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8月23日電 (記者 孫自法)2020年8月23日是新疆烏恰7.1級地震發生35週年紀念日,中國地震局公共服務司組織國家自然災害防治研究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震局專家進行科普解讀指出,烏恰地震後縣城的整體遷址成為震後恢復重建、保障城鎮地震安全的典範。
烏恰縣城搬遷經驗表明,城市的規劃選址一定要遠離活動斷層,房屋建築要達到設防標準,學校、醫院等人員密集的公共建築還應適當提高設防標準,這樣才能有效抵禦地震的破壞。
新疆烏恰7.1級地震35週年。(中國地震局公共服務司 供圖)
烏恰地震發生在特殊構造部位
1985年8月23日,烏恰縣與疏附縣交界的託姆洛安山東北發生7.1級地震。地震造成房屋倒塌3萬餘間,67人遇難,200人受傷。地震造成的地面破壞有地震斷裂帶、地裂縫、崩塌、滑坡及噴沙冒水。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震局黨組書記張勇認為,烏恰地震發生在一個特殊的構造部位。烏恰是一個地震頻發的地方,這裡是帕米爾-西崑崙地震帶的北部邊緣,也是帕米爾這一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碰撞帶附近,地質構造複雜。該地區內新構造運動相當強烈,而且形式多樣,是中國大震活動頻度高發地區,1889至1989年的100年間發生的7級以上大地震就達7次之多。
國家自然災害防治研究院徐錫偉研究員說,烏恰縣地處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碰撞帶西構造結附近西崑崙褶皺帶、南天山褶皺帶與塔里木地臺交接複合部位,新生代褶皺變形和斷裂活動強烈,近東西向依斯拉克—卡拉烏爾斷裂、烏恰南斷裂和北西向的費爾干納斷裂帶相互交切,把烏恰縣切割成若干大小不等的楔形塊體,成為南天山地震帶的重要組成部分。
科學選址重建避開活動斷層
張勇表示,為了避開活動斷層的影響,烏恰震後恢復重建決定將縣城搬遷,並明確新縣城仍要在老縣城所在的黑孜葦盆地內,新疆地震局負責為新縣城選址,結合現場考察情況和地震的震害特點,將新縣城選在位於老縣城東北約6千米的博魯什。經過科學選址的烏恰縣城於1989年10月落成,後來經歷過多次5級以上地震的考驗,基本沒有房屋損壞。
徐錫偉指出,鑑於烏恰老城的地質構造十分複雜,具有發生破壞性地震的近東西向烏恰南斷裂從老縣城南緣透過,且1985年烏恰地震災害嚴重及其歷史上地震災害頻發,另選新址重建烏恰縣城的問題便提上日程。1986年初,新疆地震局經反覆細緻的實地考察、分析、研究,從區域地質構造、地震活動性、地震影響場、場地條件等多方面綜合考慮,最後確定在離老城6千米處重建烏恰新城。
經過科學選址的新縣城經受住了地震的檢驗,1990年4月烏恰西南6.4級地震、1993年12月喀什西6.2級地震和1996年3月阿圖什6.9級地震都波及到烏恰新城,但新城建築均無損壞,當地居民的恐震心理也得以化解。
亟需全面查清活動斷層分佈
張勇指出,烏恰抵禦地震災害的成功經驗啟示包括關注房屋安全、把斷層搞清楚和開展場地勘察,其中,透過活動斷層探測,查明斷層的位置、活動性質、運動特徵等,在建房時進行合理的避讓。
徐錫偉提醒說,“與地震及其鏈生災害共存”是人類必須面對的客觀現實。中國位於多板塊相互作用的交界地帶,地質構造複雜,活動斷層廣泛分佈,一些大中城市建成區可能存在活動斷層的威脅。由於歷史等諸多原因,儘管在中央和地方政府資助下已開展約113個城市活動斷層探測,但仍有很多城市還沒有開展活斷層探測,全國495條大型活動斷裂也僅開展了134條的詳細探察。
他強調,面對中國地震多、分佈廣、強度大、災害重的基本國情,做好活動斷層探測和避讓十分必要而緊迫:
一是全面查清活動斷層分佈,加大投入力度,對可能存在活動斷層的大中城市,以及全國大型活動斷裂帶,開展詳細探測工作,為國土利用規劃、重要經濟帶和城市/城市群規劃建設、產業佈局、生命線工程建設等規避重大地震風險奠定基礎。
二是強化重大風險隱患治理,對已經在活動斷層及其附近的城市、小區、人員密集場所、重大工程和可能發生嚴重次生災害的建設工程等,開展風險評估,制定整治方案,或有計劃地搬遷,或採取有效防範措施。
三是加強制度建設,在相關法律法規的制修訂中,明確活動斷層避讓法律制度,完善相關技術標準,規範活動斷層探測和避讓行為,規避重大地震災害風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