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廢城市”建設是生態文明建設領域的一項重大改革任務。7月24日召開的浙江省全域“無廢城市”建設工作視訊會議部署了我省全域“無廢城市”建設重點。
隨著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各領域、各環節產生的固體廢物,總量與日俱增、種類日益複雜,給生態環境帶來很大壓力。建設全域“無廢城市”,就是要強化不產廢、少產廢的鮮明導向,讓社會生產更集約、生活更綠色,同時也為高質量發展騰出環境容量和空間資源。
力度更大
2023年底,所有設區市皆“無廢”
今年1月,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浙江省全域“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方案》,明確到2023年底,全省所有設區市和半數縣(市、區)建成“無廢城市”的目標,基本實現產廢無增長、資源無浪費、設施無缺口、監管無盲區、保障無缺位、固廢無傾倒、廢水無直排、廢氣無臭味。
浙江是全國第一個以省政府名義部署開展全域“無廢城市”建設的省份。為何要自我加碼?全省固體廢物汙染投訴比例逐年提高,多起固體廢物違法跨界傾倒事件引起社會強烈關注,“垃圾圍城”“限塑禁塑”等頻頻成為熱詞,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更是對加強固體廢物治理、保障公共衛生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這些充分表明,補齊固體廢物治理這塊短板勢在必行、刻不容緩。
圍繞全域無廢目標,我省提出了從產生到處置、從技術到制度、從政府到市場的10個方面工作任務,還配套下發了管理規程和指標體系。目前我省金華、台州、麗水等地先後印發了實施方案,明確了目標、任務、專案、責任“四張清單”。例如對現有處置設施加快提標改造:2020年全省要新增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30萬噸/年;2021年底前補齊縣(市)域內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等處置能力缺口;到2022年,形成技術先進、管理規範、能力富餘、競爭充分的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處置體系。
省生態環境廳主要負責人表示,去年4月,紹興市作為全國首批“11+5”試點城市率先開展探索試點,上虞區推進農藥廢棄包裝物“統一回收、集中處置”,實現回收率和處置率100%;永康市工業固體廢物“精準化源頭分類、專業化二次分揀、智慧化高效清運、最大化資源利用、集中化統一處置”的“五步法”工作模式,都為我省全域“無廢城市”建設提供先行先試經驗。
重點突出
打贏“白色汙染”殲滅戰
源頭的“減肥瘦身”和“精分細揀”,是解決固體廢物問題的根本出路。源頭控不住,後續的收集、運輸、處置都會承受巨大壓力,進而影響整個體系的有效執行。其中,塑膠垃圾處置是重中之重。
長期以來,塑膠垃圾造成的“白色汙染”一直是民生關注的環保問題,這一問題由來已久,近年來隨著電商快遞行業迅猛發展更加凸顯,從“限塑”轉向“禁塑”已是大勢所趨。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和生態環境部印發了進一步加強塑膠汙染治理的意見,要求有序禁止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膠製品、快遞塑膠包裝等,積極推廣可迴圈可降解替代品。我省也制定實施辦法,為打贏“白色汙染”殲滅戰作出行動。
針對過度包裝、塑膠製品、一次性消費用品等,我省強化制度剛性和監管執法,延長產廢者責任鏈條,進一步嚴格源頭管控。“從源頭集約減量,是一種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也是解決固體廢物問題的根本出路。”省生態環境廳主要負責人表示。
經過近些年的努力,全省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已經比較高,但分類的準確性有待提升。一方面,要讓老百姓分得明白、分得方便、分得自覺;另一方面,要加快推動分類向工業固體廢物、建築垃圾、農業廢棄物、危險廢物等領域延伸,這是“無廢城市”的一個更重大的挑戰。
能收盡用
固廢變廢為寶
推進“無廢城市”建設,如果說源頭減量是一個重要因素,那麼回收利用就是關鍵手段。只要回收利用得當,大部分固體廢物都可以變廢為寶。這也是“無廢城市”的重要內涵。
變廢為寶,第一步是怎麼收?在不同領域的固體廢物回收上,我省都作出了具體要求和目標。比如危險廢物,來自工業領域的,重點要抓住小微企業和實驗室,原則上到今年底每個縣(市、區)至少要有1家統一收運單位;來自醫療機構的,重點推廣“小箱進大箱”模式,將符合條件的醫療衛生機構作為區域性醫療廢物集中轉運點,解決偏遠地區和小型醫療站點的醫療廢物收集轉運難問題。
在蘭溪市女埠鎮工業園,固廢處置利用及再生銅專案的作用已經顯現。透過對回收銅、鎳等有價金屬,使資源再生迴圈利用,從而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今後我省將深入推進資源迴圈利用城市和基地建設,促進固體廢物資源利用園區化、規模化和產業化。我省也將著力培育一批規模大、效益好、裝備優、網路全的回收利用龍頭骨幹企業,全面提升回收利用市場的專業化、規範化水平。同時,抓好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的技術攻關和產品標準體系建設,提高再生產品質量,著力破解固廢出路難問題。
來源:浙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