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中的日本橋
第一次注意到東京的橋,是因為東野圭吾的兩個故事。
一個是《祈禱落幕時》。故事裡那一對父女因為二十多年前的命案,始終無法光明正大地相見。其保持聯絡的方式,成為偵破案件的關鍵,而父親的年曆上則工工整整寫著東京各處的橋:“一月 柳橋,二月 淺草橋,三月 左衛門橋,四月 常盤橋,五月 一石橋,六月 西河安橋,七月 日本橋,八月 江戶橋,九月 鎧橋,十月茅場橋,十一月 湊橋,十二月 豐海橋”。一開始,這些記錄讓刑警們迷惑不解,直到發現這實際上是每座橋固定的洗橋的日子。原來在清洗橋樑的那一天,很多東京人自發來到橋上,一起幫忙洗橋。隱藏在洗橋的人群之中遠遠相望,也就成為這對父女每月聯絡彼此的方式。
另一個則是《麒麟之翼》。電影中,一對年輕戀人來到東京開始新的生活。讓他們搭順風車的司機,將車一路開到了日本橋上,司機建議他們在此下車。原來,日本橋是進入東京的起點,所有想要進入東京的人與物,都首先經過日本橋,在此邁出他們的第一步。於是,兩個年輕人在日本橋的麒麟雕像下站定,開始他們在東京的闖蕩。
麒麟之翼
因為有了這樣的印象,再讀和日本相關的書,東京的橋便常常自動跳出來,變得引人注目。比如,日本文學研究大家前田愛,在他寫的日本現代文學與城市空間的文章裡,便時不時地提及東京的橋;在橋的兩端聳立起來的洋式與和式的新建築,映襯著燈光和雪光,隱約預示著從江戶到東京的鉅變。東京的橋連線起來的,不僅是兩岸的人,更是兩種不同的文明在這座城市裡的消長與磨合。它們也是日本浮世繪喜愛描繪的物件。小林清親的光線畫《日本橋夜》,“瓦斯燈照射而出的光芒如箭矢”,撕裂了正在形成中的東京城。而陣內秀信的《東京的空間人類學》,更是提醒人們注意,東京作為一座東方城市,在向西方現代城市學習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而從河流、河道和水岸的角度去欣賞東京,是體會這一風格的重要線索。在書中,他特別寫道:“日本橋本身是幕府與城市居民彼此交流意願的地方;他們可以在日本橋上對話,而無需彼此見面。這樣的廣場性格跟中世紀歐洲的廣場十分不同。”原來,在日本橋落成後的兩年(1606年),橋的南端便豎起了一塊公告欄,政府在上面張貼告示,而百姓也會在公告欄上留言,嚴厲地批評政府。
因為這些林林總總的印象,再去東京的時候,便想要看看東京的橋。特別是那個東京開始的地方——日本橋。究竟什麼樣的一座橋,可以稱之為一座城市的開始?
2019年11月3日我來到日本橋,是一個略顯陰沉的下午。在此之前,我先去江戶東京博物館參觀。這座呈現東京的過去和未來的博物館,似乎是要大大加深人們對於“日本橋是東京的開始”這一點的確信。入口處便是一段仿製的明治時期的木製日本橋,還原出當年的景象。從橋上經過,可以側身俯瞰兩岸繁華的街景與熱鬧的魚市。在這樣的印象中,我走出地鐵,一回頭便看到了這一座日本橋。
或許是因為頭上壓著高速公路,這座建於明治四十四年、此後不斷翻新的橋,看起來實在是不怎麼起眼。它的四周是林立堂皇的銀行、證券交易所和百貨大樓。在它們的映襯下,日本橋更是自動隱身,很難成為被駐足觀看的物件。而這樣的直觀印象,似乎是在第一時間印證了東野圭吾在《麒麟之翼》中的憤憤不平。在那裡,他假借巡警之口,說自己擔心來自幅員遼闊的中國的遊客,會如何打量這樣被壓上了大煞風景的高速公路的美麗的日本橋。
高速公路與麒麟之翼
走在日本橋上,經過麒麟雕像,不知怎地,腦子裡忽然飄過日本建築師磯崎新關於城市的奇怪言論。在《城市破壞業KK(株式會社)》中,他曾提出一座現代城市是不可能在物理意義上被破壞的。從一個經歷過核彈爆炸和東京大轟炸的國家的人的嘴裡,聽到這樣的話,自然令人十分訝異。不過,他如此宣稱的依據卻是——“作為物理性實體的城市在地球上就根本不存在。”因為“城市僅僅是個抽象的概念,是市民們相互間的協約及為了使用而構築的虛像……。能夠消除這種傳播的力量並不是對城市的破壞,而是文明的滅絕。”
在過去,總是覺得這樣的觀點過於誇張,是故意的聳人聽聞。而現在,站在這座“平淡無奇”的日本橋上,想著那些把我最終吸引到這裡來的各個時代的文字與影像中的“日本橋”,我似乎明白了,這或許正是日本人關於他們的城市可以大大方方講出來的話。當地人心裡所珍視的城市,由文字和影像沉積下來的城市的悠長意味,雖不是一兩本作品或畫冊可以窮盡,卻也因此透露出點滴的魅力,吸引著遠方的遊客。但真正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參加熱熱鬧鬧的洗橋活動,時不時地記錄和關注變化中的東京的橋。如此綿延著的城市,與其說建立在冰冷的水泥和聲光電化之上,不如說是豎立在人們的心頭。對於受到魅力的誘惑、慕名而來的遊客來說,企圖透過對於物理環境的第一印象或執念,來把握和理解在漫長悠遠的生活歷史中積累起的“城市”,在現實的匆匆一瞥中得到印證,這大概才是最為離奇和最為誇張的幻覺吧。
作者:羅小茗
編輯:謝 娟
責任編輯:舒 明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