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訊息網5月18日報道 澳大利亞樂卓博大學客座教授託尼·沃克5月17日在香港《南華早報》網站發表文章,題為《澳大利亞在對華關係上給自己挖坑,現在是尋找出路的時候》。現將文章摘編如下:
在外交上就像在生活中一樣,如果發現自己掉進坑裡,最好停止挖坑。
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為他自己和國家挖了一個外交大坑,這是不明智地插手有關所謂中國應為新冠疫情負責的爭論而導致的後果。
在4月22日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電話後,莫里森主動承擔了推動澳大利亞在對疫情源頭進行的所謂獨立國際調查中發揮協調作用的事宜。莫里森寫信給世界領導人,提出澳大利亞可以為有關新冠肺炎起源的調查充當協調員,包括調查世界衛生組織在處理新冠病毒傳播方面所起的作用。
莫里森為何在與白宮通話後立即決定進行這種插手行動,還是一個謎。在澳大利亞的外交記錄中,這很可能被當做最有爭議的參與國際外交的嘗試之一。
問題在於:是什麼原因促使莫里森要讓澳大利亞在對中國追責的行動中發揮領導作用?為什麼他覺得有必要給人留下這樣一種印象,即堪培拉這樣做是在對華盛頓俯首聽命?
所有這一切都讓人們對莫里森在中國問題上收到建議的質量產生懷疑。在堪培拉,外交貿易部的適度影響力被邊緣化是一個公開的秘密。
對華政策的制定過程沒有章法,使得一群拼湊起來的反華後座議員們得以發動暴亂。這群人以前特種空降部隊指揮官、自由派人士安德魯·黑斯蒂為首。
對華決策領域缺乏權威,部分原因是莫里森採取了不穩定的做法,外交部長瑪麗斯·佩恩的權威幾乎看不到,由此導致一種真空狀態。
那麼,莫里森政府在這個問題上該做些什麼才是建設性外交呢?
(澳大利亞)政府官員需要跳出簡單化地提到所謂“中國霸凌”的思維模式。如果不重新制定明確的對華政策,界定澳大利亞在本地區的自身利益,那麼莫里森可能在當前形勢下做得更糟糕。
常識應該抑制這樣一種看法,即揮舞魔杖就可以重塑連線澳大利亞和中國的“供應鏈”。這種幼稚的觀點無視這樣一個事實,即在可預見的時間範圍內,大宗商品將構成貿易關係的主體。
有鑑於此,建議莫里森停止扮演“全球交警”的角色。
莫里森需要少關注對中國抱有執念的國家安全機構,多信任真正瞭解中國的顧問。最重要的是,他應該停止挖坑。
編輯/馬曉晴