽培技術進行玉米種植,大大提高了玉米的整體種植產量,促使我國糧食生產總量不斷提高。
隨著科學技術不斷髮展,將更新的科研結果應用於玉米大壟雙行栽培技術,使其逐漸最佳化升級,同時,不斷應用於實際的玉米種植行業中,推動我國玉米種植產業實現了飛速發展,農業經濟產值明顯提高。透過上文介紹,可見玉米大壟雙行栽培技術具有十分廣闊的發展空間,因而,在未來發展中,我國有必要繼續應用和完善玉米大壟雙行栽培技術,儘可能透過這項技術提高糧食總產量,全面增加社會經濟效益,進而強化中國農業的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